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五组本组教材包括三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一则读写例话和一个基础训练。其中,讲读课文《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教学的重点是分清哪些描写的是事物的静态,哪些描写的是事物的动态,分别是怎样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教学时可凭借思考·练习一至三抓住重点句、段,理解内容,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讲读课文《草原》,讲作者初到草原,侧重描写草原景物的静态;讲快到公社和主客会面,侧重描写草原上景物和人物的动态。本课教学,一要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了解静态和动态描写,体会这样写…  相似文献   

2.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 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做巢、树梢、应接不暇。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默读课文 ,理解内容 ,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教学重点 :1.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感受。2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 ,积累、运用语言。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引题 ,板书…  相似文献   

3.
《鸟的天堂》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第二篇讲读课文。作者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茂盛的大榕树名副其实是鸟的天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和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动态的方法。“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句话点明文章中心,意蕴深刻,学生往往不能披文入情地理解体会。如何使学生真切地感悟作者对“鸟的天堂”发自肺腑的赞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便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美的景色描绘,美的语言文字,美的篇章结构,构成了《鸟的天堂》一大特色。 一、从榕树色彩领略静态美 教学一开始,从审题入手,提出问题:“《鸟的天堂》中的‘天堂’是什么?‘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天堂”是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主要指的是那姿态奇特的“大榕树”;“大榕树”是课文中描写的主体,而“鸟”则是课文中描写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本文是该单元的一篇重点讲读课文。它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展现了“鸟的天堂”的秀美,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之情。作者通过对大榕树的静态(第二段)和鸟的动态(第三段)的对比描写,寓情于景,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景美情浓的风情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弄清课文的静景和动景,学习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教学目的1、体会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色,领会作者对祖国锦绣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析与教法揭示]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记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的景色,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大榕树的静态美和鸟的动态美;难点是对句子的理解。作者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和对鸟的动态渲染花了笔墨,做到了静得让人屏住呼吸,动得令人心旷神怡;静时竟在“鸟的天堂”里“看不见一只鸟影”,动时使人“眼睛应接不暇”。这样  相似文献   

7.
一、破题激趣,初识“天堂”美1.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呢?2.对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3.描写的是“什么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4.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鸟的天堂吗?多媒体播放《鸟的天堂》录像,让学生充分想象,如临其境。5.学生用语言描绘情境。6.质疑课题: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呢?(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生想象中的天堂入手,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形象感知大自然的美丽、动人。)二、自读自悟,感知“天堂”美1.读。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鸟的天堂》是一篇短小隽永、质朴优美的散文。它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十分美丽奇特以及它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认识“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通过读,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从中受到审美教育;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一、导入新课,感知内容语文教学新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  相似文献   

9.
作业练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 ,而好的作业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及方法 ,还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并且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下面 ,笔者谈谈个人的观点及做法。一、新旧知识联系 ,设计铺垫练习学习了《鸟的天堂》后 ,在学生初步了解“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基础上 ,接着学习同单元课文时 ,设计练习 :《鸟的天堂》一文是写的 ,作者一共去了次鸟的天堂 ,第一次看到了 ,第二次才看到了。对树的这段描写我们称之为描写 ,对鸟的这段描写 ,我们称之为。《草原》一文是写的 ,作者写出了草原的特点 ,这是课文的描写 ;同时又…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11———14自然段 ,体会大榕树上群鸟齐鸣 ,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 学习课文是怎样描写鸟儿活动的 ,初步了解什么叫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3 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并造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直奔重点1 (投影)读题填空(1)看大榕树 ,树叶伸到水面上 ,真绿得可爱。那是茂盛的榕树 ,主干在什么地方。(2)看大榕树 ,枝干的数目 ,枝上又生 ,到地上 ,泥土里 ,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3)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我注意地看 ,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我不禁这样想。2 引…  相似文献   

11.
龚晶  杨佩君 《快乐阅读》2013,(18):92-93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2.重点学习课文第12、13自然段,体会"鸟的天堂"的壮观;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想象"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丽景观,初步感悟榕树旺盛的生命力。【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进入情境,进行合理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南国风光、热爱  相似文献   

12.
“事物的动态和静态”这个训练项目,重在阅读能力的训练,又与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密切相关。在教学中如何适度把握,具有一定难度。就《鸟的天堂》一课来说,它虽是该组的第二篇讲读课文,却承担着要帮助学生具体认识什么是事物的静态、什么是事物的动态,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要使学生认识到平时注意观察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作文时才能把观察到的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准确。那么,怎样在《鸟的天堂》的教学中突出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呢?一、口诵心惟,感知静态美和动态美,体会思想感情作为一篇优美的…  相似文献   

13.
小学文语第八册讲读课文《鸟的天堂》,是一篇构思巧妙,文笔曲折,语言优美生动的记叔文。认真帮助学生学好这篇文章,既可以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也可让他们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文章记述了在头天的傍晚和第二日清晨前后两度经过“鸟的天堂”所见的实情实景。第一次见到榕树,写了“鸟的天堂”的静态;第二次目睹百乌的欢腾,写了“鸟的天堂”的动态。静态与动态,珠联璧合,完美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讲授这篇课文,先要明确目的要求,掌握重点。在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方面,联系后面的“读写例话”,可以确定讲读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懂得记叙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学习这种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对四年级学生应当加强篇章结构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研究前后两大部分以及各个自然段之间的逻辑联系。文章的语言优美,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这篇读写例话,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懂得观察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和作用;以便在阅读、写作中运用。二、教学时间: 一课时。三、预习要求: 1.查字典解决生字新词;想一想什么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及怎样进行观察。 2.复习课文《鸟的天堂》。思考这篇文章主要  相似文献   

15.
【课例简析】《鸟的天堂》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两次路经“鸟的天堂”看到了奇丽的榕树和充满生机的鸟的活动,抒发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该文编人小语第十册,属于讲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动态和静态。教学此文可采用目标教学与整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即:1.提示目标,整体感知。2.直奔重点,讲读结合。3.回归整体,检测目标。  相似文献   

16.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和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7.
《鸟的天堂》(第十一册)是一篇传统课文,如何教出新意,使学生学得主动呢?下面是这篇课文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读课题,想一想,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3个问题。 生:我想知道鸟的天堂在哪儿?鸟的天堂是怎样的?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相似文献   

18.
《鸟的天堂》没有从鸟落笔,而是先着意写大榕树,使人产生“鸟的天堂”为何没有鸟的疑问。课文为什么用那么长的篇幅描写大榕树呢?我认为:课文题为“鸟的天堂”,当然离不开写鸟。然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却并不在于写鸟,而在于写榕树。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9.
1.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呢?2.对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3.描写的是“什么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4.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鸟的天堂吗?多媒体播放《鸟的天堂》录像,让学生充分想象,如临其境。5.学生用语言描绘情境。6.质疑课题: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章呢?  相似文献   

20.
小语八册第六组课文基本功训练侧重于写作方面,重点是:观察事物,要注意静态和动态;读、写文章,要注意这类描写。这次习作,是这项基本功训练的“实践篇”。在指导中,我主要抓了两条:一是帮助学生从读中获得写作要领。《鸟的天堂》《火烧云》可供学生学习的地方很多。但我紧扣训练重点,引导学生着重领会:《鸟的天堂》中,作者怎样从根、叶、枝三个方面写大榕树的静态,从鸟飞、鸟叫、鸟扑翅等方面写鸟的动态;《火烧云》中,是怎样描写霞光照到地上和霞光在天上的景象(静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