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哪是鹿?哪是獐?有人用一只大木笼,装了一只鹿,一只獐,送给王元泽的父亲王安石。那时王元泽还是个小孩子。送东西的人问王元泽:"你看,这笼子里哪是鹿?哪是獐?"  相似文献   

2.
獐和鹿     
宋朝大诗人、大政治家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三四岁时,一天有位客人给他家送来一只小獐、一只小鹿,元泽望着笼子里的两个小家伙,非常喜欢。由于这两种动物长得很相似,王安石就问他认不认识哪只是獐?哪只是  相似文献   

3.
认动物     
《红领巾》2005,(Z1)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pang)从小就很聪明。在他才几岁的时候,有人送给王安石一头獐(zhang)和一头鹿,它们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  相似文献   

4.
[指鹿为马]     
《小学语文教学》2006,(7):19-19
秦朝丞相赵高想篡夺帝位,怕群臣们不服气,就想了一个办法来试一试大家。他牵来一只鹿献给皇帝说:“这是一匹马。”皇帝笑着说:“丞相你弄错了吧?这是一只鹿。”赵高就问旁边的大臣们。他们有的不做声,有的跟着赵高说是马,也有说是鹿的。凡是说鹿的人,后来都被赵高杀了。从此以后,群臣都害怕赵高。  相似文献   

5.
<正>卖惨的选秀,套路的真人秀,已经逐渐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审美疲劳。现如今,最火的当属言语犀利、吐槽见长的谈话类节目。不过若论"怼人"的神技,咱还得看看先辈们,真是一言不合就开"怼"啊!1.王安石自己是宰相,他的儿子王雱也号称奇才。有一次有人带了一头鹿一头獐去王家,让王雱辨认  相似文献   

6.
提起牛,总会想起两个故事。 一是韩国的。韩国有位官员曾微服私访来到乡间,见一农夫正在用两头牛耕地,便大声问道:“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好?”不料农夫没有回答,等到了地头,才小声附在官员的耳边说一句:“左边的那头更好。”官员挺费解,问:“你刚才为什么不大声告诉我?”农夫回答:“另一头就能从我的表情动作猜出我对它的评价,它虽然尽了全力但没得到好评,心里头准会难过……”那位官员听了,恍然大悟,愧极。  相似文献   

7.
老虎和鹿     
《辽宁教育》2010,(11):22-22
老虎抓到一头鹿,正准备把它吃掉,鹿说:“你不能吃我。”老虎问:“为什么?”鹿说:“因为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动。”老虎笑了,说:“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就能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饿死吗?”  相似文献   

8.
一天,驼(tuó)鹿(lù)和自己的妻子在森林中的草地上商量事情。这时,兔子从旁边跑过看到了它们,就悄悄地走近藏到小树后面,偷听了起来。“你看,”驼鹿说,“我只有两对犄(jī)角想要分给动物们,可是动物这么多,应该怎么分哪?”免子听了想:“我要是能得到一对犄角该多好啊,我就照别人不差什么了。”“你看,这一对犄角分给谁呀?”驼鹿问妻子。“分给大茸(róng)鹿吧,它会保护小鹿的。”妻子回答。“好吧!那这一对大的分给谁呀?”驼鹿妻子正要回答,兔子忍不住了,它从树后跳出来大喊:“这一对给我,分给我们兔子!”“你怎么了?我的小兄弟,”驼鹿吃…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教学》2006,31(3):75-76
据2005年8月26日〈新民晚报》消息,1986年,39头世界珍稀动物糜鹿重返故乡,在江苏大丰安家,经过保护区专家和工作人员的辛勤培育,目前保护区糜鹿种群数量已达819头,繁殖速度和种群数量均居世界首位。而最令人们兴奋和骄傲的是保护区实现了糜鹿的野生放养,在历史上糜鹿的最后栖息地——江苏大丰沿海滩涂,已经拥有52头野生麇鹿。保护区副主任丁玉华说,2003年3月一头完全在野外出生、发育和成熟的麇鹿,在野外产下了它自己的仔鹿。它的诞生,结束了全世界300多年来没有野生麇鹿的历史,引起了动物学界的轰动。而仅在2005年1—8月间,保护区内的野生麇鹿就又产下了7头幼鹿。这意味中国麋鹿种群从真正意义上获得了“香火传承”。  相似文献   

10.
指鹿为马     
秦朝丞相赵高想篡夺帝位,怕群臣们不服气,就想了一个办法来试一试大家。他牵来一只鹿献给皇帝说“:这是一匹马。”皇帝笑着说“:丞相你弄错了吧?这是一只鹿。”赵高就问旁边的大臣们。他们有的不做声,有的跟着赵高说是马,也有说是鹿的。凡是说鹿的人后来都被赵高杀了。从此以后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掀起以后,上海闸北有一个虫鸟店贴出了这样一副对联:“三鸟害人鸦鸽鸨;一群卖国鹿獐螬。”下联的“鹿獐螬”即“陆、章、曹”的谐音别字,指的是卖国贼陆宗与、章宗祥、曹汝霖,承上“一群卖国”而用,嘲讽犀利,巧用双关出佳联,别有风趣。  相似文献   

12.
初学议论文,可以从一事一议练起。练习一事一议,《伤仲永》是一个范例。1从《伤仲永》可以看出,一事一议,走的是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一步要掌握事实,第二步要思考,探究事实之中包含的道理。方仲永这个事例,我们读起来觉得很简单,那是因为王安石写得简明扼要。要是想想王安石了解的过程,就可以想见并不简单。王安石了解仲永的过程,长得很哪。从“余闻之也久”,“十二三矣”,“又七年”这几句,可以算出,即使不到15年,也将近15年。用现代的话来说,王安石是做了一番“跟踪调查”的。王安石是个有心人,每次到舅父家…  相似文献   

13.
分辨     
生物课上,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挂图问学生:“这里有两只鸟,你们怎样分辨出哪一只是鹦鹉,哪一只是画眉?”“这还不简单,”一个学生回答道,“站在鹦鹉旁边的是画眉,站在画眉旁边的是鹦鹉!”  相似文献   

14.
开心一刻     
《双语学习》2013,(5):20-20
学生们在餐厅等着吃午饭。在桌子的一头有许多苹果。苹果盘子旁边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每人只能拿一个,上帝在看着你们。”在桌子的另一头有许多巧克力曲奇,旁边也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想吃多少就拿多少。因为上帝在看着苹果那边。”  相似文献   

15.
有趣的交换     
<正>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部落。部落里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一些动物按规定的数量关系进行交换。有一年,天大旱,好久没下雨了。爸爸对小黑两兄弟说:“今年没下几场雨,看来田里没水种稻谷了,怎么办呢?”小黑说:“我们把家里的一头牛换成兔子,兔子生了小兔子,把小兔子养大,拿去换成其他需要的东西。”爸爸说:“好主意。”他们来到部落交易的地方,爸爸对酋长说:“我们想把一头牛换成兔子,怎么换?”酋长说:“20只兔子可以换2只羊,9只羊可以换3头猪,而8头猪可以换1头牛。”  相似文献   

16.
两人到郊外,远处有一匹奔跑的马。你指着那匹奔跑着的马说:“你快看,那是一头多漂亮的鹿啊!”如果旁边有人……且看以下逻辑推理:1.如果旁边的人没有给你一点面子及时纠正说“:那是马,不是鹿!”那么说此话的人一定是你的父亲。尽管很严厉,但很疼爱你。2.如果旁边的人在纠正你错误的同时仍然担心你不懂,在没完没了地唠叨:“那是一匹马,不是鹿。你怎么能将马认成鹿呢?虽然说马和鹿都有四条腿,都会奔跑,但你要清楚马就是马,鹿是鹿,马永远都成不了鹿,鹿也永远成不了马……”那么说此话的人一定是你的母亲。尽管她懂的不够多,也不能简单明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晏红 《家庭教育》2008,(1):26-27
该弹琴了,可是晓东要看电视。妈妈不同意。晓东气得在沙发上不说话也不动窝。妈妈催他:“快点弹,别浪费时间!”晓东猛地站起来走到琴凳旁边,坐下后双手抱胸前,问:“从哪儿弹?”妈妈说:“从头弹。”“从哪头儿弹?”儿子先用手指指钢琴的左头。又指指钢琴的右头。妈妈一看就更生气了,  相似文献   

18.
成语有“逐鹿中原”、“鹿死谁手”、“指鹿为马”等,可见此字源远流长。《汉语大字典》收了几个“鹿”(以下不加引号)的甲骨文字体,一看就知道是象形字,如《说文》言:“象头角四足之形。”上半原像鹿的头与角,突出其美丽的角;下半像鹿的脚。鹿的本义是“哺乳纲鹿科动物的通称”。本文侧重谈鹿  相似文献   

19.
麇鹿     
有一只麋鹿感到十分痛苦,因为它的角似鹿但它又不是鹿,头似马但它又不是马,身似驴但它又不是驴,蹄似牛但它又不是牛,所以大家都叫它“四不像”。这只麋鹿在森林里处处遭到其他动物的嘲笑。它痛苦地想:“要是我完全长得像鹿,或者像马,或者像驴,或者像牛,那么这些动物都会把我看作是同类的,为什么老天偏偏把我长成了这副模样啊?”  相似文献   

20.
妙答老师:“听说你对鸟类的知识懂得很多,我问你,那边树枝上的两只鸟,哪一只是啄木鸟,哪一只是黄雀?”学生:“这太简单了,在啄木鸟旁边的是黄雀,在黄雀旁边的是啄木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