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试教育下家长对于升学率的热切追求、学校为了逐利而盲目扩张以及政府为了政绩对"超级中学"的大力支持是"超级中学"形成的原因。"超级中学"收取高额择校费以及垄断一流学生生源等,造成了不同阶层间的教育不公平;垄断优质教育资源,造成校际间的教育不公平;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后进生,造成了学生间的教育不公平。因此,需要通过改革高考制度、补偿薄弱学校、拆分"超级中学"等措施来消除"超级中学"带来的不良影响,以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
郭文婧 《生活教育》2013,(12):31-32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曾经喧嚣一时的“县一中现象”已经被“超级中学现象”取代,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上外附中、黄冈中学、北京四中……这些名字如雷贯耳。究竟什么样的中学可以称为“超级中学”,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它们至少有两个共性:一是在校师生人数不断增多,有的规模以万计:二是升学率高,尤其是学生常年大比例考入一流高校。  相似文献   

3.
微评     
正超级中学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当超级中学在炫耀自己辉煌的高考成绩的时候,那些被掐了尖、招不到好生源的校长们只能把委屈往肚子里吞。超级中学炫耀升学率,其实是在炫耀权力垄断下的特殊地位。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本已不够公平,一个地方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被集中到超级中学后,加剧了这种不公平,在其他学校就读的农村孩子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这是不合理的教育体制的一个比较优秀的"助纣为虐"者,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戎国强)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是"超级中学"现象的始作俑者,许多地方领导以辖区内拥有"超级中学"为荣。巨型学校与"超级中学"的存在,实际上是政绩观与利益链共同驱动的结果。(6月24日《中国教育报》)随着高考分数的公布,新一轮高考宣传大战  相似文献   

5.
改善高中的教育生态,首先要改变以"超级中学"和升学率为教育政绩的地方政府行为。要打破"超级中学"对优秀生源的垄断,取消它们可以跨区域"掐尖"招生的特殊政策。还需要改变名牌大学的招生策略,例如,限制北大、清华在每一所名牌高中招生的数额,确定一个恰当的上限。如果教育和谐发展、学校  相似文献   

6.
一些网民认为,日益严重的"超级中学"现象,正是资源配置的反面教材。部分代表委员指出,这些垄断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份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以追求升学率为直接目标、隐藏着利益垄断的"超级中学",一旦"扎堆"出现,将加剧教育资源分  相似文献   

7.
非中心城市普通中学遭遇"超级中学"围困是一个全国性普遍存在的现象。"超级中学"凭借地理区位优势、教育资源优势和多年来教育经验的积累,吸引社会的强烈关注,从而吸引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大量优质生源及优秀师资加盟。在媒体、社会普遍批评"超级中学"破坏区域教育生态、损害教育公平的形势下,理性分析非中心城市普通中学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差距,想办法,创特色,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地方都有这样一所神一样的中学,它们垄断了当地最优质的师资和生源,是重点大学甚至北大清华的保障,他们用流水线的模式输出流水线型的大学生,滚雪球般积累名气,使之处在教育资源"食物链"的顶端。这就是所谓的"超级中学",这些被称为"航空母舰"的"超级中学",是近年来各地正在"崛起"的"新生事物"。它们不仅规模巨大,多为万人高  相似文献   

9.
6月,高考成绩一公布,不少地方出现的学霸班让人咋舌。比如,某中学今年高考中现"最牛高考班":一个班40个孩子,39个被保送到重点一本,其中26人保送北大清华。类似傲人成绩也让一个名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超级中学"。(中国广播网6月30日)?所谓"超级中学",媒体形象地称其为中学阶段  相似文献   

10.
超级中学:指在当地规模巨大,以高升学率、高"北清率"为号召的中学,一般垄断了当地升入北大、清华的学生。日前,北大、清华招生部门相继公布了学校近年来生源统计趋势。北大北京招生组组长许崇任说,通过几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北京生源中进入北大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海淀、西城和东城的中学,无论是生源数量还是所占百分比均快速上升,而整个  相似文献   

11.
刘鹏 《教育文汇》2013,(19):17-17
近年来,一些所谓的“超级中学”异军突起,引起社会关注。这些中学在校生人数少则五六千。多则上万,有的网罗、垄断了所在城市甚至全省的尖子生。“超级中学”因学校规模大、创收多、高考成绩相对较好而常常被地方政府当做政绩来炫耀,有的实际上已渐渐地演变成“超级企业”。这些“企业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以收取高额择校费或赞助费而谋取利益,以做大规模和扩大影响力以谋得政府的支持和人们的关注,其做法明显背离了教育本身宗旨。  相似文献   

12.
刘志权 《教育》2012,(21):6
超级中学,可谓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它们座落在城市,享受着地方政府的政策优惠,积聚了当地和周边地区一流的师资和设备,进而凭借晕轮效应和先发优势,垄断一个地区甚至全省的优秀生源,发展的结果是,一个超级中学的学生数目动辄以万计。超级中学的形成当然并不是基于科学的教育理念。一个万余人的庞大中学,并不比一个数百人的学校更有利于学生的教育。学校的集团化、连锁化扩张冲动的实质,往往是通过"尖子生"组成"强化班"来提高升学率,并通过向更多的普通学生收取巨额的择校费来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班级上百人,一个年级动辄三四十个班级,全校上万名学生……这说的可不是大学,而是不少地方都存在的"超级中学"的现状。一边是家长和学生们"趋之若鹜"往里挤,一边是学者和社会舆论"口诛笔伐",以衡水中学等为代表的"超级中学",到底是屡创高考神话的"行业标杆",还是反素质教育的"高分工厂"?(10月27日新华网)对于基础教育而言,长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公示数据显示,保送生正成为中国综合排名靠前的大学的一个重要生源渠道,城市考生保送大学机会系农村17倍,国内排名靠前高校的保送生名额基本上被各地的“超级中学”所垄断。2012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拟录取保送生比例占本科生招生计划的1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百家观点     
《湖北教育》2015,(2):50
衡水中学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杨东平先生发表了一篇博文《假如我是衡水中学校长》,主张教育公平,反对扼杀学生个性、"分数唯一"的办学理念。随后,衡水中学官网发表了署名为学生家长胡子宏的文章《杨东平要是衡中校长,就该给他几个耳刮子》,质问杨东平:"你能保证我们的孩子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吗?"这是典型的"有奶便是娘"的思维。衡水中学是一杯什么奶?奶源是怎么来的?超级中学炫耀自己辉煌的高考成绩,其实是在炫耀权力垄断下的特殊地位,那些被掐了尖、招不到好生源的校长只能把委屈往肚子里吞。——戎国强(据《钱江晚报》)  相似文献   

16.
2007年高考招生工作刚刚落下帷幕,高考复读的序幕就迫不及待地拉开了,特别是有些学校为了争取生源,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展开了一场生源大战。有统计资料表明,现在复读现象有增无减,三年前还不足10%,近三年来,在突破10%以后,一年比一年高。其实,高考成绩不理想,复读一年以利再战,本也是正常现象。可有的高考生"非名校不读",甚至"非北大和清华不读",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质疑,也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生源竞争"考验"高校招生制度。一方面,高水平大学年初自主招生"抱团联考",年末又现"聚散离合":另一方面,"洋大学"抢滩中国,使得国内高校面临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高考不再是唯一出路,本质上有利于打破垄断、促进大学与考生双向选择。升学路径多元化,生源竞争"考验"中国高考!  相似文献   

18.
杨柳 《教育文汇》2013,(20):10-11
“超级中学”对一些家长而言,是子女跻身一流高校的VIP通道;于地方政府来说,则是官员政绩的得意之作。不少有识之士认为,“超级中学”植根于应试教育的土壤,源于高分考生的保有量,维系于优质生源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在多元取材、个性发展越来越成为教育共识的今天,“超级中学”多少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甚至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滞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14,(35)
正为什么美国没有高考状元,却有那么多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为什么我们的中小学应试教育轰轰烈烈,研究型大学也无法拒绝超级中学盛产的"考试机器"?问题关键就在于现行高考制度以一次性高考分数为唯一依据的总分评价模式。高考指挥棒单纯以分数论高下,必然导致中小学唯分数论的评价,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20.
基于A大学2007-2017级的新生数据,将所占A大学录取比例超过省内平均水平两个标准差的高中定义为超级中学,通过构建超级中学的教育垄断指数测量各省超级中学的垄断程度,并以理科一本录取分数线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分数线作为衡量各省高中教育质量的测度指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我国超级中学教育垄断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各省高中教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超级中学平均占据了A大学34%的录取机会,造成的教育垄断现象较为严重;内地有26个省份都属于中度垄断型及以上,其中西部省份长期保持一所高中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教育与经济较发达或人口众多的省份则会出现三所超级中学三足鼎立的态势;各省份教育垄断指数名次与理科一本线名次大体上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超级中学教育垄断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各省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为打破教育垄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严令禁止超级中学跨区域无限制招生的同时,还应该在提升弱势高中教育质量,引导学生与家长理性择校、提高高等学校专项招生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等方面付诸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