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高校劳动教育目标,发展高校劳动教育其关键在于构建和实施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而构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首先需要厘清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意蕴,并为其合理性进行辩护,主要表现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基础,将“立德树人”作为价值目标,走向“具身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但是,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却面临着课程意识滞后、课程设置片面化、课程实施主体缺位以及课程评价不完善等诸多现实困境。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困境的消解,需要高校提升课程意识、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实施主体支撑、构建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能力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研究发现教师在课程目标设计方面缺乏目标取向均衡性和目标设计全面性;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缺乏内容取向经验性和内容组织逻辑性;在课程实施方面缺乏实施取向协调性和实施过程游戏性;在课程评价方面缺乏评价取向多元性和评价组织平衡性。针对"价值融合"已成为课程取向的发展趋势、"儿童发展"是课程存在的唯一价值、"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核心精神,教师应树立"引导、支持、发展"的教育观,确立"平等、自由、信任、尊重"的儿童观,建立"幼儿为中心、游戏为精神、体验为目的"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3.
“美好生活”人人向往,而“美好生活”蕴藏着生活之中的享受劳动创造之美、体验自由民主之美、呈现良善淳厚之美、展现和谐通达之美。从学校育人的角度,需要通过课程建构美好生活和学会享受美好生活,即通过课程美育构建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与课程美育之间有着多重的内在本质关联:美好生活为课程美育提供价值引领、构成课程美育的重要内容、增强课程美育的实施动力;而课程美育则昭示着美好生活的本质回归、融为美好生活建构的重要内容,并为美好生活建构提供孕育土壤。以课程构建美好生活,需要通过课程美育树立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以课程本体之美,构建美好教育生活世界;以课程育人,培养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4.
评价即评定其价值。它是人类有意识活动的一个表征,目的在于促使人类活动日趋完善,是人类行为自觉性与反思性的体现。课程评价是人们对课程实施价值和效果的评定与估价。现代课程之父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一个过程,基本上在于确定课程和教学方案实际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廖哲勋教授认为,课程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系统的信息,对一定的课程产生的效果做出的价值判断。施良方教授认为,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活动构成的。我们认为,课程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李建成 《江苏教育》2014,(11):38-40
新时期课程改革转型与深化的策略是"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其意蕴是让儿童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和个体课程个性化的实施;其意义是生命成长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其意境是让儿童主动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让儿童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生本化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个体课程个性化挖掘。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事实与价值的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可以定义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与活动等多种途径,陶冶儿童性灵,使之形成良好的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与品德及行为能力,成长为完整健康之人的教育过程".这种领域的教育具有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等课程性质,与其他教育领域相辅相成,并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一样,都要求教育者建立整体教育、整合教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儿童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创造着自身的文化。幼儿园课程应改变以传承社会主流文化或成人文化为主要目的的工具价值取向,从儿童自身的文化品性出发,在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激发、培育和提升儿童文化,促进儿童的自我建构和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儿童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创造着自身的文化。幼儿园课程应改变以传承社会主流文化或成人文化为主要目的的工具价值取向,从儿童自身的文化品性出发,在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激发、培育和提升儿童文化,促进儿童的自我建构和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课程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分支,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美国课程评价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00多年来,课程评价从简单到完善,模式从  相似文献   

10.
正评价即评定其价值。它是人类有意识活动的一个表征,目的在于促使人类活动日趋完善,是人类行为自觉性与反思性的体现。课程评价是人们对课程实施价值和效果的评定与估价。现代课程之父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一个过程,基本上在于确定课程和教学方案实际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廖哲勋教授认为,课程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系统的信息,对一定的课程产生的效果做出的价值判断。施  相似文献   

11.
“课程创生”倡导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通过现有条件与环境进行符合当下需求的课程创造。作为课程实施的四种取向之一,“课程创生理论”对当代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大启示。以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中心幼儿园“乐·生长”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要素,探讨基于“课程创生”理论的“乐·生长”课程的转型,使幼儿园园本课程更加适切儿童当下发展,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相似文献   

12.
结合参与区域校本研修课程评价体系建构的实践,提出评价校本研修课程需重点关注四个方面。一是基于课程地图评价课程总体规划,判断课程设计是否存在重复、遗漏等问题;二是基于表现性评价标准评价课程纲要,借此发现课程薄弱点,完善课程管理机制;三是基于关键事件评价课程实施过程,为课程改进提供实证数据;四是基于学习成果评价课程实施成效,检验课程对教师专业实践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课程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与高职课程评价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及课程实施条件与实施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课程的活动。课程评价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对象越来越广泛,并呈现出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以及对象的多元化的趋势。高职教育课程评价必须符合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并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4.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价值的评判。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效能或价值的提高,必须加强对课程的管理和科学的评价。中学英语教学呼唤课程评价;没有科学的评价,中学英语教改就难获成功。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课程的特质与旨归是为儿童的智慧生长提供机会,让儿童学会用智慧统领知识.要提升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智慧,就要对儿童进行再发现和再认识.儿童是幼儿园课程的永恒主语.幼儿园课程应该关注幼儿园中的儿童、教师心里的"儿童"和课程内容中隐藏的"儿童",让这三个"儿童"在幼儿园课程中相遇、交谈,共同建构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情境,并在情境中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价值的评判。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效能或价值的提高 ,必须加强对课程的管理和科学的评价。中学英语教学呼唤课程评价 ;没有科学的评价 ,中学英语教改就难获成功。  相似文献   

17.
虞永平教授在《为了智慧的生长》中对幼儿园课程特质进行了重新认定:为智慧的生长提供机会,幼儿园课程的使命是保护儿童的天性,唤醒儿童心灵的成长。学习只是手段,智慧的生长是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看见并看懂幼儿,在进行有效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适切的支持,使课程功能转向为儿童提供发展机会,让儿童发展成为课程开发的起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8.
"课程育人" 是课程领域对新时代"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的诠释。回顾整个教育发展演化的历史,课程作为育人的最基本载体和实施场域,始终存在着知识的传承与精神教化之间的张力。"课程育人"的理论逻辑是通过兼顾课程的"工具属性"与"价值属性",实现教学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这既源于课程内容的价值增值过程,是课程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精神层面的耦合作用与共鸣,也是课程实施的系统创新过程。课程的育人实践,需要面向意义建构,融合方法创新,加强课程协同,注重课程融合,从而拓展课程生长点,实现课程的思维突破。  相似文献   

19.
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及课程实施条件与实施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课程的活动.课程评价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对象越来越广泛,并呈现出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以及对象的多元化的趋势.高职教育课程评价必须符合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并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而科学地去"小学化"需要持续深化课程改革,提升保教质量。目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很多地区(包括部分欠发达地区)实施,为深入了解欠发达地区实施课程游戏化过程中的课程建设现状,本研究选取贵州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师的儿童观和课程观趋于合理、教师准备游戏环境的能力逐步提高、游戏支持意识得以提升但实践能力需加强、课程审议得以落实、课程实施中的专业引领和经济支持不足、课程评价机制不断完善等。最后笔者提出几点建议:构建区域内幼儿园课程资源中心,促进幼儿园间的联动发展;建立全员参与的教师培训机制,探索教师编制管理制度改革,打造稳定专业的教师队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