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爱好者》2011,(6):127
白润生,又名白凯文。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专家。曾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教育部新闻学学科第二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翻译专业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特邀理事,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业研究会顾问等。由白润生为第一作者出版的教材、专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联合主办的第二次全国传播学学术讨论会,于今年8月20日至24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来自各新闻单位、新闻研究和教学单位的3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学术论文27篇。这次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是,评介西方传播学,交流我国传播学研究和教学的经验,探讨传播学与我国新闻学相结合问题。与会同志认为,自1982年第一次全国传播学讨论会以来,新闻界、理论界、教育界对传播学的理论和应用,越来越重视,许多高等院校新闻系陆续开设了传播学课程,不少新闻研究单位开始对传播学进行研究,或运用传播学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从事我国的新闻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目前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第二次传播学学术讨论会,围绕上述三项主要议题展开讨论,对于促进我国传播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闻爱好者》2011,(3):127-127
白润生.又名白凯文.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专家。曾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教育部新闻学学科第二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翻译专业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特邀理事,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业研究会顾问等。  相似文献   

4.
院系动态     
全国第二届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研讨会在湖北黄冈召开本刊讯2005年5月14日至15日,全国新闻传播学科专家、学者在湖北黄冈聚集一堂,共同探讨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把脉”。到会的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近10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30余位新闻传播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中,我国第一批新闻学博导甘惜分教授、方汉奇教授,我国新闻学第一位博士童兵教授到会并发言。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教授认为,20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取得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国内外新闻传播硕士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入手,洞悉西部新闻传播学硕士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短板——培养方式的模仿、教学经验的匮乏、培养机制的不完善等,提出建构“开放·融合·实践”的理念,立足西部传媒发展,探索区域化的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即建构目标明确的课程模块,包括平台课、实践课、研究课和特色课,实现研究生的分类培养与区域针对性培养,促进学生专业成才与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6.
罗兵 《传媒观察》2010,(3):37-38
1982年在北京举办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被视为传播学正式引入中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后西方传播学研究成果被大量急速地引进,中国本土传播学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等新闻传媒类专业中,传播学(或称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理论、传播学导论)课程成为必修课,传播学的科研与教学成为新闻传播类专业重点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将新闻传播学提升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2001年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学科门类调整的征求意见稿,又将新闻学和传播学并列为两个一级学科,放在社会科学门类。这一升格,一方面反映了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对新闻与传播学的重视,另一方面折射出新闻与传播学迅猛发展的态势。据统计,至2001年底,新闻与传播类的专业点已达250多个,专业教育体系已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发展到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等多层次并存的局面。但是还应对新闻与传播学通才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张雨楠 《东南传播》2021,(11):55-57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与思政教学的融合,为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创新注入新的助力.坚持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的课程思政秉持着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同时,在教学模式、培养目标等实践路径探索新方向,由此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有力促进新时代新闻传播学教育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怎样撰写新闻传播学论文是新闻从业人员和在校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中国社科院新闻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力丹,就硕士生、博士生论文写作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值得引起注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新闻工作者夜大学,已于三月十六日正式宣布成立.举办新闻夜大学的目的是帮助在业的新闻工作者,利用业余时间.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实现自己又红又专的规划.凡是上海市的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经本单位领导上同意后可以自愿参加学习.学习期限暂定两年一期,每周上课两次(每次二小时).每一课程结束时举行考试,最后举行毕业考试,及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学习课程暂定为辩证法、文学和新闻理论.第一学年学辩证法与文学,辩证法以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主;文学根据新闻工作者的需要,主要学习论辩文和叙事文.第二学年学新闻理论与文学,新闻理论方面是学习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有关新闻的学说,并批判新闻界右派分子的谬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2012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口语传播学术研讨会的重要学术成果;回顾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创办以口语传播学为特色的传播学系的历史源流及传播学系的课程设置;论述口语传播学的教学和研究对营建公信力和培养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刘蒙之 《新闻世界》2011,(9):254-255
实现新闻传播学课程与传媒业的开放式对接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对接教学可以提高传媒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缩短人才成才的时间。新闻传播学课程与业界的开放式对接教学是解决当前新闻与传播学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正> 我校无线电电子学系自七七级学生起,已经向四届学生进行有关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技能的训练.七七级与七八级,采取举办短期讲座的形式.七九级,做为专业英语课的补充内容,用十个学时讲授.八○级,开设选修课(28个学时),选修人数占该级学生总数的92%,实际听课人数约占98%.教材系自编,先后编写《电子科技文献与检索基本知识》和《电子科技文献检索与标准化》两份讲义.开课时间,除七九级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后半段之外,其余均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八一级拟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开设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专业共性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该整合一个以"新闻"为内涵的新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新闻传播学的专业课程分为四个模块:专业依托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部校共建实验班就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探索。本文的一些改革想法涉及教育体制的不少问题,需要各级教育部门的改革与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以讨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新闻传播学课程规划为基础,针对当今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方面提出一个本科大学四年的课程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扼要回顾了我国学界研讨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关系的有关文献,将有关研讨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传播学能否取代新闻学,第二阶段则聚焦传播学是否支配了新闻教育,即是否事实上取代了新闻学,进而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专业特别是广电新闻传播专业,对于基础课程实验开设十分必要。对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要实现新闻采写编播都离不开技术,现代社会已不是过去纸和笔的时代了,而是现代的电与机时代了,一切都电子化了。因此文科的新闻传播专业特别是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专业离不开设备,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中就离不开实验与实验教学、实践训练。本文就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广播电视技术基础》课程实验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播学是个相对小的学科,这个学科的名家文集也少见。复旦大学出版社最近推出了4位在岗新闻传播学名家的文集,策划颇具匠心。这4位中最年轻的喻国明,代表了改革开放以后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崛起的第二代学人的风貌。根据中国期刊网的数据,他2004年前三个季度论文被引证数,在全国新闻传播学界居第一位(88次),是我国一流新闻传播学者。  相似文献   

19.
朱施霖 《新闻爱好者》2020,(10):101-102
<正>新闻传播学是研究和阐述新闻传播基本概念、规律与方法的专业学科,通过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学习,人们能够对现代新闻传播的各个操作层面或技术环节作出科学、专业和系统的指导。由郝雨、任占文、肖辉编著的《新闻传播学概论》(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是新闻传播学方面的专业教材之一。该教材内容新颖,整合了经典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和当代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成果,既论述了新闻传播学方面的课程重难点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融入了新的知识点与发展观念,全方位凸显了该书的学术性价值、指导性价值和实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许椿 《新闻知识》2007,(3):53-54
新闻评论课程是全国大多数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但是这门课程明显地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它不同于新闻理论课程,没有那些能够引起学生关注的理论焦点,它不适于讲那些新闻学、传播学的原理,以及媒介社会学、传播社会学、文化传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