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一 作为四大古典名著的<红楼梦>很多人都读过,书中复杂的人物描写让人悠然回味.而由此演绎出的另一部长篇小说<职场红楼>,也许对许多人来说还很陌生,它是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反映女性职场生存的小说.  相似文献   

2.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至少把红楼读了二三十遍的美学家蒋勋,他看到的是慈悲。他曾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里面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少年不识愁滋味。初中的我按捺不住对名著的好奇,买了《红楼梦》来读,那时候只是心疼林黛玉贾宝玉无果的爱情,许多情节读过也忘记了,大概记得那几位重要人物的性格,也没有自己的偏好。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现代文学大儒钱钟书所著的《围城》,我们可以看到《红楼梦》的影子,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创作主旨、人物形象塑造的比较,大胆地推论了《围城》之源在“红楼”。  相似文献   

4.
红楼细节     
有些人判断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好坏,会用一个词---“经读”,这意思就是,被读上十遍二十遍还让人觉得好的,方为真正的好文字。用这个标准,《红楼梦》(前八十回)毫无疑问是真正的绝好文字,因为它不仅经得起读者读上十遍二十遍,还经得起一些著名作家终身的专业研究---几乎没有哪个著名作家没研读过《红楼梦》的,很多作家对《红楼梦》烂熟于心:茅盾对于《红楼梦》倒背如流,随便从哪一页都能背起;张爱玲一生都将《红楼梦》放置在床头,空了就拿出来读一读。
  可惜,普通读者离著名作家很远,中学生读者距离更大---《红楼梦》到底是本需要阅历去理解的书,没有这个阅历,要进入它很难。多年前听人说“没读过《红楼梦》的人,不算真正的中国人”,我心中大不以为然。也曾试图翻看,但每次都觉得干枯焦躁难忍,翻几页就扔下。成年后,看了一些解读红楼的书籍,倒是人情丰溢妙趣横生,于是开始原著的阅读,一遍又一遍,终为自己当年的轻狂而羞惭---遗憾啊,我的少年生活,竟然没有这本书的参与。  相似文献   

5.
后世把以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及相关续作为主要题材创作的戏曲作品叫作“红楼戏曲”。“红楼”戏剧与曲艺作品,在《红楼梦》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但对于清代首部红楼戏剧和第一部曲艺作品的创作、流传及对后世影响等《红楼梦》改编与传播史上的一些关键问题,至今却未见详细地考证与定论。  相似文献   

6.
戏剧作为一种通俗的文艺样式,在《红楼梦》由小说文本向一种社会性文化现象的传播过程申所起作用十分巨大。但众多的清代“红楼戏”中,清代“红楼”第一戏创作与流传至今却未有定论。清代道光年间泰州人仲振奎《红楼梦传奇》,作为清代红楼戏曲的“开山之作”,推动了《红楼梦》在全社会范围的传播进程,促进了“红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是一部"闲"书,大观园里的休闲活动丰富多彩。《红楼梦》反映了红楼人物对休闲本质和重要性的认识,展现了他们在休闲实践中的创造性、自由性、健康的游戏心态和高度审美鉴赏能力。对红楼人物进行休闲美学的分析,不仅能深化我们对休闲本质的哲学思考,更对当今的国民休闲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你看到了吗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而是把头转向身后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那套在它脖子上的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你看到它了吗你看到那棵昂着头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你应该走近它你走近它便会发现它脚下的那片泥土每抓起一把都一定会攥出血来★很多人评价芒克的诗是一部中国人的心灵史,他的诗歌用直达内心的语言道出了沧桑世事和茫茫人心。《阳光中的向日葵》所流露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与命运不屈的抗争,曾震撼过许…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让人过目难忘的人物形象。胡文彬的《红楼梦人物谈》从一个新的视角,抓住人物具有个体特性的“情态”,用相对精短的的篇幅,评析了《红楼梦》里60多位人物形象,列举了红楼人物情态的多样性,揭示了红楼人物情态的心理活动基础,分析了红楼人物情态与肢体语言相映成趣的关系,阐明了红楼人物情态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为《红楼梦》人物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清代由小说《红楼梦》改编的"红楼"戏剧与曲艺作品,为其向多种社会文化传播途径转化,并最终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性文化现象提供了途径与平台。但对于清代"红楼"戏剧总数、第一部红楼戏剧和曲艺作品,以及舞台演出最红火的红楼戏剧等问题,学术界却至今未有定论。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值得我们含英咀华的经典。书你一定读过,不过可不一定精通哦!快过年了,我们来一趟热闹的红楼之旅吧。先从第一关开始——第一关1.《红楼梦》中金玉良缘象征的是的和的,  相似文献   

12.
一首凄美的《葬花词》,不知成了多少人阅读《红楼梦》的原动力;一篇哀婉的《芙蓉诔》也不知给多少红楼爱好者留下疑问。当学生追问我红楼中才子佳人为什么都那么有才华时,当学生和我探讨贾宝玉不喜欢读书为何他的诗空灵娟逸,而且还有几次得到贾政的赞许时……捧起这厚厚的《红楼梦》,  相似文献   

13.
爱的进行曲     
爱,是一把温柔的纸扇,它能为你扇去烦恼;爱,是一个梦幻的铃铛,它能唤起你心中的那一片净土;爱,是一个温暖的手掌,它能拭去你眼角的那一滴滚烫的泪水,让你重新看到人闻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值得我们含英咀华的经典。书你一定读过,不过可不一定精通哦!快过年了,我们来一趟热闹的“红楼之旅”吧。先从第一关开始——  相似文献   

15.
江顺诒的小说评论《读〈红楼梦〉杂记》在红学研究史上颇具影响,许多观点很有新意和深意,为历代学者们所重视。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红楼梦》,悟书也”;二、“所谓宝玉者,即顽石”,《红楼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三、“为古今人才痛苦不已”,江氏对红楼人物多有自己的独到的评论。  相似文献   

16.
江顺诒的小说评论《读<红楼梦>杂记》在红学研究史上颇具影响,许多观点很有新意和深意,为历代学者们所重视。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红楼梦》,悟书也";二、"所谓宝玉者,即顽石",《红楼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三、"为古今人才痛苦不已",江氏对红楼人物多有自己的独到的评论。  相似文献   

17.
继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探佚续书引发"红楼文化热"以来,2011年似乎成了"《红楼梦》续书年","70后"实力派女作家温皓然又独辟蹊径,融合各类红楼续书模式之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温续红楼"充分尊重已有红学研究成果,在尽量贴近曹雪芹"原意"、"原笔"以及与清代历史语境基本契合的前提下,续出了时代意义和主体精神,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对《红楼梦》终极精神价值的探索,也就是创作主旨的普世化构建,因而她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形而上意味;在艺术旨趣上,"温续红楼"还具有佛学梦幻色彩与诗才画笔意境。作为后现代古典主义文学流派的奠基人之一,温皓然的文笔是古典幽美、深闳简约的,同时她又"转益多师",从其作品局部还能品味出类似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的笔调。可以说,温皓然的《红楼梦续》是两百年来《红楼梦》续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  相似文献   

18.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插曲,也是香菱一生遭际中的一个小插曲。读《香菱学诗》,须将香菱一生的遭际以及它在《红楼梦》中的作用联系起来,才可以体味出这个颇具匠心的小插曲的悲剧意蕴。香菱原名英莲,是姑苏乡宦甄士隐的女儿,是《红楼梦》开卷的第一个女子,其名甄应莲谐音"真应怜",是曹雪芹将同情之泪洒向红楼女儿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红学大家周汝昌在《红楼花品》中写道:“雪芹原是处处以花喻人。名花美人的互喻,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高级的审美观.极古老,极独特,极有意味。雪芹虽然处处创新,但对这个审美传统,并不目为‘俗套’.反而发挥以光大之。因此,我说不妨把《红楼梦》看作一部崭新的、奇特的、高超美妙的‘群芳谱’。从这个角度来说‘红楼花品’.方觉既不‘失花’,也不‘失人’。”  相似文献   

20.
逄敏 《山东教育》2020,(10):39-39
《红楼梦》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文学地位举足轻重。我从2017年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鹏鹏哥哥读红楼”,从连环画入手,尝试着带领学生阅读《红楼梦》。几年下来,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浓厚,出现了一批小“红楼迷”。在阅读推进的过程中,有时我也会思考:小学生阅读《红楼梦》到底会有哪些收获呢?深入了解后,我发现随着阅读的进展,学生们更多的还是对小说情节感兴趣。如果只是这样,那阅读经典名著和读其他的书,甚至看一部电影还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红楼梦》这种古典名著在“育人”上的优势该如何体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