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差距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证券业集聚是一个重要因素。基于全国31省区市199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证券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差距之间既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也存在短期均衡关系;证券业集聚不但没有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还扩大了区域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6,(7):51-56
利用2005-2015年中国31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增长数据以及区域金融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的金融结构还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方式为主,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发展脚步缓慢,导致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金融服务市场在我国的发展也较为落后,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导致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目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区域经济增长面临的难题将是,如何改善区域金融结构和提高金融效率。  相似文献   

3.
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中国金融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金融集聚现象,而金融集聚与区域的经济增长紧密联系。本研究以安徽省1996—2016年数据为基础,利用区位熵模型对新常态下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安徽省金融产业集聚程度要低于全国水平,区位熵值仅处于0. 5左右,金融集聚能力有待加强。(2)安徽省金融行业中银行业集聚对于经济增长的推进力度最大。(3)安徽省应该把握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规律,及时调整对金融行业中不同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进金融产业市场化改革,优化产业服务,向金融大省迈进。  相似文献   

4.
依据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选取1995—2012年的年度数据,以实际人均GDP、银行业规模和银行业效率等变量来衡量经济增长与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银行业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银行业效率与经济增长间呈负相关关系。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江苏银行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联立方程和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了教育差距、劳动生产率、物质资本生产率、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教育差距对劳动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教育差距在前两年对物质资本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正向影响,长期影响一直为负;教育差距除在第二年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外,其余年份一直为负向影响,从累积效应看,教育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始终为负.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经济增长区域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利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福建省九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各地区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及其数量关系,为福建省制定未来区域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历年经济增长速度与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增长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而城乡差距虽然不是导致经济增长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但对经济增长速度还是会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新经济地理的理论框架下.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循环因果关系。把中原经济区25个省级技术开发区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效果,可以断言:产业集聚目前已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由于区域内集聚区与非集聚区没有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模式,使得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反向变化关系,并且贡献系数不大。  相似文献   

9.
论述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资源在空间地域集中已经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在金融成为现代经济发展核心的当代,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运用区位商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深入分析了福建省1990—2012年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金融集聚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提出为了促进福建区域经济增长,应采用合适的金融集聚模式,改进完善金融政策法制环境,搞好金融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合作,吸引高端金融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银行业效率研究的相关成果。在上世纪50年代,国外银行效率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规模及其结构对效率的影响方面;70年代以后,银行业的范围经济问题成为了另一个焦点。我国的相关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银行业存在垄断与产权问题,因而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业垄断、稳定、竞争及其对效率的影响上。相当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产权问题是目前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商业银行经济绩效无关联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增长模型指出,创新能力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创新也被视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区域性发展的一种重要的途径。由此可见,创新对于区域性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也被列入了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要研究范围之内。就经济而言,区域经济的增长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区域金融创新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差距。我们分别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等三方面来反映三大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相关比率、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正相关,金融中介效率、金融储蓄结构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天津市的经济增长是金融相关比率的成因,而金融中介效率、金融储蓄结构及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天津市金融未来的发展重点应着眼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调整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14.
15.
稀缺资源渗漏机制逐步消除、不致出现产业整体性结构衰退、跳跃式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差异缩小等是跳跃式区域增长“适度”结构偏差标准,保持空间平等与总体效率的动态均衡、建立产业结构良性循环机制等是跳跃式区域增长结构优化标准。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甘肃省金融业发展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越来越重要。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有关银行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文献,以1979-2011年甘肃省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基于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并对其做协整检验,结果发现甘肃省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正相关关系,但银行业发展对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相对比较低,甘肃省应不断培育壮大银行服务产业,扩大发展规模,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充分发挥银行业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1978年以来金融集聚和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集聚程度长期的变化会引起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同方向变化,金融集聚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误差修正模型表明二者之间不存在短期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一个以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及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已成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理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的分析,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四川省金融业呈金融扩散现象,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然而金融发展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却促进了金融发展。这一结果可能是金融扩散、金融总量不足及金融市场发育滞后、金融机构地理上的缺陷、政府的强制性供给、西部资金流向东部地区等综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