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依据,从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对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人物会话进行语境顺应性分析,证实了以顺应论分析小说人物话语的可行性,同时也为赏析小说人物会话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闪避回答是指不提供交际另一方所期待的真实或相关的信息的语用策略。以往对闪避回答主要从语义结构观或功能观作静态的研究;从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来看,人们对闪避回答的选择是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  相似文献   

3.
言语交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从顺应角度看,语言的选择是为了满足语言使用者成功交际的需要。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质世界"三个方面分析网络热词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结合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冗余现象在交际中作为语用策略的情况,指出它是与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交际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语言使用者适当采用冗余信息策略能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在Jef.Verschueren语用学理论中的顺应理论的框架下,通过具体分析书写商务英语信函时应该如何从心理世界、社会世界与物理世界进行交际语境的顺应,以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论证了该理论对书写较高水平的商务英语信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冲突话语是言语行为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借助《来来往往》这部小说,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冲突话语进行分析,具体有分析冲突性话语的语言形式;并借助Verschueren(1999)的语言顺应论,发现冲突性话语是交际者在顺应语境的条件下,为实现交际意图而对语言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冲突性话语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流行语除诙谐幽默外,其流行还有深层次的原因。Verschueren提出语言顺应论。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就要不断地根据语言的三种特性,即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对语言做出选择,其中顺应性为核心。顺应包括对交际语境的顺应,交际语境涉及三个层面:物质世界、交际世界和心理世界。本文主要从顺应理论角度分析流行语对社交世界和受众心理世界的顺应过程。  相似文献   

8.
社会文化、心理及认知等因素深刻影响小说人物的语言选择。运用Verschueren(1999)的顺应论,可从综观角度构建基于语言选择与顺应的小说人物对话分析框架,从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三大维度探析美国华裔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人物语言的动态语境顺应过程。通过话语生成和解码语境动态顺应探究主人公如何在多民族文化冲突中重塑跨文化华裔身份。  相似文献   

9.
Verschueren在其《语用学新解》中提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翻译活动作为语言使用的一种形式,也受到语言顺应理论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虞美人》的英译从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交际世界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译文是如何来顺应原文的意境的。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译者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不断进行语言选择、阐发源发语文化过程的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到源发语与目的语中的语境因素。本文从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论出发,首先从篇内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三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主席在2014 APEC会议上讲话的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语境的顺应,然后又从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两个方面分析了此会议讲话翻译过程中的交际语境顺应。  相似文献   

11.
罗娜 《海外英语》2012,(3):133+167
Verschueren的顺应论着重对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于语境。语言翻译的实质是交际翻译,所以交际语境在翻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需达到交际语境顺应,具体指顺应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该文旨在研究交际语境的顺应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政治语篇中缓和型FTAs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语篇中,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缓和型FTAs是政治家们常用的语用策略,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交际语境的四个构成因素——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物理世界对政治语篇中选择缓和型FTAs的语用策略的动机和机制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观分析,指出该选择是政治家极有意识地对各种交际语境因素不断进行动态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对其进行运用。本文结合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出教师在课堂中使用模糊限制语是对师生交际双方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语境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受到语用学综观的影响后,也逐渐从静态转变成了动态,从传统转向了认知。顺应论把语境分为了语言语境与交际语境。而意义是在动态的交际语境中生成,语用文化隐含在动态的语言交际活动中。Verschueren将交际语境因素概括为语言交际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四大类,为言语交际及其相关语境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在现实的交际中,交际双方也应依赖语境,顺应各种因素的变化和调整,完美地达到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运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对食品广告中的模糊语言进行研究,阐述模糊语言的使用是一个选择和顺应的过程。本文例证食品广告语言的模糊现象顺应了受众的心理世界、顺应了社会规约和文化构成的社会世界、顺应了时空性和客观性构成的物理世界的交际语境,并阐述了模糊语言在食品广告中所起到的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是商务英语信函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性理论为视角,对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探究了模糊语言的使用根源: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使用是交际双方与商务交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人们在言语行为中选择运用低调陈述作为语用策略的情况,揭示了在言语交际中低调陈述策略选择的语境的动态性和顺应性,并指出此策略的选择是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1999)为理论指导,从语用综观的角度分析名词化,提出了名词化的顺应性模式,认为书面英语中名词化的使用绝非偶然,而是一种具体的语言选择,是语言使用者为实现或顺应某些交际目的的一种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1999)为理论指导,从语用综观的角度分析名词化,提出了名词化的顺应性模式,认为书面英语中名词化的使用绝非偶然,而是一种具体的语言选择,是语言使用者为实现或顺应某些交际目的的一种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语用含糊不仅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还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在交际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一种主观故意的行为。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作为理论依据,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语料分析在具体语境中语用含糊作为一种交际策略以达成某种交际需求的现象,提出语用含糊策略的应用是交际双方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证明顺应论对于揭示语用含糊策略的本质及其语用功能具备一定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