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淑丽 《江西教育》2002,(21):26-26
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A.视读实践证明视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阅读的速度能大大超过朗读的速度。作为中学生来讲,从开始起就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即在具备基本的朗读能力后,及时进行视读练习。B.意群阅读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按意群去读,尽量避免每个字都停留,跳跃逐字理解的过程,按意思段去理解,从而达到了节约时间的目的。阅读意群含量越大,节省的时间就越多。C.多行阅读多行阅读要求我们在阅读时尽量使自己的视线扩大,开始训练做到一目一行,待熟练后逐步过渡到一目二行甚至多行,使…  相似文献   

2.
黄源深教授曾经说过:"好英语是读出来的,而不是打钩练习做出来的."在小学低年级,我们的英语教学主要以听、说为主.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于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也要逐渐加强.而读也是写的基础,阅读可以促进学生们词汇的增加,培养他们的语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那么,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呢? 一、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 1.提高阅读速度 很多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英语文章时,都会显得特别吃力.他们总是喜欢一个一个词的读,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很容易遗忘,读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在这种状况下看完全文,他们仍然会很茫然,根本不知道自己读了什么东西.因此,我们要对学生们的阅读进行指导:(1)要让学生们坚持默读.如果用默读的方式去阅读文章,速度可以提升许多.如果用朗读的方式,那么,速度就会相当的慢.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们在阅读时,不要发出声音,让他们学会用眼睛去扫视文本内容.(2)尽量避免回视.  相似文献   

3.
一、意群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在阅读时许多学生都有译读、声读、指读和回视并遇到生词就查字典的习惯,这些习惯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改掉并对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根据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笔者以为: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首先要改变阅读方法,也就是学生要学会意群阅读,摆脱逐词阅读。一个句子的完整意思是由句子结构和词与词之间在意思上的相互联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训练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促进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阅读过程是理解过程,阅读的速度就是理解的速度。要从根本上强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定时定量阅读。每天至少读一至三篇难易相当、体裁多样、选材广泛实用的英语短文。掌握一些快速阅读法,不是只求速度的快速浏览,而是注重效率的一种创造性的理解过程。首先,在阅读时,克服生词干扰,不能遇见生词就查阅字典,要努力培养猜测生词的能力及词汇语感。学生往往反映,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太多,影响理解。似乎只有掌握较多单词时,才能进行阅读。其实,往往在句子与语篇的上下文中,充分利用“冗余度”,便可将生疏词语的大意猜对八九分,这样便达到了“泛读”的目的。如果事后有时间,再查阅一下词典,对生词的认识便十分准确了,这当然也提高了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其次,在观察中发现,由于长期以来受到母语习惯的影响,学生养成了阅读中喃喃自语,摇头晃脑、逐词阅读、过分回视、或用铅笔点着单词阅读等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也很难达到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尽快克服这些不良...  相似文献   

5.
读书、读图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如果能采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读好书、读好图,则既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果。 读好课文意即引导学生从会读到读会。地理教学中要求学生读哪些内容,要依教学目的而定,并做到几个必读:①基本概念必读。②重点、难点必读。阅读时,要求学生用彩笔对必读之处作上记号,以备复习时再读。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阅读,并在阅读中做到以下三个结合:读文与读图相结合,以文解图,以图释  相似文献   

6.
一、朗读的目标要明确、具体朗读不是乱读或滥读,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方式,每堂课都让学生读,却没有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只是泛泛而读,注重内容理解,忽视朗读习惯与方法的培养。甚至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没有认真听,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朗读”。我认为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扫清阅读的基本障碍。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进行情感熏陶,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而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因此我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增加阅读数量,指导学生多读。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增加阅读的时间。目前,语文课读得少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有的课甚至没有读的安排,  相似文献   

8.
学语文要多阅读,善阅读。要让学生有读书时间;要设法让学生明白,读书既有"有用之用"还有"无用之用";要让学生觉得读书有趣、好玩,而不是用考试逼迫学生,用"有用""利诱"学生。教师的推荐阅读最好和所学课文结合起来,显得不刻意,效果会更好。善阅读,应该包括读什么和怎么读两个方面。阅读的选择,需要眼光,所以教师推荐的书一定要是高品质的,做到语言规范、境界高。怎么读不仅指阅读方法,还包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快读 阅读分为朗读和默读。默读的适用性最强,因此,提高默读速度是重点。我们在限定的时间内,交给学生默读任务,然后让学生复述文章内容,最后以其复述的准确程度和详尽情况来评定分数。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除了提出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的要求外,我们还注意提出阅读速度的要求,并进行计时训练。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速读互检活动,一般是同桌学生甲读乙检、乙读甲检。举办小型的计时阅读比赛,也是一种激发学生速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有效办法。这种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容忽视。第一,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语感是要在长期的、大量的语言实践中逐步而自然地形成的。而阅读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读的多了,时间长了,语感就慢慢地形成了。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力,是每个学英语的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做为一名教师,不但要自己提高,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首先应要求学生多读一点东西,除课本外还应从报章杂志、世界名著中选取适当的内容,增加阅读量,这对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无疑是大有好处的。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一些摘录,也可以写写读后感。 但是,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指导学生阅读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掌握好阅读速度,要避免逐字阅读。因为这种阅读视域极窄,速度极慢,一段文章要花很长时间,而且由于逐个词看,对整个句子的理解也十分费力。所以,不要每个字都看,而要只了解大意,抓重点词汇理解整个句子,提高阅读速度。 另外,逐字阅读还有一个弊端,遇到生词便卡住了,有的人便会停下来查字典,如果赶到考试的时候不能查字典便犯了愁,就看不下去了。要克服这种毛病,就得把注意力放在句子和文章的主要意识上,而不是放到一个个词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要读好一篇课文,就一般认识规律而论,大致要走如下五步: 一、认知性导读任务是指导学生搞好认知性自读。注意: (一)以“自读提纲”提示阅读要求,引导阅读方向。“自读提纲”一般包括:应掌握的生字新词,初读课文应接受的主要信息(以问题形式出现);要求提出自读中发现的疑难等。 (二)指导自读方法。拿到“自读提纲”后,不少同学急于完成“提纲”要求,阅读中碰到生字新词即看注释、查字典,稍遇疑难即停下来思考求解,阅读速度既慢,也无法获得对全文的完整印象。我们即严格限定初读课文的时间,要求他们尽量不为陌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阅读面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首先要求学生有广泛的阅读兴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是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4.
汪玉莲 《考试周刊》2013,(32):33-34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既是语文教学的内容要求,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作者在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一学生普遍存在不能读、不想读、不会读、不善读、不愿读的现象。初一语文教师要正视这一现象,抓好课外阅读习惯培养。一要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要传授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三要实施悦读计划,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近来,越来越多的所谓"导读"、"快读"、"速读"类的浅读图书,纷纷闪亮登场,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种以"快乐、快速、快扔"为特征的浅阅读是不是正好满足越来越忙的学生的阅读要求?现在的学生的阅读状况究竟是怎样呢?"浅阅读"是否正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新的阅读方法呢?根据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现状,内容越来越浅;速度越来越快;喜欢越来越直白的语言。这纯粹的"浅阅读"意味着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一、培养学生成组视读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学生头脑中已贮存一定数量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因此,从一开始阅读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将英语句子中的单词分组,并习惯于领会词组的意思,培养学生以意群为单位进行认读的意识。当学生习惯于成组视读时,阅读速度会大大提高,他们对记忆中的词汇、语法会十分敏感,并能迅速准确地同阅读材料联系起来,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整个句子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读、议、说、练、导教学程序1. 读。即自读,指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内的阅读。在自读前,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自读时要求学生做到:①通过自读,找出所遇到的基本问题;②把基本问题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整理出来;③做好阅读笔记,及时记录阅读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以及发现的新问题。自读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导读提纲并出示给学生,指导学生读书方法,交待应注意的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议。即讨论,指学生互相讨论在阅读中发现的疑问以及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在讨论时,要求学…  相似文献   

18.
一、主动探究用真情,提高兴趣巧成文1.多读多背。首先要求学生对课本上推荐的名著一定要读,要求背诵的诗文一定要背;其次老师要把阅读的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读什么书,怎样读,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主要在"导"上做文章,坚决杜绝阅读黄色、暴力、反动的书籍。对一些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时代著作,流行佳作,要及时推荐,以免学生茫然无从,不择而食。每堂语文课前三分钟,是学生诗词背  相似文献   

19.
快速阅读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等技能的提高。因此,很有必要掌握快速阅读的几种方法,试从猜词义,成组视读,跳读,扫读,猜读法,浏览法等几个方面对英语快速阅读的基本方法作较为系统地阐述。  相似文献   

20.
有效的阅读是我们训练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但是什么是有效的阅读呢?一个有见效的读者必须既要理解正确,又要速度快。假如读得很快而理解差,是达不到要求的;同样,如果花了10分钟还不能透彻地理解一篇达400个单词的材料,那也不是一个有效的读者。 纵观多年来教学的情况,笔者认为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阅读方法不对头。有相当多的学生读文章时默默出声,也就是说,他一个词一个词地在读;有的学生用手和笔顺着视线移动,速度之慢是可想而知的。 2、有的学生逐词逐句地翻译成中文,还有的逐句地在分析句子的结构,忽视篇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