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月 《小读者》2011,(12):26-27
“儿子,看你的房间乱的。把你的房间打扫一下。”我正在写作业.妈妈对我说。我说:“知道了,我在写作业.我以后是做大事的人,房间扫不扫没关系……。“自己的房间都不扫.以后还怎么做大事?你还记得陈蕃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2.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老师都不陌生,特别是对“老师.我不想读”这句话。对于对这句话不太清楚的人而言.我还是有必要先讲一讲它的出处。这句话出自一个有名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在上一节公开课时.他请一位学生起来读一下课文.可是这位学生却以“老师,现在我不想读”拒绝了老师的要求。但是这位老师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容依然”地请学生坐下,让他等到想读的时候再读。  相似文献   

3.
爱的传递     
《中学生电脑》2008,(7):85-85
A:各位听众,中午好!我和静静又与大家相聚在“爱心传递时间”.今天的故事不多.但我们相信.足以感动大家。让我们从《爱的奉献》中引出今天的精彩故事。  相似文献   

4.
其实这个题目我早就拟好了.却一直苦于不知如何提笔。先抒情押或以一个俗而不滥的故事开头,我一直在斟酌。可当我真正拿起笔写下第一个“给”字的时候.一段回忆闪到了我的脑海里.“如果我惠重病.需要你换器官给我,你会不会给?”你问我.我迟疑了,  相似文献   

5.
小的时候.最爱听爷爷讲一些“傻子”的故事.我们常常被那些“傻子”的傻劲惹得捧腹大笑.并把它作为取笑别人、愚弄伙伴、攻击对手短处的典型例子。后来才知道这是爷爷调教我们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而且也成为我们自己教育孩子的最好.最生动的教材。有一则故事到现在我还在给我的儿子讲着.那就是“傻子”栽树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李治洲  黄亚飞 《教师》2011,(31):16-16
在《教师博览》上看到了这么一则故事:一位大师几十年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人们问他秘诀时,他回答令人回味:“世上本无什么移山之术。唯一能动山的办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读完这则故事,深有感触。 教育也是这样。当我们碰到那些不是那么“听话”的孩子时,或者面对孩子们那些不令人满意的行为时.我们何不像大师一样“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呢?  相似文献   

7.
陪奶奶聊天     
乐乐姐姐:应大家要求.我们将“我来讲故事”的栏目名更改为“故事大王”。爱听故事的你准备好了吗?本期“故事会”又开讲了,精彩不容错过,快快快,瞪大眼睛“听”故事喽!  相似文献   

8.
我和“拉登”的故事 “拉登”.这是恐怖分子的代名词。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也碰到了这样一个“拉登”。  相似文献   

9.
忻重义 《数学教学》2005,(11):F0004-F0004
今年10月,我和张奠宙先生一起参加了“陈振宣先生从教6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会上张先生介绍了“三根导线”的故事(见本期P.48),我觉得该故事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2012年12月21日.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做客“中青在线”。在第52期《劳动·创造·奋斗——我的青春故事》访谈现场,与网友分享了他一路追寻正能量的故事:“我在北京几乎不认识任何人,从我大学毕业一直走到今天。有很多人说我有贵人相助,我承认。但是这些贵人不是富人。不是我拼爹能拼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一、在新课的导入中激趣 1.故事激趣。小学生最爱听故事.在引入新课时.把数学知识贯穿于故事之中.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在教学“末尾有零的有余数除法”时,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八戒分桃’的故事。”学生们一听要讲故事.个个兴趣盎然.全神贯注。“一天.八戒带着20个小猴子到花果山摘了90个桃子.然后对小猴子说‘90个桃子.20个人来分.每‘人分4个,剩余的就给俺老猪吧’。他怕小猴子不相信,就列出了一道算式:90+20=9+2=4……1,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中学生》2009,(10):18-18
同学们.先讲一个“小孩租房”的故事给你们听:夫妻两个带一个5岁的孩子去租房子.房东遗憾地说:“啊,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聪明的孩子说:“老爷爷,这个房子我租了.我没有孩子。我只带来两个大人.”房东听了哈哈大笑,就把房子租给他们了.孩子考虑的焦点是从父母带孩子转向孩子带父母,即通过逆向思维跨越了“正常”思路不能解决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选择信任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所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这扇可怜的门,自打安上那天起.几乎就没有一天不被淘气的学生蹋几脚。学校领导和老师为此伤透了脑筋,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先是严厉的:“不许踢门,”“爱护大门,人人有责。”后是温馨的“足下留情”、“我是门,我也怕痛”.诸如此类.软硬皆使.可是都不顶用。大厅门破以后,许多老师建议干脆把木门换成铁门,  相似文献   

14.
Story的故事     
同学们部知道story译为“故事”,可是你知道吗,story本身也有许多故事。通过了解下面这些故事,同学们一定会有所启发。【故事一】I know his story.这句话若译为“我知道他的故事”显然不妥,其真意是“我了解他的经历”。这里的story是指“个人历史”。【故事二】They are in one story.这句话应译为“他们异口同声”,而不  相似文献   

15.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我轻松地走进教室。“卢老师.王亮星期天的家庭作业又没有完成。”一个小组长跑上讲台向我汇报。“什么?我上周才批评了他一顿啊!”我再也轻松不起来:“孩子啊孩子,我该怎么办呢?”课后,在办公室翻书时,偶然看到一个故事,我豁然开朗。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  相似文献   

16.
以故事转述为路径来探寻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理论在中国环境下的现实性,研究发现:1.故事转述中“要求-不要求”、“提醒-不要求”、“不要求-不提醒”组口语表现有显著差异;“提醒-不提醒”、“要求-提醒”、“要求-不提醒”组学生的表现没有差别;2.教师的纠正反馈语可以提高专业学生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出”的频率,学生对于老师跟常用的“诱导法”、“重复法”反应更敏感;3.教师的“诱导法”有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崔敏 《今日教育》2005,(4):37-37
《读者》上有样一个故事:暴风雨后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这时他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在海滩上不断地捡小鱼扔回大海。良久.他忍不住走过去.说:“孩子.这么多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那你还在扔.准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那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小男孩充满童真的说道.  相似文献   

18.
记得读师范时。教育学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大山的故事”:一天,默罕默德云游到一座大山前,他对着大山喊:“大山,你过来吧!”大山岿然不动。他又对着大山喊:“大山,你过来吧!”大山依然不动。默罕默德接着对大山说:“大山,你不过来,那我就过去吧!”听完故事,我们都笑了,笑的是这个故事的简单。老师却说.这个故事虽浅,可是道理却很深,将来你们自己慢慢去体会吧!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小小说。不管是“小”小说,还是“大”小说,小说都是讲故事。这篇小小说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因为一本稍有损坏的语书,发生“我”(也就是那个讲故事的人)和“我”的学生之间的小小故事。让我们觉得很妙的是.这故事讲得很实在.很真切.也很有波澜。比如同学们七嘴八舌为谁该拿那本书给“我”出主意想办法的场面,就很真切.  相似文献   

20.
曾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志愿兵转业到某学校.学校领导问他想干什么工作,他说:“我寻思了一下,我化不高,教数学什么的怕不行,就教语算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