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教育》2010,(9):38-38
2010年8月6日在北京,黑龙江大学满语文化研究中心、香港得意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3方联合签署了满族文化抢救开发合作协议。启动仪式上。香港得意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专项经费500万元,在5年时间内资助黑龙江大学和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合作展开满文化遗产的抢救调查与深入研究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8月8-11日,中央文史馆、敦煌研究院和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在莫高窟联合举办了"庆贺饶宗颐先生95华诞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举行了系列庆贺活动。8月8日傍晚8时,来自中国香港、台湾、澳门和大陆地区以及国外的500余位嘉宾、代表、社会贤达齐聚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参加了"莫高余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2011年,由国学大师饶宗颐在94岁高龄时领衔主编的《四库电子字典》编纂启动仪式在香港举行,这一项目旨在编纂一部收录最多汉字的中文古籍字典。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与《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以下简称全书电子版)出版人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连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11月18日,"香港敦煌之友"成立新闻发布会在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举行,95岁高龄的学界泰斗饶宗颐先生亲自出席发布会,为保护敦煌石窟鼓劲加油。"香港敦煌之友"是由一群热爱敦煌艺术和中华文化的人士组成、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注册的非营利公益团体,  相似文献   

5.
教育vs学习:后工业时代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教育》2007,(3A):20-24
开讲嘉宾:程介明,香港大学校长资深顾问、前副校长,哈佛大学讲座教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首位华人院长、首位华人讲座教授。历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组织等顾问,也曾在英国、日本、新加坡、印度、莱索托、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担任政策顾问。在我国香港地区,程介明教授是教育统筹委员会成员、师训师资咨询委员会主席,被公认为香港教育改革的推动,被香港报章誉为“超越教育界的香港化名流”。[编按]  相似文献   

6.
尤农  一了 《甘肃教育》2006,(8A):F0004-F0004
香港大学其前身为创立于1887年的香港西医书院,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上世纪初,香港大学的学术水平在国际上已占有一席之地。二战后,香港大学积极重建,相继增加了招生人数和聘用了更多高素质的教师。进入70年代后,香港大学与香港同步成长,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师之大     
<正>2017年11月底,一位老人的去世引发了香港各界的怀念和追思。这位90岁的老人是香港大学名誉院士,对于她的离世,香港大学在官网主页上标注:永远怀念您。香港大学校长马斐森表示:"她为香港大学留下了光辉传承。"众多普通学子和民众也  相似文献   

8.
No.1香港大学创立于1911年的香港大学,作为香港第一学府不但见证了香港的转变,更与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一起成长,迈向百年。港大毕业生早已成为香港各个领域的翘楚,凭着出色的学术成就和对社会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处理"公"、"私"关系的主张主要有三种:"公之至上"论、"私之优先"论及"公私相济"论。此三种主张的产生,既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致力探索合理"公"、"私"关系模式的理论勇气,也凸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在处理"公"、"私"关系上的智慧。尤为重要的是,对传统"公"、"私"关系论的探索,不仅使我们把握到传统"公"、"私"关系观的基本特点,而且可获得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公"、"私"关系具有参考价值的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10.
一、《饶宗颐研究》由饶宗颐研究所主办。 二、本刊发表有关饶宗颐教授学术、艺术、思想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公"与"私",先秦儒家认为"公"可以从"私"当中发展出来,"私"是"公"的起点,有助于"公"的成长,两者的关系是连续的,情感发挥了纽带的作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则认为"公""私"之间是二元对立的,"私"是"公"的致命威胁,"公"的成长必须以"私"的压制为前提,两者的关系是断裂的,而"公"的实现以理性为工具。  相似文献   

12.
程介明,香港教育改革的推动者,被香港报章誉为“超越教育界的香港文化名流”。本刊自2003年6月起推出的“介明视线”专栏即是出自他的笔下。虽然每月只有短短一页的篇幅,但是“介明视线”以“教育之外看教育”“国际比较中看教育”的独特视角、思维方法和语言风格,给读者无比广阔的思路和迥然不同的阅读感受。作为学者,程介明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使他得以具有与众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在香港大学校长资深顾问、哈佛大学讲座教授、香港师训会主席等身份之外,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在近日召开的香港大学全球校友会上,金天工作室与程介明在浦江之滨展开对话,带给读者一个立体的程介明。  相似文献   

13.
2000年7月25日至26日,在香港大学举办了由敦煌研究院、香港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化研究院、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和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合办的“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会议由李广业先生、区永熙先生、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赞助,季羡林先生、饶宗颐先生分别任名誉主席和会议主席。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的一百多位学者,提交了有关敦煌学的论文37篇,这些论文大体上可分为敦煌艺术与石窟考古、敦煌文献、语言文学、儒家典籍与佛教文献、科学技术、汉唐地理与区域制度等。 敦煌艺术与石窟考古…  相似文献   

14.
"东方之珠"太亮香港以夜色璀璨享誉世界。一项研究发现,尖沙咀太空馆附近的光污染冠绝全球,超国际标准1200倍。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大学物理学系自2010年5月发起"香港夜空亮度监测网络",测量各区光污染情况,至今共收集了超过500万个夜空亮度数据,为全球采集数据最多的同类调查。研究发现,香港夜空的亮度,比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制定的一般国际标准高出100至1000倍,  相似文献   

15.
由香港王宽成教育基金会和华夏基金会的资助,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课程发展与教师进修研讨会”于1988年12月6日至13日在香港大学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与地区的代表共50多人。代表们对中学课程发展与教师进修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讨。首先,香港大学副校长杨紫芝教授、香港大  相似文献   

16.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成立于1911年,校训为"明德格物",是香港最早且最重要的大学,前身香港西医书院建于1887年,国父孙中山先生曾在此留学。香港大学是国际知名的高等学府,采用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多次被香  相似文献   

17.
饶宗颐作为当代学、艺兼擅的学人,其治学与艺术史论、艺术实践有着密切的关联。考察饶宗颐的学术轨辙,可以看出饶宗颐的学术与艺术之间的因缘,以学养艺,以艺促学,是饶宗颐学术与艺术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8.
有内地读者看到一则报道:"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教授向导演李安赠送纪念品。当日,荣获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的《色·戒》在香港举行慈善首映礼,为香港大学教研发展基金的‘港大人文基金’筹款。"问是怎么一回事。忽然醒悟,在某个地域司空见惯的事,不了解情况的人也许会看得一头雾水。一次电影筹款,可以带出许多背景的事物,可以拿来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9.
很多"高考状元"弃北大、清华而转投香港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并因此引发北大、清华被香港高校扫入"二流"的说法.然而另一种来自北大的论调却应引起公众警惕:北大法学院教授孙东东曾呼吁今后把香港高校的招生纳入统招计划--孙东东认为,目前的招生制度为香港高校招生提供太多便利,但客观上造成内地名校录取考生不报到、浪费招生计划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见程介明先生,应该是1994年11月1日. 当时我在香港中文大学访学,应邀去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做了一场"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的学术讲演.在那里,见到了老朋友张民选兄,他正在香港大学跟随程介明先生攻读博士学位,由此我结缘了程介明教授.那时我正在苏州大学担任教务处长.程教授告诉我,他的母亲也是苏州人.我感到很亲切,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