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大多只有一个出处,而“期期艾艾”却有两个出处。“期期”,出自《史记·张丞相传》。西汉开国大臣周昌,刚直不阿,敢于直言进谏,就连皇帝刘邦也畏惧他三分。刘邦宠爱戚姬,准备废除太子,另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大臣们都竭力劝阻,但刘邦就是听不进去。其间,周昌的诤谏最为强烈。刘邦问周昌反对另立太子的理由,周昌本来就口吃,加上正值盛怒之时,说话就更不连贯了:“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昭。”这“期期”是周昌前言不搭后语的习惯性…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一位老师讲述了一个亲历而耐人寻味的故事:在一次单元检测中,有一个根据注音写词语的题中,考查了“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在批阅过程中,他发现一位同学在该成语的注音下面写出了两个词语——“爱屋及乌”和“爱吾及污”。“爱吾及污”?我在为学生的创意叹服、叫好的同时,不由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同事聚会上,一位老师讲述了一个亲历而耐人寻味的故事:在一次单元检测中,有一个根据注音写词语的题中考查了“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在批阅过程中,他发现一位同学在该成语的注音下面写出了两个词语——“爱屋及乌”及“爱吾及污”。“爱吾及污”?我在为学生的创意思维叹服、叫好的同时,不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爱‘吾’及‘污’”映射了学生的心声与渴求。赢取师者的赏识是源自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的企盼。让每一个学生都信心十足地获得充分发展是现代教育对为师者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学生作为成长、发展中的个体,在日常生活、学…  相似文献   

4.
高语第六册《荆轲刺秦王》中有句:“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对“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课本注释为:“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人。”这样注释我认为是不妥的。   一、从语境看,荆轲的话应是责骂太子的。古代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武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辱”,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叱太子”,正是他刚直不阿、秉性刚烈的性格特征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荆轲刺秦王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相似文献   

6.
成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的传承。但因为成语在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使得留学生在学习成语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障碍。本文总结了留学生在学习成语时所遇到的问题,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分析了造成成语学习困难的原因。本文以《成语与中国文化》课中的一节人体五官成语教学课为例,介绍了如何选择教学内容,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成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萧墙是什么墙有个成语叫做"祸起萧墙",出自《论语》:"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考你一个小问题,你知道萧墙是什么墙吗?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阅读 郑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也.译颇有学识,兼知钟律,善骑射.周武帝时,起家给事中士.及帝亲总万机,以为御正下大夫,俄转太子宫尹.时太子多失德,内史中大夫乌丸轨每劝帝废太子而立秦王,由是太子恒不自安.其后诏太子西征吐谷浑,太子乃阴谓译日:"秦王,上爱子也.乌丸轨,上信臣也.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译曰:"愿殿下勉著仁孝,无失子道而已,勿为他虑."太子然之.既破贼,译以功最,赐爵开国子,邑三百户.及帝崩,太子嗣位,是为宣帝.  相似文献   

9.
起死回生     
《西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唐僧师徒来到乌鸡国,发现乌鸡国的国王被妖怪害死,扔进深井中。而妖怪摇身一变,变成了乌鸡国的国王。唐僧一心想救被害的国王,但无计可施。孙悟空一个筋斗飞到天宫,从太上老君那里借来一粒仙丹,叫“九转还魂丹”,使乌鸡国王死而复生。像这样“起死回生”的故事在古代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是不少的,因此,人们常用“起死回生”这个成语来形容医术的高明,也形容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据《史记》记载,名医扁鹊经晋国进入虢国,听说虢国太子暴病死去,正待发丧。扁鹊被请来检视太子遗体,并且保证能治活太子。…  相似文献   

10.
1.写出五个你在七年级新积累到的成语,并设计一个语境运用其中的三个成语说一句话,表达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2.在下列词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幅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白首方悔读书迟竹直心虚乃吾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城山色半城湖黑发不知勤学早水性淡泊是我师3.发散思维训练一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州,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然而招聘主管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这份工作没车是不行的。”为了这份工作,从未摸过方向盘的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四天后你开车来上班。”主管说。四天后开车上班,这位中国留学生做到了。他…  相似文献   

11.
<正>一、田光为什么笑:人物性格的探讨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俛而笑曰:"诺。"  相似文献   

12.
动动手     
<正>中间的格面里有四个成语,如果四周的格面往中间折,没有被有点格子盖住的四个汉字,又可组成一个新的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物理课堂上巧用成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尊重和热爱,而且能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物理知识,一举两得。1巧用成语引入新课用学生所熟知的成语进行新课引入,能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例如,我在“参照系”一课的引入中,借用了“刻舟求剑”这一成语,并与学生共同回顾了《吕氏春秋》中该成语的典故记录:“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趁学生由此产生强烈的兴趣之时,我引导学生从物理角度上…  相似文献   

14.
韩起银 《文教资料》2006,(10):89-90
成语大多是古汉语演变、转化而成的,它在语音、文字、语法、修辞等方面都和古汉语息息相关或一脉相成的。学习成语与学习古汉语知识,是相得益彰的两方面,学好古汉语知识可以更好地掌握成语,学好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汉语知识。从成语的内容看,它或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15.
成语具有很多作用。学习和运用成语,要从五方面入手:一、要了解成语的特点;二、要注意成语的读音;三、要注意成语的字形;四、要了解成语的结构;五、要注意成语误用的十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成语具有很多作用.学习和运用成语,要从五方面入手一、要了解成语的特点;二、要注意成语的读音;三、要注意成语的字形;四、要了解成语的结构;五、要注意成语误用的十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熟语的一种,指长期以来相习沿用的定型化短语。成语的来源、结构、用法、修辞作用等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成语的语义是成语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两方面来分析:成语的表意范畴;成语的本义、直义、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形容义。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以求对  相似文献   

18.
《荆轲刺秦王》有几个句子不好懂,简析如下: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乃:才;得:能够;报太子:报答太子。“有以”是难点。“有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凝固结构,与之相反的还有“无以”。前者表示“有什么可以用来”或“有什么办法可以”的意思,后者表示“没有什么用来”或“没有办法可以”的意思。例句如:“项王未有以应”(《史记·项羽本纪》),可译作“项王没有什么可以回答”;“吾终有以活汝”(《中山狼传》),可以译作“我总归有办法救活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全句可译为:“我才能够有办法来报答太子。”  相似文献   

19.
同义成语的连用和释义是成语运用当中的两种特殊现象,这两种现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对同义成语是同时出现在一个语言环境之中的。下面分别加以分析。首先来分析一下同义成语的运用。这种现象可以分为三种:1.连用的两条同义成语都是比喻性成语。例如:“这正如俗话所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有了酝酿已久的主题思想,有了考虑成熟的人物,写起来就神来笔就了。”(峻青《主题的选择和表现问题》)“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都有“条件成熟了,事情就会成功”的意思,是一对同义成语,并且都是比喻性成语。由于“瓜熟蒂落”以“瓜”、“蒂”为喻体;“水到渠成”以“水”、“渠”为喻体,这两条成语连用在一起,就从两方面比喻加以强调以增强语意。2.连用的两条同义成语一条是比喻性成语,另一条是直陈性成语。  相似文献   

20.
仲由将入,遇子羔将出,曰:门已闭矣。子路曰:吾姑至矣。子羔曰:不及,莫践其难。子路曰:食焉不辟其难。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阖门,曰:毋入为也!子路曰: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子路乃得入。曰:太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且曰:太子无勇。若燔台,必舍孔叔。太子闻之,惧,下石乞、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