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胡风艺术理论形成于30年代中期,其理论体系的基点是"主观战斗精神".胡风在反对当时文坛上"主观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两种非现实主义倾向的基础上指出,作家在面对客观现实时,要锤炼人格,高扬精神,并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改造、批判,来感受生活和艺术融然无间真实.这一理论,使40年现实主义理论切入到了文学创作的内部规律上.  相似文献   

2.
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是在对"主观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批判中建构起来的,其理论精髓是作家面对客观世界要表现出蓬勃高昂的人格力量和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批判的战斗精神.它是在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它突出"实践"意识和行为,即作家只有在现实政治的第一线中才能体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3.
胡风文艺思想,可以说是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文学理论发展的杰出成就之一。“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现实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新颖独特的理论命题———重视作家创作的主体性,同时强调文学艺术的独立性,也是他文学主体论思想的理论性表达和进一步深化,是其文艺理论走向成熟和主体意识觉醒的标志;他的一些观点颇富新意,表现出时代性、深刻性和思辨性等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导致胡风悲剧命运的“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的现代文化性格和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包含世界观、人生态度、文学创作方法三个层次的意义,主要是当时历史背景下左翼内部文化思想斗争的产物。在新文学的历史任务、接受世界先进文化、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等问题上,胡风文艺思想与左翼主导思想存在一系列分歧,自身也有明显的局限陛。  相似文献   

5.
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是在对“主观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批判中建构起来的,其理论精髓是作家面对客观世界要表现出蓬勃高昂的人格力量和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批判的战斗精神。它是在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它突出“实践”意识和行为,即作家只有在现实政治的第一线中才能体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6.
重评胡风是意义重大的,但它的重要性不在于单纯的文艺理论方面,而在于他提出的“主观战斗精神”的哲学深度。“主观战斗精神”的提出是胡风性格的必然产物。它是在与两种倾向的斗争中产生的:对生活冷静旁观的态度和公式主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胡风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一方面他要继承五四的启蒙精神和鲁迅的批判意识,弘扬人的主体性,一方面要冒着成为革命对象的危险。他的性格及所禀承的鲁迅孤傲沉郁的特点,使他走下了最终通向灾难的路。胡风是了不起的,因为他是革命阵营内第一个打起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旗号的人。胡风力图忠于感受,突出自我意识,堪称典型。与此相对,郭沫若则是另一类典型,从他身下我们可以看到政治概念对一个人的学术活动的影响。八十年代重提人道主义说明我们亟待补下人的主体性这一课,胡风则为补这一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相似文献   

7.
沉冤三十年的文艺理论家胡风今天终于平反昭雪了,其文艺思想所体现的价值,至今也才能得到人们正确的估价和认识,此文就其文艺理论核心——“主观战斗精神”及其它重要观点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不失为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论证和分析了作为胡风文艺思想灵魂和核心的“主观战斗精神”。认为胡风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或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理论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建立了以有主体为特征的现实主义的思想体系,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规律做出了独特的思想探索和理论解答,深刻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审美反映论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胡风文本出发,阐述了胡风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内涵。并厘清了胡风文艺思想同"公式主义""客观主义""抒情主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内容围绕经济生活、立足人民立场、反映时代要求、引导价值导向等重要方面。文艺创作和道德育化同属上层建筑,基本立场的一致是文艺德育的理论前提,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规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文艺道德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是文艺德育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作为翻译主要因素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成为热门话题,众人各持一理,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杨洁博士的新著《文学翻译主体性范畴之"主客体互动性"研究》从理论研究的范畴化视角为基点,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相关原理对翻译学系统理论中的翻译主体性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审视,旨在论证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理据性,反驳极端化倾向。本文就该书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12.
论自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历史上对自立涵义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孔子“社会取向”的自立观、陆象山有“个人取向倾向”的自立观、近现代学“个人取向”的自立观三种典型的看法。目前应该从心理学角度对自立进行创新研究。在新时期重新挖掘、研究自立问题对于实现个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探索中国工业化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在“以苏为鉴”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国情的两条腿走路思想。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指导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具体方针不仅内容丰富,更具有深刻的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发生的"科玄之战"一直受到学界关注,然而人们较为重视的是科学能否指导人生观及由此引发的西方科学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如何消解,至于论战事件的内容及形式对我国现实社会民主制度建设与科学文化发展,对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真正觉醒和社会全面进步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面向21世纪的中国仍然需要完成在科学与文化的融合中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艰苦奋斗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精神支撑和思想武器。艰苦奋斗精神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支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宝贵精神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保障,具有历久弥新的现代价值,必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而是“效用/劳动价值论”,或曰“生产力(率)价值论”,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正宗”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其实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马克思的错解,应予否定。对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要素价值论及微观层面上开拓出的效用价值论,我们均应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17.
唐代武举制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唐代尚武文化的载体和重要推动力。本文以唐代武举制及武术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对武举制与武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青年观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青年使命、青年地位、青年工作、青年品格培养和形象塑造等问题的理论表述。它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理论渊源,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梳理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来源和内容,进而探求习近平青年观的践行路径,对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