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要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1 训练 :叶圣陶说 :“训练训练 ,分开来 ,‘训’是老师的事 ,‘训’着重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练’则是学生的主动活动。训和练的关系 ,体现着教和学的关系。”(转引陈海星《感知·品读·训练》《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4月号)由此可见 ,语言文字训练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 ,必然包含教师采用一些直观形象的手段和讲解传授的方法。2 语言文字 :一篇文章的诞生是作者情动辞发的结果 ,是作者积极思维的成果 ,是作者审美理想的体现。语言文字不是一堆毫无生机的符号 ,它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旨趣及思维…  相似文献   

3.
回顾过去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小学语文教学已有长足的进步 ,但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关教学思想、教学建议、教学方法等都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对的要坚持 ,错的要改正 ,模糊的要澄清 ,一些旧的条条框框要敢于突破。已迈进21世纪的小语教学 ,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以新的姿态、新的观念去迎接新的挑战。本期刊发阳春的《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训练课吗?》一文 ,希望读者能予以关注。关于这一选题 ,本刊曾经在过去的岁月里进行过热烈讨论 ,观点对立的双方今天可能随着形式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 ,欢迎大家参加讨论。来稿请注明《争鸣之页》栏目收。  相似文献   

4.
对社会存在范畴的理解目前我国学术界是极不一致的.焦凤贵同志在《河北师大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上所著《试论社会存在》一文,认为社会存在仅仅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包括其他因素.因此,地理环境和人口不能归属于社会存在.如果把它们归属于社会存在,那么就会使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变为三元论.把地理环境归属于社会存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我认为,要把语文课教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 如何把语文课教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认为:教学指导思想上,应当以培养智力、能力为主;教学要求上,要强调一课一得,一练一得;教学内容上,应当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训练;学习方法上,要勤学多思。在实际教学中,要着重注意如下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扎扎实实地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江苏东海县房山中心小学薄康中近年来,我针对语文教学费时多、效益低的状况,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胆探索,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问题的提出。两年前,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语文教学费时多...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应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吴国森当前小学语文课教学弊端甚多,其症结何在?我以为在于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的首要任务认识不清,没有将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训练课。一、语文课为什么强调语言文字训练?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所谓“语文”,叶圣陶...  相似文献   

8.
要切实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切实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福建吕文莲,林润生一、转变教学观念,切实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1.语文科的性质决定了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从1978年的试用“大纲”,1986年的修订“大纲’’,直至1993年的义务教育“大纲”,都明确指...  相似文献   

9.
阳春先生的《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训练课吗?》(载《小学语文教学》2000第3期),就曾经的热门话题,重新进行关注和审视。读后引起了笔者的深思,因此也想就此观点谈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求教于同行。 1.“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训练课”这一说法,是以训练概括了语文学科教学方法的全部,是工具一元论的具体体现,是对历史认识不清,是对语文学科属性认识不清。 受“政治第一位”思想的严重影响,1958年“教育大革命”在语文教学领域中造成了严重偏差,即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以政治思想的灌输取代了知识的传授。针对这—情况,1…  相似文献   

10.
《语文报》第569期刊登了黄智生同志的《两个“务必”不是中心论点》一文,否定了教参对课文《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提出的两个“务必”的中心论点,却指出统帅全文的基本观点是“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对此说法,我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11.
读了劳庆元同志《这样的答案不合逻辑》一文(下简称“劳文”,见本刊1987年第1期),笔者对其教学评点不敢苟同。我认为,对于劳文提出的问题还是以采用《教参》上的答案,即被劳庆元同志否定的那种“说法”为妥。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12.
王金福同志在《一个重大哲学理论问题的析辨》(《求是》1990年第6期)一文中(以下简称《析辨》),对我国近年来出现的认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可以超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超越了唯物、唯心对立的“超越”哲学的一些理论观点,作了一番认真的析辨,读后很受启发。但是,我认为《析辨》中关于实践的一些观点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思想,用这种观点去析辨“超越”论,不仅没有挖到根子上,反而自身也陷入了一种“超越”论。现就关于实践的一些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理解,以就教于王金福同志和读者。  相似文献   

13.
在八一年一月号《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刊登了龚正荣同志所写《关于议论文教学中的逻辑运用》一文,其中有这么几句话: 间接反驳常用的方法有:(1)反证法。它是举出同对方论点相矛盾的论点,根据“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一定有一个是对的”这个道理,直接证明自己举出的论点是正确的,从而反过来间接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这里,作者似乎在解释“独立地证明与反驳的论题相排斥的新论题”这一方法,只是解释得有些毛病,并非如作者所说,解释的是反证法。  相似文献   

14.
姜佐楹同志在《归谬法与类比法的区别》(《语文学习》86.7)一文中,认为"鲁迅在《文学和出汗》中的'只要流传的便是好文学,只要消灭的便是坏文学;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是贼'也是用了归谬法".我认为不是,这里用的是类比论证法.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同,推知它们另一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我们不妨分析一下鲁迅这段话的类比推理过程:已知:"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  相似文献   

15.
小议语文课与语言训练课休宁县板桥中心小学宋庆根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以被师为核心的单向性教学仍占主导地位,有意无意造成的形式主义还曾通存在.这种陈旧的教学,效率很低.更谈不上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提高语文课的敏学效率;就必须以公育训练为主线组...  相似文献   

16.
拜读了彭崇谷同志的文章《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吗?》(以下简称《彭文》见湖南师院学报1981年第三期)以后,很敬佩彭崇谷同志的那种敢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但由于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是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的问题,因此,对《彭文》提出的观点和看法,本人不敢苟同,本着“百家争鸣”的原则,特提出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与彭崇谷同志商榷。一、《彭文》以恩格斯的“对辩证的观点来说,这一切对立,……都只是相对的”为据,从而认为“完全可以得出斗争性的相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金叶同志认为: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2册中第80页上“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这一观点是要加上条件的,因此当然是错误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正。对于这种观点,自己不敢苟同。我认为,现行的全国统编教材上的观点是正确的,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并且在任何温度下,只要这种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过程发生。 怎样理解“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呢? 从微观上看,蒸发就是液体分子从液面跑出的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有关虚概念的几个问题》一文,通过分析、论证,提出作者的主要看法:如果以传统的逻辑教科书中的哲学式概念定义理论为立论基础,那么,专名与摹状词均不表达概念,然而,《有关虚概念的几个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论证“单独概念仅由摹状词表达;虚概念是由摹状词或缩略的摹状词表达的”,这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相似文献   

19.
陈望衡同志在《简论自然美》一文中,开宗明义地说:“对美,人们习惯于分为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三类,实际上艺术美也是社会美,应该说是两类:社会美与自然美。”长期以来,美学界对美的分类问题进行了热烈争鸣,至今未有定论。然而,人们倾向性的意见认为,美有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三类。陈望衡同志一反陈规,把艺术美归之于社会美,初读起来,颇感新颖,然而细细琢磨,觉得此说不敢苟同。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一问题,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拿出一孔之见,就教于陈望衡同志和各位学者。  相似文献   

20.
<正>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三年第四期登载了许占君同志的文章《有关虚概念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许文”),释读之余,获益良多,作者分析后提出的“概念是无所谓真假的,概念都是类概念”的观点,极富启发意义和理论价值,它对解决概念,特别是虚概念的争议问题有高屋建瓴之功,使人们能摆脱一个个具体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