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子道家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虽然没有涉及“人性”一词,但确实有较为系统的人性论思想。在返璞归真、复归自然,德行致上、度让为先,知足贵身、制性制欲,贵柔制刚、度善若水四个方面探讨老子的人性论思想,体味老子“道”“德”之人性价值。  相似文献   

2.
管理和人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管理理论与实践都以特定的人性论为基础,不同的人性论对应着不同的管理模式.管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都源于管理者对人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战国中期孟子倡导性善论,对告子等人进行批评;战国后期荀子倡导性恶论,又对孟子进行针锋相对的批评;汉代流行性三品说,对孟荀提出批评;宋朝兴起人性二元论,又对汉代人性论展开批评。中国人性论陷入陈陈相因的批评怪圈。面对这个怪圈,从第三者视角进行反观或许有助于对诸家得失看得更清楚。以荀子人性论而言,其三个观点难以经受解释人类学关于文化与人之间关系论述的检验,所反映出诸子人性论共性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4.
李泽厚先生在其"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中,试图融汇中、西、马于一炉并据此构建其新哲学。然而其"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因概念含混、逻辑混乱以及内容上的自相矛盾,无法达到最起码的逻辑自洽性要求,致使其"新哲学"流于徒具其名的哲学口号。这种情形也反映了不少当代中国哲学人士创思哲学时所面临的尴尬。其原因或许在于对中、西哲学的许多基础性概念及相关逻辑理路没有狠下"深耕"的功夫,而脱离时代发展的现实生活则可能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更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李泽厚思想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批判传统的本体论.李泽厚批判的主要是理性本体、欲望本体、圣爱本体、语言本体、"Being本体".李泽厚的批判是从他自己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出发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坚持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基本内容的人类物质实践活动的本体性,以此反对传统本体论的精神本体性;坚持从人的现实生存的完整性上肯定人和人的生命,以此对抗传统本体论对人性的单面认定;坚持人的历史性生存的多样性、流变性、当下性,以此颠覆传统本体的单一性、恒定性、彼岸性.  相似文献   

6.
在洛克那里,政治哲学的理论不仅仅只有认识论的基础,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哲学基础,即是人性论的基础。从人的财产的角度,洛克不但对于人的自我保存进行了论证,同时重要的是洛克指出这种自我保存与人的自由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是内在于现代人本主义和文化哲学的重要理论形态。在哲学研究气质上,舍勒哲学人类学超越了乐观与悲观的两极对立。蕴涵着深刻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特征;在人的研究的思路上,开创了对人的存在的本体论观照的新视野、存在论研究的新领域并确立了新的哲学研究范式——人类学范式;在哲学史的发展中,克服了传统哲学对于人的片面理解,以科学与形而上学相结合的方法论超越了传统哲学方法论的片面性,并对整个现代西方哲学进程产生了总体影响;同时也为所有关于人的科学奠定了基础。而舍勒哲学人类学的局限则体现在缺乏前后一致的方法论和缺乏实践维度的观照。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哲学人类学出发解释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劳动的美和艺术的美育互补性地构成了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整体 ,面对这个整体 ,最合适的阐释角度就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概念“实践”。  相似文献   

9.
以进化心理学发展的背景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理论的逻辑前提,挖掘心理进化逻辑符合与机体进化相同逻辑研究思想中存在的误区,并结合人类学哲学的批判视角,进一步阐述进化心理学研究的逻辑错误,突出强调人的心理属性与生物属性的本质区别,通过反思和批判的逻辑推演,意图在否定的意义上为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寻求统一的基础思想。  相似文献   

10.
哲学人类学是以“探讨使人同其他所有存在物形成对照的基本本体论结构”为内容的理论,其在哲学史的发展中完成自身的理论建构。考察哲学人类学理论形成的历史,可以发现哲学人类学由“隐”到“显”的发展过程,发现从康德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发展中隐含着近代哲学人类学由构筑到延异的内在逻辑,而马克思哲学是对“人是目的”进行建构的现代人类学理论代表。以哲学人类学为背景分析马克思哲学,为深入领会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实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对性论思想的探讨展现了中国特有的哲学思维模式。中国性论思想的源头是"即生言性",这一思想虽然具有模糊性,却体现了中国哲学对宇宙化育流行和"生命"的特殊关注。先秦儒家思想在继承"即生言性"思想的基础上,对"性"又进行了从"物性"到"人性"的哲学转变:孟子提出"即心言性",使"人性"从"物性"中挺立出来,突出了人性的应然性特质,并为贯通天道与人道提供了思想基础;荀子提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肯定了"性"的自然必然性,同时以"伪"理念强调了人的主体性自由,与孟子性论思想成为互补结构,共同奠定了儒家深厚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哲学视域中的权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原的层面看,人的基本权利与人自身的潜能相联系,这种潜能是人作为人所具有的。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或工具;肯定这一点,同时意味着承认人的内在价值。作为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人同时也拥有实现、发展自身潜能的权利。人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中的权利,本身并不是目的,在实质的层面,这种权利同时表现为人实现自身潜能的条件。从以上方面看,实现自身潜能,显然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理想,而是人的基本权利的现实内容。如何使人的基本权利真正得到实现?从哲学的维度看,这里无疑应当对“自由个性”予以特别关注。在超越人的依赖性的同时,自由个性同时要求扬弃物的依赖性;两者在确认人的内在价值的同时,也为人实现人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3.
罗高福的“人类发展文化本质理论”认为,文化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生态环境,在人类发展和学习中具有无所不在的作用。从该理论出发,重新审视教师的发展,就会看到,文化生态是影响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发展是与文化进程相互建构的一种“参与中转变”,因而应该将教师发展整合到文化和社会情境中来考察和分析,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个体发展的内在关系,尤其是教师作为人的发展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14.
李泽厚“积淀说”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泽厚为了实现自己美学从历史主义到心理主义的转型,生造了“积淀”一词。积淀说的核心是“自然的人化”理论,它将美与美感、主观与客观对立起来,是不符合辩证法的。李早期提出的美感矛盾二重性的先验设定与积淀说存在着矛盾冲突。在转型过程中,李泽厚美学产生了一种不可调和的张力结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的本质"作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以及以后的诸多著作中都有论述,而且随着马克思思想的不断成熟,其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也不断完善。但《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可以说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萌芽和起点。在《手稿》中,马克思以实践为出发点,将人的本质界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并对人的本质属性做了具体阐述,最后论证了共产主义才是对人的本质的全面恢复和确证。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表意实践活动,文学表述的意义问题在文学理论中的讨论是一贯的。论文尝试用叙事理论的多种观念来阐明在哲学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学表述的意义,即作为文化形态诸种样式之一的叙事活动,文学表述服务于人(类)的自我认识、自我解释、自我塑造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进程。  相似文献   

17.
Lampert  Yvonne 《Science & Education》2020,29(5):1417-1439

This paper draws attention to basic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which are of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nterest for science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research. It focuses on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philosophy class can offer if philosophy education opens up for science and for a collaboration of teachers in the context of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 A central educational goal is to connect basic philosophical skills with any curricular intellectual practice. This implies the possibility of crossing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Hence, the present paper questions the disciplinary rigidity of education and aims at bridging the artificial gap between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teaching science in order to enrich the individual school subjects involved. Towards this end, this article sketches ou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issue of interdisciplinarity with regard to philosophy and science in upper secondary school. This framework takes into account aspects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NOS),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HPS) and the critical thinking approach which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It aims to facilitat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philosophy could have on improving scientific literacy as well as decision-making in general. I set forth methods of cross-curricular teaching which can promote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as interdisciplinarity already does in research since there is growing appreciation of collaboration and partnership between philosophy and science.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研究》2015,(6):21-25
大学教师的卓越发展何以可能?本文以哲学人类学为视角,从人的自我超越与人的自我认识的危机两个方面对这一命题进行解读,一方面,自我超越是人的本性,大学教师对卓越的追求源于人的生命的潜在驱动力——人的自我超越性,另一方面,人的直接认识的盲目性以及内省认识的非客观性和不全面性,导致了人的自我认识的危机,这也是大学教师卓越丧失的内在根源。在人的自我超越与人的自我认识的危机的张力的作用下,大学教师需要跳出片面追求学术卓越以及片面追求教学卓越的藩篱,成为一名卓越的学习者,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成就有灵魂的卓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