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4个地市20所中小学120名体育教师的武术教学能力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武术教学能力以教材分析能力、教案编写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技术动作讲解与示范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激发学生兴趣能力、纠正错误动作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等9种能力为重要的教学能力。影响武术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为武术专业技术的掌握;提高武术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为武术专业技能培训以及自主式武术技能学习。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综合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存在专项素质差等不利因素,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而当前学校武术的要求又大大提高,如何培养胜任学校武术教学的体育师资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通过文献法、社会调查、教学经验总结等方法研究提出:必须加大武术教学改革力度,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和强化武术基本功教学、强化武术技术能力、提高武术健身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加强武术教学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改革考核办法,这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培养胜任学校武术工作师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武术裁判能力是体育系武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对武术人才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影响学生武术裁判能力的因素分析,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裁判能力,必须强化学生的裁判意识,讲求学习方法,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裁判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20,(7):652-654
目的通过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在"双一流"背景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果与结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从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专业特色、联合培养、平台建设等各个方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从山东体育学院武术专业学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各随机抽取18名被试进行念动力试验,结果显示武术专业学生念动能力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武术专项技术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念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蔡菁 《体育科技》2004,25(1):61-63
针对目前师范武术专业学生在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综合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就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了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旨在给师范武术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合理模式提出建议 ,以提高武术专业师资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武术教师是全国各高等体育院校武术专业人才的主要竞争岗位,然而事实却告诉我们,真正能胜任该职位的学生并非多数。因此,我们必须严谨地面对这个并不乐观的现状,深入到武术教学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武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体育专业武术课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目前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阐明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对学生能力培养内容、要求和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自身多年的武术教学经验,探索武术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高职院校武术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从事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体育娱乐和体育观赏的能力.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的贯彻和落实,而且有利于武术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几所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带有共同规律性的地方,并结合目前社会上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要求,建议培养既能扎实掌握武术、民族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养生方法的专门人才,又能具有现代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课程设置应该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为学生的就业乃至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创新实践型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河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专业师资情况、考核情况等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不足,并从武术课程内容多样化选择、教师教学多元化方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课程真实需求,增加实践课程考核等多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以求能够使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人才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时期时代进步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关于增加体育院校武术专业理论课课时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7所体育专业院校武术专业理论课程的学时设置进行了调查,对武术专业学生和学科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武术专业理论课程没有足够的学时保证,长此以往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很难得到提高,有悖于“复合型人才”与“高水平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更多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课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对比分析和归纳分析等方法,对武术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其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武术专业学生套路创编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武术套路创编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武术专业学生教学训练的重要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创编,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已学的知识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武术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文章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相关文章界定武术双语教学的概念以及分析武术国际化现状,对武术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进行调查,并对其实施武术双语教学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结论认为:武术双语教学主要存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较低、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浓厚的外语环境和武术双语教材等问题,并提出了推行武术双语教学的相应对策,为提高武术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武术走向世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武术专业学生髋关节柔韧素质训练方法和影响身体柔韧素质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组合方法在发展髋关节柔韧素质的作用及优缺点,试图为发展武术专业学生的柔韧素质找到一种科学合理、效果显著的组合方式,旨在为武术科学化训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7-10岁男子少年武术运动员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专家评定法、数据统计法,对设计的五项测试动作协调能力指标,在120名7-10岁少年武术运动员和普通学生中进行对比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10岁少年武术运动员组协调能力发展水平整体高于普通学生组;7-9岁年龄段少年儿童动作协调能力增长速度比较快,9-10岁年龄段是协调能力发展平缓期;7-8岁年龄段是武术运动员听觉肢体协调能力和上下肢体协调能力的突增期,平均增长率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的教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普修课的现状与问题 ,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 ,运用设课、说课、作课和评课等方式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逐步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普修的教法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设影视武打课程的现状、可行性和开展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为以后高校如何建立和发展影视武打特色课程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建议;【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结果】在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开设影视武打课程应明确培养目标、强化专业特征,以学生能力为本位,让学生能够发挥先天优势,以培养...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武术表演专业选材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文章主要从武术表演专业发展现状、武术表演专业选材时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以及武术表演专业的专业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77.8%认为五官形象重要。81.5%认为体形重要;对于内在素质的考查主要从选材对象的气质、是否有丰富的情感以及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从武术的“形”美、“韵律”美、身体素质、基本功与难度动作及武术意识考查选材对象的武术能力;从舞台表现力、想象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来考查选材对象的表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