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猴》是一篇阅读课文,安排在“九义”教材的第九册第五单元。该单元的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教学这篇课文,要注意两点:一是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把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进一步运用,体会、理解课文内容;二是突出单元训练重点,弄清作者是抓住雪猴的哪些特点来写,以及怎样通  相似文献   

2.
吕虹 《辽宁教育》2010,(3):34-35
传统语文教学要求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读中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课文”即不离开“篇”的整体意思和主旨来分析课文,要始终把“篇”作为感知课文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杜绝繁琐分析的有效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点深刻地阐明了阅读课文首先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全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就是从整体上把握全文。那么,我们通过哪些途径带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呢?我认为,要以“读”为手段,找准文本的特点,带课题疑惑感知、看课文插图感知、循文章主角感知、抓文本主旨感知。  相似文献   

3.
《雪猴》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王淑萍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雪猴》这篇阅读课文是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在学习本单元前三课《鲸》、《蟋蟀的住宅》、《威尼斯的小艇》抓住事物特点写的基础上,教学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用已学...  相似文献   

4.
《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第五自然段共有三句话 ,描述了“金鸡叫天都”这块奇石的样子。教学时 ,如若逐句讲解 ,学生对于这块石头的整体印象就会支离破碎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调动起来。如何去教好这一段呢 ?读 先出示思考题 :想像“金鸡叫天都”是什么样子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 ,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来读诵这个段落 ,从整体上感知这段的内容。并凭借课文 ,展开积极想像 ,使奇石的样子初存于脑海 ,使躺着的书面文字站立起来。画 在学生自读自悟 ,充分读书、想像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根据想像给课文配上插图。学生自由作画的…  相似文献   

5.
一、阅读提示这篇课文写斯代地在家里办图书室的故事。课文通过“我”在斯代地家一个钟头的见闻,具体记叙了斯代地办图书室的详细情况,反映了他非常爱书和爱看书以及“我”对他羡慕敬佩的思想感情。二、阅读方法一、指导学生初读,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边读边思考课后四个思考题,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第14课《麻雀》 ,是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 ,它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如何把这篇传统课文讲出新意来呢?在教学中 ,我对学生进行“读课文、品词句、悟感情”的学法指导 ,以训练学生阅读技能。一、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明确学习目标《麻雀》这篇课文构思新颖、结构紧密、形象鲜明 ,为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思路 ,用文中之情扣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使之受到艺术感染。教师首先从“导读”部分入手 ,整体感知单元训练重点 ,明确…  相似文献   

7.
《师生情》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反映少儿生活的看图学文。教学中可紧扣“情”字 ,点引学生边看图边阅读课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入境悟情 ,受到尊敬师长的教育 ,提高认识能力和阅读能力。一、看图入手 ,初读课文感知“情”初步看图。看图学文 ,看图是基础。读题后教者可以“课文反映了师生之间什么‘情’”为悬念 ,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 :图上画的是谁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什么时间 ?天气怎样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感知 ,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言简意明地说出图意。在此基础上 ,点引学生总结归纳出看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云南省边境,生活着一种有趣的动物——雪猴。《雪猴》(人教版第7册第18课)一文便描写了雪猴的聪明可爱,特别是他与军人的友好相处,更是趣味横生。这除了作者的细心观察外,还得力于那些“借用”的词语。  相似文献   

9.
《第一场雪》这篇文章 ,是作家峻青于 1962年写的一篇有关“雪”的散文。其文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诗意浓郁、情景交融。教学这篇课文时 ,如何紧扣语言文字的训练 ,渗透美育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笔者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作法。一、初读全文、感知“整体美”。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教师在开篇释题后 ,应及时设疑导读 ,通过读懂课文 ,让学生形成对“第一场雪”的整体印象 ,让学生感知“第一场雪”中的整体美———下雪前 ,天气骤然变冷 ;下雪中 ,雪花纷纷扬扬 ;下雪后 ,世界变得粉妆玉砌。学生通过初读全文 ,知道这是一篇结构完美的文章。有了整…  相似文献   

10.
《她是我的朋友》是小语教材第八册第六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主要是如何引导学生扣本内化。在强化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有机地对学生加强非智力因素——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 一、从文入情、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7课《劳动最有滋味》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回忆录,本课是从《贺年》中节选而来的。课文记叙“我”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过日子,全家人都必须积极劳动,“我”从劳动中体会到“劳动最有滋味”这个真理。文章的最大特点是紧扣“劳动最有滋味”这一中心来写的。教学时,教师应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围绕中心组织教学。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紧扣题眼,把握中心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这篇课文的题目《劳动最有滋味》很醒目…  相似文献   

12.
提问是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提问,讲究问题设计的技巧,使每个提问富于艺术性,切实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提问一般有下面几种类型: 一、把握整体,感知性提问讲读一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只有了解课文写些什么,才能进一步去理解、去体会。如第9册《海上日出》,在学生默读课文后,就要问:“太阳升起来以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作者在海上看到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太阳升起来以后,天空有云,出现了什么景象?”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读通课文,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充分感知课文的语言文字,为理解课文的内容,体味课文的思想作好准备。在讲读一段课文时,也要通过感知性提  相似文献   

13.
《山雨》这篇课文如诗般优美抒情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彩多姿的山林雨景图,是一篇对儿童进行语文综合训练十分难得的佳作。教学时可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感情朗读,读中悟情——班级交流”这一教学思路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诵读,精思,感受,充分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人情人景地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特定语境读  相似文献   

14.
《全神贯注》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段与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一、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的标题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可引导学生围绕“全神贯注”,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 这是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学生通过对这一单元前三篇课文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能做到在整体感知课文的 基础上,读懂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节课力求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以自主、合  相似文献   

16.
《鱼游到了纸上》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组第一篇讲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同时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这句话内涵比较丰富,它与“鱼游到了纸上”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这种内涵和联系学生不易理解,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中,如果抓住重点巧设问题,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本课的预习要求,抓住课题设置疑…  相似文献   

17.
一、充分初读,整体感知 师: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课题前加了“*”,说明这是一篇——生:略读课文。师:学习略读课文,我们有个好帮手,就是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读“阅读提示”,看看本课的学习任务。(学生自由读“阅读提示”。)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及设计思路1.《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后第二题是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人物情感的纽带,所以我决定抓住重点句“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为切入口,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体会课文既写了地球“可爱”的一面,又写了它“易破碎”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归根结底,关键在于一个“读”字,关键在于“读什么”、“怎么读”。如何使学生在整堂课都处于一种边主动阅读边积极思维的有效学习状态呢?据此,“三步阅读法”把一堂课划分为三个阅读阶段,并分别确立阅读目标:一、通读整篇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训练;二、通读理解课文,进行词句段训练;三、通读消化课文,进行读写听说分项训练。一、阅读的起点: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步:读前激活学生阅读兴趣如何才能激活学生阅读兴趣呢?我们经常采用如下一些办法。第一,教具入境法。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直观资料,如投影、实物、作者作品集等,…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西湖风光秀丽,人文底蕴深厚,学生早有耳闻,而《西湖》这篇课文,用优美简洁的语言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向西湖的心灵之路。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要立足教材,放眼西湖,创设西湖文化背景,让学生、文本、风景、文化有机融合。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领略美1.扎实初读,感知语言。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两点。第一、要让学生充分熟悉语言。本课一共有23个生字,在初读课文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感知一些词语的意思。如:层层叠叠、放眼远眺、心旷神怡、典雅等。第二、把检查指导初读课文和学生整体感知领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