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不同的阶级阶层和多种利益群体,同时社会分化明显,利益矛盾突出,利益关系复杂化,收入差距拉大,利益矛盾两极化.因此,必须采取建立容纳利益表达机制,创设利益均衡制度,领导者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爱民思想等措施,在工作方法上抓主要矛盾,并运用不同方法化解不同的矛盾,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2.
社会是由阶级和阶层构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正确处理阶级和阶层的关系有何重要意义,如何正确处理阶级阶层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本文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由于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化,经济差距明显拉大,原来隐藏在"根本利益一致"背后的各种具体利益的冲突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置于这种社会转型时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中去思考,通过增强执政能力,来协调多种利益群体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4.
第一,如何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当前社会的阶级、阶层和各类利益群体的变化。改革开放了,在某种意义上讲整个利益、利益分配格局,阶级、阶层、利益群体的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和变化,使得我们国家阶级、阶层、利益群体发生了迅速的分化、变化和新的组合。大量新的从事体力劳动和知识阶层劳动的人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且农民阶级的变化也很大,一部分农民成了私人企业主,自由劳动者等,还有一部分涌进城市成了农民工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一批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了。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理论是由社会地位为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而不是由无产阶级创立的,从表面上看,这与群众观点是有矛盾的。需要辩证地看待列宁的经典阶级标准。在革命战争年代,阶级标准具有经济和政治二元化色彩,在和平年代,阶级标准应让位于阶层标准。  相似文献   

6.
我国转轨时期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分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使原来的“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变得更为复杂;从方法论、客观事实、变化原因及其理论和时代意义方面对我国目前的阶级阶层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农民工发展到今天超过一亿劳动大军。这要求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农民工。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农民工,最基本的是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分析其阶级属性。这是当前把握好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状况的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党制定关于农民工正确政策的理论基础。分析我国现阶段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对于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处理好当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农民工已丧失了作为农民阶级在社会分工中的地位,具有了我国工人阶级在社会分工中的地位,但它还不具有工人阶级的经济社会地位和阶级意识,因而还不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只是介于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一个阶层。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利益关系的调整、阶层的分化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压力,为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调控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国家长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需要建立一套能体现阶层公平参与、地位平等、心理健康的制度化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者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的基本观点之一。当今的社会虽然不再充满阶级斗争,但阶级仍然存在,也必然存在阶级利益和阶级意识。这种阶级意识在现代条件下实现了转型和发展,斗争性的阶级意识已逐渐转变为合作性的阶层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由较多地注重革命话语转向注重建设话语。工人阶级是当代社会的建设大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各阶层应力求通过对话、交流、沟通、协商、妥协等方式达成整体统一的合作性的阶层意识,从而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0.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已分为若干阶层。虽然这些阶层在社会主义国家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阶层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具体利益。分析这些阶层的特征及其利益诉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