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甘青地区的早期铜器刘宝山讨论所谓的“早期铜器”实际上是讨论早期冶钢技术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和早期铜器的使用概况等。在人类物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最早懂得利用铜矿资源的是西亚人.约在公元前6千年,著名的哈拉夫文化、埃利都文化和欧贝德文化时期都已进入了铜...  相似文献   

2.
史前岩画艺术是原始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与早期审美意识和原始宗教的综合反映。艺术的功利和审美目的共同促进了史前岩画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近几年新疆和西北其它地区的史前青铜器发现与研究的情况看,在北方青铜器类型学、青铜文化交流、青铜器成分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有关中国西北青铜文化圈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将新疆的史前青铜器纳入中国北方史前青铜器的范围中将有利于中国北方地区史前青铜器的整体研究,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流域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为文明的孕育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该地区经历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发展演变序列.洞庭湖地区的特色文化现象表现在稻作农业的长足发展、史前城址的发展、史前艺术的高超和祭祀场所的出现.在文明起源时期,洞庭湖地区的发展程度可与中原地区媲美.  相似文献   

5.
先秦及秦汉时期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相距遥远,有山河阻隔,但自古以来两地就有着政治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运用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分史前三代、春秋战国和秦汉三个时期,考述岭南与中原地区的政治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互动的状况,发现中原文化对岭南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武当山地区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史前村落遗址是文明遗存的证据。该地区近50年来考古发现的实物和资料说明史前村落遗址存在,且分布稠密,从而证明该地区的史前文明是比较发达的。  相似文献   

7.
<正>史前乌贼科学家曾在澳大利亚附近、德国及西方内陆海道发现过史前乌贼的化石。西部内陆海道亦称白垩纪海路,这片广阔的海洋曾把北美洲一分为二。Bananogmius鱼具有扁平下颚和盘状颚骨,帮助它们咬碎其最喜欢的猎物——蛤和软体动物。史前深海怪物,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拥有杆状而非盘状的贝壳。它们有的颜色鲜艳,有的青面獠牙,有的体型巨大。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是中国史前城址发现数量较多、分布较为集中的文化区。在生产发展、社会分化的大背景下,此地史前城址普遍构筑了一定规模的防御体系。这些早期城市的防御体系以城自身防御设施为主,城外天然屏障、周边自然资源、相邻聚落拱卫为辅。史前城防体系是筑城技术进步的产物,反过来促进了龙山时代筑城运动和早期城市化、文明化的进程,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起到了御敌自卫的防御效能,对后代城市防御体系的构建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卢静 《文教资料》2012,(12):121-122
传统元素和现代艺术完美地结合,一直是现代设计者们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史前岩画作为人类早期主要艺术形式出现,它与旧石器时代晚期及其以后的雕塑、装饰品和陶器,组成了人类早期艺术的绚丽图卷。要把岩画艺术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感在现代设计里面表现出来,使之既符合传统文化的审美心理,又反映出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使岩画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与同时期的甲骨文、玉石雕刻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三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篇章。殷墟青铜器所呈现出的庄重威严气势、王权至上象征、浓厚宗教色彩是当时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具体体现。殷墟青铜食器折射出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美学观。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交流和文化接受的过程中 ,由于“接受屏幕”的不同 ,经常发生文化误读现象 ,“话剧”这一称谓正是中国对于不同于自身戏剧特征的西方戏剧艺术的误读。从文化交流和文化接受的角度 ,探讨了中国早期话剧在对西方戏剧的接受中产生的种种误读现象 ,从而把握早期话剧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2.
昭通东汉生产的青铜器,器内底铸有"朱提"、"堂狼"、"朱提堂狼"铭文,学界称其为朱提堂狼铜洗。目前为止,历史著录和全国九省市发现并收藏的朱提堂狼造铜器达107件,其中一件款识为"永元元年朱提堂狼铜官造作",证明朝廷在朱提设置有铜官这种官府手工业机构。朱提堂狼造铜器款识从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至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延续了100年。东汉时期昭通地区这种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业,其政治影响力在西南地区仅次于蜀郡工官,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特色产品——朱提堂狼铜器属全国最著名的手工业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3.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的主体中心位置,是世界屋脊和地球的至高极地,又是欧亚古代陆路交通要;中之一,同时还是历史上中印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融会之地。公元7世纪前后,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藏传佛教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宗教,也是西藏最重要的传统文化。宗教情感与艺术活动历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彩陶艺术是世界文明的几大瑰宝之一.但多数研究多以考古或是某一时期的文化为目的,对于艺术的起源和史前彩陶的关系问题比较模糊.本文通过对史前彩陶详实考古文献的研究和比较,勾画出了仰韶文化中以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马家窑类型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彩陶艺术与艺术起源的必然连带关系和线索.  相似文献   

15.
1982年7月,武威校尉乡祁连山北麓山顶珍珠台出土了铜、铁、瓷、建筑构件等一批文物,其中部分铜器上铸有铭文。《武威金石录》、《陇右文博》曾对铭文进行了著录。2012年,《武威西夏遗址调查与研究》课题组再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详细考察。本文在对出土文物介绍的基础上,详细对铭文予以释录,纠正了以往的诸多错误,结合出土文物和铜器铭文,认为该处寺院遗址是西夏至元代的西凉报慈安国禅寺遗址,并就相关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山海经》一书保存了我国上古社会最丰富、最珍贵的社会信息和历史资料,是研究上古文化的重要文献。其《山经》部分记述了我国上古时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其中有大量关于史前时期河洛地区的记载。以《山海经》的相关记载为主,结合其它古文献记载和现代考古研究成果,可说明史前时期河洛地区的古地理,并明确史前时期河洛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化隆县群科镇伊沙尔河口的沙隆卡、格尔麻等史前遗址,在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深入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对于研究青海史前时期从事狩猎采集经济的土著人群与来自东部从事农业经济的仰韶文化人群的交融、青海东部地区史前农业的起源、马家窑文化形成的地方因素、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的谱系和分期等论题,均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广州南越王墓鼓腹型句鑃的出土将该乐器的使用时间下延至西汉初期,也将其流行地域扩至岭南地区。作为南国汉代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珍品,8件成套的编乐句鑃不仅是岭南与江南吴越地区青铜文化交流的物证,也是南越国对吴越和中原音乐文化进行吸纳、再创造的例证,其对于研究西汉南越国音乐艺术和音乐机构“乐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湘、鄂、渝、黔边区史前人类居住区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不断被发现,专家、学者们都认为此时该地区的土著居民已经处于采集和渔猎的生活状态,这些旧石器时期文化和新石器时期文化就是该地区最原始的传统文化。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湘鄂渝黔边区的传统文化有多元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两国人民有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关系十分密切。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一直是两国学术界都很重视的研究课题。 早在公元前二、三世纪(约当我国战国末年至汉朝初年),中国文化开始传入日本。日本山阴、北陆等地,曾发现了很多形状酷似中国先秦古钟的日本制造的铜铎。这些文物证明中国早期文化,曾以原始的交通工具,通过日本海左旋回流的自然航路传入日本。现已出土的地下文物也证明在同一时期,中国的铜剑、铜(钅牟)等物,也经朝鲜半岛横渡对马海峡,传入日本北九州等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