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化”缀词中“X”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语素组或准词组,其语法性质可以是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区别词性成分、数量词性成分甚至副词性成分等。通过实例考察,“化”缀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动词,但不排除为形容词甚至是区别词,而其整体意义与词根“X”的联系也有很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现行有关教材和论著中,将位于句首的虚词"夫"定位为发语词(或称语气词、句首助词等).这样做似乎简洁明了,却把问题简单化了.实际上,句首之"夫"有两种:一种后面紧跟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另一种紧跟动词(或动词性词组)或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二者的意义和用法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vp包括单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也包括动词性的主谓词组),NP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VP+NP”结构即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定语的结构。本文意在分析中心语NP与动词V可能出现的逻辑上的语义关系,并说明“VP+NP”在结构上的特点。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直接作定语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汉语中,几乎所有的词组都可作定语。就动词性词组来说,动宾词组、主谓词组,连动词组、兼语词组、动词性联  相似文献   

4.
王功领 《学语文》2012,(2):61-63
一、引言本文讨论的"主谓补语句"是指形式为"(NP_1)+V得+NP_2+VP"的述补结构构成的句子,其中的NP_2和VP可以构成一个表述。V是动词或形容词,NP_1和NP_2是体词性成分,VP是谓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1、“能+VP”结构指能愿动词加动词性或形容词性词语组合成的句法结构。可简称为“能”字短语。其中“能”包括“能够”。VP代表谓词性词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本文主要探讨“能”字短语的构成、内部结构关系及其功能特征。 2、“能”字短语包括前后两项,前项是“能”或“能够”,后项是“VP”。探讨“能”字短语的构成,主要是考察VP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中连词"而"所连接的成分最主要、最常用的是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VP和AP.在战国文献中,这类由VP或AP所构成的连词"而"的常用组合分布趋向一致,并在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上形成一些共同的结构特点,但战国初、战国中和战国末,这类常用组合带有不同的句法特征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式”缀词中“X”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语素组或准词组,其语法性质可以是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区别词性成分、数量词性成分等。通过实例考察,“式”缀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区别词,但不排除为区别词与副词的兼类词。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全面分析句式“NP+VP+AP”(NP为名词或名词短语,VP为动词或动词短语,AP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中“VP”的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9.
汉语程度副词的主要功能是修饰等级性谓词,包括形容词、心理动词和部分动词短语,其中"程度副词+A+VP"是讨论的热点问题。虽然前人研究已经对句法结构和A的词类发展进行了讨论,但是我们发现这一格式中的形容词在句法和语义上具有内部差异性。形容词和VP之间的关系包括动宾关系、动补关系、状中关系等,VP的地位包括A的内部论元和外部论元。根据这些差异分出四类形容词,并且对"好V"的语义特征和词汇化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0.
近来,网络媒体上非作格动词性成分带宾语现象日益增多。首先分析了NP1+VP+NP2的论元结构,认为NP1为表示人的名词性成分, NP2为表示人或处所的名词性成分,而动词VP为在语义上关涉两个名词性成分的协同动词、针对动词及一元二位动词性成分。然后分析了NP1+VP+NP2结构的构式义,觉得当VP为针对动词及一元二位动词性成分时, NP1一般为得失主体。而当VP为协同动词性成分时,则VP1、 VP2都可以为得失主体。最后通过NP1+VP+NP2结构分析三个平面的关系,认为语义是语用的一个基础,而语用又是影响句法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汉语里,谓词或谓词性词组作主语的句子叫谓词性主语句。谓词指的是动词和形容词,它们在作主语时语法功能相同,可以合起来看成是与名词主语相对立的另一类主语——谓词主语。谓词性词组主要包括动宾词组、补充词组、以“状语+中心语”构成的偏正词组和由谓词性成分构成的联合词组等。下面是各种类型的谓词性词组作主语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掉了"可以用作动词词组,如"扣子掉了","掉了队"。也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充当时态标志,有"彻底完成""彻底改变"的意思,如"衣服湿掉了","树木砍掉了"。本文讲的是后一种用法。下面从"掉了"的语义特点、语义倾向及其与句中充当施事和受事的名词性成分的位置关系等方面具体叙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阜阳方言"可VP"问句中"可"的功能、"VP"的性质进行考察和探讨。"可VP"问句中,"可"是主要的疑问标记词语,"VP"可以是动词性成分也可以是形容词性成分。"可VP"问句的焦点可区分为成分焦点和命题焦点,焦点不同,"可VP"问句的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就不同。  相似文献   

14.
安徽太湖方言中的"X+哩+绝蔸"结构表示极限程度义,具有很强的主观化色彩,进入此结构的多是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绝蔸"一词由一个实义动词性词组一步步虚化为抽象程度义的动词,在"X+哩+绝蔸"结构中做极性程度补语。  相似文献   

15.
韩礼德指出名词化是创造隐喻最有力的方式,名词化把本采表示过程或属性的动词,动词词组或形容词、形容词词组或小句转化为名词或名词词组,改变了本来的表达方式,产生了与本来意义不同的新的意义导致了隐喻式的产生.但同时也为正确充分理解其本来意义带来了障碍.  相似文献   

16.
“和”兼介、连、动三类。作动词用较为明显,读音也有别(如“和稀泥”的和),毋庸赘述。但当其出现于两个同一性质的实词或词组之间,组成联合词组时,究属连词还是介词,有的就较难分辨了。为了使问题简化一些,不妨先把较易分辨的两种情况摆出来。一种情况是,由于介词不能和动词、形容词组成介词结构,所以出现于两个动词或形容词之间的“和”一般  相似文献   

17.
邵红  杨竹芬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3):142-143,154
名词化结构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动词词组或形容词词组名词化之后,它就拥有了名词词组的所有属性,作为实体,可以参与到其他的过程当中,同时又保持了动词词组或形容词词组本来的一些特性,由此实现语义扩张功能,体现了新闻英语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文字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有+VP"句式中的"有"能不能理解为"完成",至少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动词本身的语法语义性质,二是"有+VP"所处的语境."有"所表现出来的"完成"义只是上述两种因素相遇合时产生的言语意义,它本身固有的语义是肯定动作的发生或状态的存在,[+静态]是"有+VP"句式的语义特征.通过与普通话"了1"的比较可知,"了1"是一种过程性成分,而"有"则是一种非过程性成分."有+VP"句式的语用价值是强调、聚焦和完句功能.  相似文献   

19.
按照现代汉语语法,位置在动词后面受动词支配或涉及的成分叫宾语,位置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用来修饰限制这个动词或形容词的成分叫状语,位置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用来补足这个动词或形容词的表达作用的叫补语。由于三者的位置,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所以,不仅古汉语宾语和补语不容易被区分清楚,而且宾语和状语也有弄混淆的。本文拟就这两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前置代词宾语和代词状语的区分  相似文献   

20.
在突厥语传统语法中,形动词被定义为兼有动词和形容词特征的一种动词形式。从句法功能上看,形动词能作名词的限定语,其语义功能相似于形容词;同时,形动词还有静词特性,可接受名词语法范畴的数、从属性人称和格变化的附加成分。但是,形动词首先与动词词干结合,有时的范畴,也接受动词性人称附加缀,在句中作谓述性成分,表示动作、行为和状态,还能接受副动词的修饰,因此,应该说,形动词是一个具有动词特征的范畴。从现代语法学观点来看,形动词既能作句子的第一级谓项成分,即动词谓语,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也能作句子的从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