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学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逐渐步入通向现代化的历程,而现代化观念又肇源于思想界。思想领域的现代化很大程度地意味着研究方法如何与西方“接轨”的问题。20世纪西方学术界理论研究之风空前高涨,伴随而来的是关于研究方法的大思考,这点在文学研究领域也是如此。本篇试将根据真理与方法二元间张力关系,以比较文学学科为切入点,讨论过去数十年来国内比较文学界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从学理层进行一系列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李若飞 《现代语文》2006,(11):72-73,63
比较文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文学研究空间不断拓展和方法论实践的自我修正,这一渊源使它脱胎于一般文学研究而最终超越了文学研究,并且逐渐走向了跨文化、跨文明的更广阔的领域。它的开放性和不可被忽视的边界性对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开放性是它的基本特征,而没有边界,也就意味着这一学科的自我消解。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中,比较文学研究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它的这些特性又使得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难以确立,使它遭遇诸多的尴尬,定义之争更使其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大量作品与当时的媒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对新闻的真实性、客观公正、媚俗化等有着独特的见解。用鲁迅作品尤其是时事评论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参照研究当代媒介,对于中国新闻界如何保持既有的媒介传统文化,保持媒介精神的自由和解放,保持媒介健全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等,有着诸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比较文学并不是“比较”加“文学”,而是一种跨界限(民族、语言、文化、学科)的文学研究,它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有了新的研究对象,从而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那些具有跨越性的文学现象,是这些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必须具备可比性。可比性是一种内在的价值,需要研究者从客观存在的文学现象之间的亲缘关系、类同关系、交叉关系中加以发掘。可比性是决定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能否成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重要依据,是关系到比较研究能否正常进行并取得科学价值的关键。比较文学的研究还必须以文学为出发点,必须以文学为归宿。跨越性、可比性、文学性是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原则,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杨乃乔教授在《比较文学概论》中强调比较文学研究者所应具有的比较视域——学术眼光和学术能力,这与梵·第根和基亚提出的“工具、装备”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更进一步认为比较文学学科安身立命的本体不是研究对象,而是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并尝试着在此基础上建构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杨说强调以“跨越性”为主要特征的比较视域,意在避免对研究对象人为设限,在“去边界化”的开放中建构和发展比较文学学科。  相似文献   

6.
当今围绕比较文学的“危机”有种种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危机乃是源于当初“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命名本身就是名不副实的,它导致了后来种种混乱的产生,使比较文学越来越走向无边与无根。走出危机,首先需要正名,重新回到法国学派。而有的学者则反过来提出了“泛比较文学论”的概念,主张进一步扩大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当今关于比较文学学科边界的争论,根源不在于所研究的那些东西是否有意义,而是学科之间画地为牢、占山为王的结果。其实,“未完成”反而意味着变化与新生的可能,围绕比较文学学科现状与未来的种种“焦虑”也就大可不必了。  相似文献   

7.
面对美国学派的责难,基亚坚守比较文学的合法性.因为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对文学、自然也是对文化的理解来作出答复.基亚这种充满个性的学术追求无疑是我们寻觅新的学术增长之处的安身立命的基点.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一部论述精辟、方法独到的小说史专著。本文通过考察中西两种研究方法在《中国小说史略》的具体运用情况,来说明传统文献学理论和现代方法论对《中国小说史略》学术价值的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比较文学研究》是第一部完整论述中国比较文学一百年发展历程的学术史专著,极具开拓性和创新性,对比较文学研究本身和学术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必将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少研究者一味以“本土化”为“铁理”来标举自我的成果或评判他人的研究,这有可能将其自身掉进误以“古今之异”为“中西之别”的陷阱。与此同时,其内心深处可能还坚守着另一种观念,即认定中西之间、我他之间不可理喻、不可沟通、不可公约;而这又使其身陷一个自设的困境,也就是惠施“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逻辑矛盾。当今世界,更为可取的价值选择当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非与种族主义针锋相对、因而也与之一样登峰造极的文化相对主义或文化不相通论。对所谓西方中心主义的忧心,可藉由“内在于我们历史和现实的真问题”为媒介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相似文献   

11.
在对鲁迅翻译的研究中,存在着忽视译本考察、简单聚焦译入语文本以及误用译出语文本等问题,导致许多结论得不到具体实例的支撑,也难以引发更深入的鲁译研究。其原因除鲁译作品多、文体繁杂外,鲁译本身的复杂性及鲁译研究者的身份、学术背景等因素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19,(1):91-95
西方语言学者孜孜不倦于构建各种语言学理论,国内语言学者则更关注具体语言事实的论述,无法亦无意构建系统的理论,致使这两种语言学研究方法论迥然不同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拟以中西方传统哲学理念为研究视角,提出西方语言学研究力图超越现实世界中具体的语言事实,追求概念世界中抽象的语言理论,寻求语言本质,这一研究方法与西方传统哲学追求永恒的"在场的形而上学"理念亦步亦趋;汉语语言学研究则认为现实世界中具体的语言事实就是语言本质,两者同寓于语言系统中,这一研究方法与中国传统哲学追求"阴、阳两面融合成一整体"的理念亦步亦趋,而未来语言学研究必将向着语言事实与语言理论相互依存和互为根本的道路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比较文学是当代"一门显学"。这是一种立足于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左右诞生在法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我国复兴。其后,比较文学在我国方兴未艾。这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比较文学读本》是国内第一本用于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教材。本文认为,该教材用通俗的文字讲述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用具体的个案解读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用跨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深入浅出的表述,平等对话的情怀,简洁实用的版本,为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开阔视野、提升品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围绕"顾彬论鲁迅"这一案例,可以考辨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一书,在把"现代性"理论转型为百年中国文学研究方法时的学术得失。所谓"得",是指顾《史》能将"现代性"原型,经"中国现代性"这一中介,推导出政论化的"对中国的执迷",且将其视作"中国文学现代性"来史述鲁迅,这表明顾彬作为资深汉学家在方法论上的慎思。所谓"失",则指顾《史》不过是把百年中国文学作为张扬其"现代性"阐释能量的文史道具,故其论鲁迅也就颇失水准,不仅大体规避了对鲁迅文学的纵深述评,即使偶尔言及阿Q,也浅尝辄止。  相似文献   

16.
比较文学教学是比较文学学科的命脉,已成为当今国际国内比较文学界同仁的共识:比较文学学科史的第一页是由比较文学教学写的;绝大多数比较文学学者都是教师;有影响的比较文学著作也多是比较文学教材。因此,本文对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的模式、功能、地位与前景的探讨,实际上就是对比较文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生存方式、价值与前途命运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通过对韦勒克《文学理论》中“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一章的详细解读,重新审视“比较文学”概念的源起,并对以“文学性”捍卫比较文学纯洁性的研究视域给予了批判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学者都把翻译研究看作是隶属于比较文学下的一个分支。笔者却持相反的观点。因此通过疏理两者的概念及关系,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来反驳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促进人类道德与物质进步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在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学科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因为比较文学学科具有宏大的学术视野和广泛的学科内容.该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比较文学能够在当前的形势下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全球化带来的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外语教育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发展,进而又为比较文学的发展奠定了科技基础.正确理解全球化对本学科建设的意义、认清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将有助于加大我国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的力度,使我国的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尽快与国际接轨,在"相互依存"的前提下,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文理学科的互相渗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世纪对复合型人才的急需,使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公共选修课逐渐成为眼下各高校,尤其是理工院校的抢手货。《比较文学读本》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和需求下出版、再版,成为国内第一本用于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