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竟”     
分析了“竟”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构成为上从“ ”下从“兄”的会意字。“竟”字下方的部件“兄”为人的祝祷状,而上方的部件“ ”则表示“否定”义。“竟”字的甲骨文形体义为人的祝祷活动的终了。  相似文献   

2.
释"熏"     
“熏”字为止从“柬”下从“火”的会意字,“熏”字的字形义为火烧树干状。《说》根据“熏’’字已有讹变的篆书去分析字形,认为“熏”字“从中,从黑”,不确。  相似文献   

3.
释“希”     
在综合考察了“希”的字形义 ,“希”在先秦典籍里的用法以及“希”的同源词情况以后 ,认为“希”的本义当为“织得稀疏的布”  相似文献   

4.
释“咎”     
分析了“咎”字的甲骨文形体,认为“咎”字的初形为上从倒“止”下从“人”的会意字,“咎”字的字形义为天神降灾祸于人。《说文》根据“咎”字已有讹变的篆书去分析字形,认为“咎”字“从人各。各者,相违也”,不确。  相似文献   

5.
释“習”     
本文分析了“習”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上为扫帚状下为“日”,当为会意字。“习”的形体义为日出天亮以后,人们便起身拿起扫帚扫地。“习”一词的本义为重复义。  相似文献   

6.
释"起"     
徐山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1):132-132
本文分析了“起”字的篆文形体,其初文形体构成当为“从已,从辵”的会意字,《说文》认为“起”是“从走,巳声”的形声字,不确。“起”字的初文形体义为小儿能站立起来走路。  相似文献   

7.
释"咎"     
分析了"咎"字的甲骨文形体,认为"咎"字的初形为上从倒"止"下从"人"的会意字,"咎"字的字形义为天神降灾祸于人.<说文>根据"咎"字已有讹变的篆书去分析字形,认为"咎"字"从人各.各者,相违也",不确.  相似文献   

8.
释"竟"     
分析了"竟"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构成为上从"干"下从"兄"的会意字."竟"字下方的部件"兄"为人的祝祷状,而上方的部件"干"则表示"否定"义."竟"字的甲骨文形体义为人的祝祷活动的终了.  相似文献   

9.
释"耿"     
本文分析了“耿”字的古文字形体,“耿”由“耳、火”这两个部件构成,并以“耳热”会意。“耿”一词的本义为耿直不安,而“耿”的形体构造,正是以这种强烈情绪的外表特征“耳热”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0.
释"禅"     
首先分析了“禅”字的构成部件“单”的形体义以及“单”在卜辞里的用法。“单”的甲骨文形体义为树干状,作为树干的“单”可以用于燎祭活动,即焚烧树干去祭祀天神或祖先。卜辞里所谓四单的“单”,其功能就是将树干用于祭祀,而置树干之地自然就是祭祀的场所。“禅”当为会意字,其形体义为用树干祭祀,《说文》解释“禅”为“从示,单声”的形声字,不确,为缺乏历史演变的分析手段所致。  相似文献   

11.
释“舍”     
“舍”字的金文形体由两部分构成,其上方为甲骨文里的“余”形,下方为“口”。“余”的本义为房舍义,“余”在卜辞里已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这样“余”的房舍本义则是通过另造新字“舍”来表达。“舍”的形体下方加上的“口”,作为同源分化字的造字手段,用来表示该字读成上方部件的语音。  相似文献   

12.
释"克"     
“克”字的甲骨文形体为兽皮状,而字形最上方似米粒状的小点或一短竖,为兽被杀后口中流出的血状。“克”一词的本义“胜”义,在形体表现时反映的是整个事件的结局,即兽已被杀死,口中吐血且兽皮被剥之状。《说文》“克,肩也。象屋下刻木之形”中有关“克”的形体分析和词的本义解释均不确切。  相似文献   

13.
释“岳”     
“岳”字的甲骨文形体分上中下三个部分,其上方为重峦叠嶂状,中间为树状,下方为“火”。中间和下方两部分为燎祭仪式中用火燃烧树状。“岳”的字形上方表现了“岳”的高大的山的自然特点,而字形中间和下方用火燃烧树状则反映了在“岳”举行燎祭的文化特点。这样,高大的山义的“岳”和一般意义上的山状,则通过燎祭与否的文化差别在形体上区别了开来。  相似文献   

14.
释“喜”     
分析了“喜”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为上“ ”下“口”的上下结构。“喜”字为会意字,其形体表示人们在面对具有浓烈喜庆色彩的鼓时发出欢乐的呼喊声。“喜”一词的上古音本身即;为人们在欢乐时发出的愉悦赞美之声。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殷周铭语文里的“(?)”字,过去释为“(来辶)”或“(?)”,没有定论。本文从字形分析切入,通过该字所在语境的探讨,结合相关字词的考释,在否定旧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该字就是后来的“(矍辶)”字,在铭文里主要有三种用法:第一,用作人名;第二,用作动词“行往” “前去”;第三,借为“護”,表“辅佐”“辅助”。  相似文献   

16.
释“爯”     
对“爯”的构形,以及由构形表现出来的本义,前贤作过很多解读,但都未获得一致的认同。《说文》说“从爪爯省”,表示“并举”的意思。“并举”的为何物?李孝定说“不能確言”。本文通过对甲骨、金文构形的分析,然后结合“稱”在历代文献中的使用特点,以及古今方俗的生活习俗,从中归纳出“爯”的本义是以提鱼这种构形来表示测试物体轻重,是“偁”、“稱”的初文,而“偁”、“稱”的本义、读音均同“爯”,它们是“爯”的后出转形字。  相似文献   

17.
释“石”     
"石"字的甲骨文的简形形体从"山石之岩"义的"厂",而形体中连接"厂"形的一条斜直线,其作用类似于指事字中的短划符号,用来表明崖岩本身的质地就是"石"。"石"的甲骨文繁形下方的"口"表示祈祷义,从构形义来说,为面对崖岩而祈祷,即祭祀山石之义。  相似文献   

18.
唐兰释“中”补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延林编著《常用古文字字典》云: 中,甲骨文作(?)、(?)、中,是旂旗的一种。|为旗杆,(?)象飘动的旗帜,与甲骨文的(?)相类同。(?),甲骨文作(?),象一杆上飘动一旗帜。为何作中间之义?唐兰先生曰:“余谓中者最初为氏族社会中之徽帜,周礼司常所谓:‘皆画其象焉,官府各象其事,州里各象其名,家各象其号。’显为皇古图腾制度之孑遗(周礼九旗以日月、交龙、熊虎、鸟隼、龟蛇等画之,亦皆由图腾蜕变而来)。此其徽帜,古时用以集众,周礼大司马教大阅,建旗以致民。民至,仆之,诛后至者。  相似文献   

19.
释“饗”     
宋玉坤 《保定师专学报》2006,19(3):34-34,91
王力和郭锡良对“饗”字的解释是不同的,在比参其他字书的基础上考释其本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