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含铬化合物的性质及含铬废水处理的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组织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学习含铬化合物的性质,了解铬(Ⅵ)对人体的危害。并通过实验,初步完成用还原一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  相似文献   

2.
当二氧化硫脲用量是还原Cu^2+为Cu与还原Cr^5+为Cr^3+理论值总和的两倍时,使用二氧化硫脲在石灰饱和溶液(pH≈12.8)、沸腾条件下处理铜铬电镀废水,废水中Cu^2+从31mg/L降为0.4mg/L,Cr^5+从23mg/L降为0.017mg/L,总铬量由35mg/L降为5.3mg/L,经分析沉淀物为Cu(黑色)、Cu2O、Cr(OH)3趁热过滤后,往滤液中加入FeSO4·7H2O,调节pH至中性,鼓入空气,冷却至得到黑色铁氧体沉淀.经处理后残铜量为0.2mg/L,总铬量为0.035mg/L,PO4^3-由5mg/L降为1mg/L.各项指标优于工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采用氧化共沉淀-吸附联用技术处理COD测定废液,经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排放废水中:总铬0.453mg/L。总银0.375mg/L.  相似文献   

4.
基于H2SO4介质中,沸水浴加热10min的条件下,铬(Ⅵ)能显著催化溴酸钾氧化吖啶橙(R)的褪色反应,据此建立了催化溴酸钾氧化吖啶橙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Cr(Ⅵ)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0.02—0.40μg/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A=0.07684+0.14971CCr(Ⅵ)(μg/L),相关系数r=0.9966,检出限为1.1×10^-11g/mL.本法成功用于江水、人发中的痕量铬(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硫酸亚铁法处理电镀含氰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硫酸亚铁法处理电镀含氰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硫酸亚铁除氰的原理及其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硫酸亚铁法处理电镀含氰废水,氰化物的去除率可达97%左右,而且处理费用低,操作简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磁流体对工业废水中Cr(Ⅵ)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罗新 《大连大学学报》2008,29(3):119-12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粒径为10nm的Fe3O4磁性微粒,分散于水中生成饱和磁化强度35mT的水基磁流体,用此磁流体对模拟与实际废水中Cr(Ⅵ)进行了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的最佳实验条件为pH=3,温度为45℃,吸附时间为0.5h。用Langmuir等温模型和假二级动力学模型探讨了磁流体对Cr(Ⅵ)的吸附机理,该过程为单离子层吸附。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磁流体对实际制革废水中Cr(Ⅵ)的饱和吸附量达66.5mg/g,废水中残N/Cr(Ⅵ)浓度为0.2mg/L,低于工业废水排放的国家标准(0.5mg/L)。  相似文献   

7.
WO3-TiO2复合催化剂对Cr(Ⅵ)离子的光催化还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iO2和WO3粉末研磨混合体作为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不同浓度的Cr(Ⅵ)离子光还原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水杨酸的加入对Cr(Ⅵ)离子光催化还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强酸性和水杨酸存在条件下,TiO2-WO3复合催化剂对Cr(Ⅵ)的光催化还原的动力学模型依然符合表面催化反应的零级反应.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含铬废液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含铬废液不能直接排放,必须进行回收处理。采用化学还原法处理含Cr(VI)废液,对比研究了以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硫酸亚铁为还原剂还原Cr(VI)的酸度条件、还原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最佳参件下,四种还原剂处理含Cr(VI)废液的去除率都在99.9%以上,处理后出水的Cr(VD浓度分别为0.048mg·L^-1、0.018mg·L^-1,0.038mg·L^-1,0.018mg·L^-1,均小于0.5mg·L^-1,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综合分析Cr(VI)~除率和经济效益得出亚硫酸氢钠为最佳还原剂。  相似文献   

9.
以具有Keggin结构硅钨酸为光催化还原剂,用光致还原Cr2O72-的方法制备了磷酸铬纳米粉体,Cr2O72-的还原过程用紫外-可见光谱进行监测。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所制产物为无定形磷酸铬,具有较规则的球形结构,平均粒径约为500nm。其合成机理是: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当存在有机化合物时,形成了还原态的硅钨酸,还原态的硅钨酸将Cr(VI)还原为Cr(Ⅲ),与体系中的PO43-结合生成磷酸铬,由于硅钨酸与磷酸铬之间存在结合力,硅钨酸对磷酸铬纳米颗粒的形成又起到了模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酸性甲醛溶液将废弃花生壳改性,研究了改性花生壳对Cr(Ⅵ)浓度为50mg/L的模拟水样的静态吸附实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r(Ⅵ)浓度为50mg/L的50mL模拟水样,当温度为25℃用粒径为2-3mm改性花生壳吸附剂用量为1.0g、介质pH值为1.0、吸附时间为300min处理废水时,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71%。吸附后的水中Cr(Ⅵ)浓度为0.144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改性花生壳比普通花生壳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硫酸亚铁还原法,对实际工厂中的含铬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指出硫酸亚铁还原法处理工业含铬废水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高硫煤矸石中的FeS2在水中氧化分解为Fe2+,能将废水中的Cr6+还原为Cr3+,高硫煤矸石中的C对Cr6+具有较好的吸附、还原作用,从而表现出对含铬(Ⅵ)废水具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在处理含铬(Ⅵ)废水过程中,废水的pH值、反应时间、高硫煤矸石粒度、加入量对Cr6+的去除率影响较大。高硫煤矸石对含铬(Ⅵ)废水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等温方程,在3 50℃~4 00℃高温处理后对Cr6+的去除效果明显提高,且反应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3.
氧化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的有关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化学平衡理论,对六价铬和三价铬在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沉淀反应进行分析,借助于计算机进行计算。获得了计算图表,为含铬废水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简单的定量计算方法。通过图表计算可知,在还原六价铬时,pH值应在3.5-4之间,铁铬比应在8-9之间;而在沉淀三价铬离子时pH值应在6.7左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硼(B)铬(Cr)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性质作了理论分析,得出满意的解释.对于硼形成三配位化合物BX3能稳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能形成离域Ⅱ键,并用休克尔分子轨道法进行处理.形成离域Ⅱ键后,可获得2(3β的平方根)离域能,起到了稳定化作用.对于铬元素形成的低价态化合物,用晶体场理论作了分析,指出Cr(Ⅰ)化合物不能稳定存在而Cr(Ⅲ)化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稻壳制备生物质碳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特性.探讨了稻壳生物质炭粒径、投加量、溶液pH值、铬(Ⅵ)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吸附时间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mL 0.20mg/L铬(Ⅵ)溶液中,稻壳生物质炭投加量为0.10g、温度为40℃、pH为2、反应时间60min时,稻壳生物质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容量最高,可达8.90mg/g.稻壳生物质炭对铬(Ⅵ)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6.
该文采用催化氧化法处理氯苯硝化废水,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硫酸亚铁为催化剂,去除氯苯硝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消除其色度、pH、TOC等各项指标,能够达到后续生化处理的目的.以某化工企业氯苯硝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次平行实验对不同投药比处理后的废水指标进行检测,以得出次氯酸钠、硫酸亚铁最佳投药比.结果表明,采用次氯酸钠/硫酸亚铁组成催化氧化体系,去除氯苯硝化废水的有机物及色度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电镀铬废液中铬的监测及其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传统的化学处理法与絮凝技术相结合,配制选择性好的RSL复合絮凝剂对电镀铬废液进行净化处理、纯化等,得到纯度较高的Cr(Ⅵ)液;使Cr(Ⅵ)液在低温下结晶,即可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K2Cr2O7晶体,既防治了铬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电镀废水的零排放,又产生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氧化还原-中和-絮凝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中铬,研究了还原pH值、絮凝pH值、絮凝剂的用量、沉降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还原六价铬的最佳pH在2.0~2.2之间时,絮凝最佳pH值为9时,加入PAM,絮凝时间为0.5小时絮凝效果最好,处理后的Cr浓度最小.  相似文献   

19.
用三氯甲烷作萃取剂,无水乙醇作分散剂,依据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与铬(Ⅵ)能形成紫红色可溶性络合物,建立分散液液微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分散液液微萃取富集条件和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参数。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铬(Ⅵ)质量浓度在5~60 ng/mL时与吸光度服从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A=0.011 7ρ+0.005 6,相关系数r=0.999 3,检出限为0.46 ng/mL。实验讨论了2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采用实验方法测定电镀废水中铬(Ⅵ),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2.1%,加标回收率为97.8%~103.0%,测得电镀废水中六价铬含量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以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有机膨润土作为载体制备有机改性膨润土负载羟基氧化铁,并用制备的复合吸附剂对含铬(VI)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的质量分数为3%时,Cr(Ⅵ)废水去除效果较好。当复合吸附剂的投加量为1.0g,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4h时,对含10mg/L的Cr(Ⅵ)废水去除率达98.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