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图书市场回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首新中国 50年的图书市场, 90年代这十年,无疑是辉煌灿烂的十年,也是最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十年。首先,图书出版业走向法制化、现代化,与国际接轨。其次,图书出版业按照自身的规律,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三,图书作为一种商品,开始按市场规律运作。这些改革尽管没有完成,还在进行中,但其取得的成就说明新中国的图书出版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朝阳产业”,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军。本文从图书、市场、发行、出版社四个方面来论述 90年代图书业的特点。   一、图书——依然星光灿…  相似文献   

2.
试论图书品牌及其形象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图书品牌的定义及对读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所谓品牌,就是生产经营者对自己生产的商品设定的名称或符号,其目的是使这种商品或服务与其他东西加以区别。就书业而言,图书品牌则是指书业企业为识别企业图书商品,以期将本企业图书商品与同行企业的图书商品区别开来所确定的图书名称或符号。例如,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布老虎”丛书,河北教育出版社的“红罂粟”丛书,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的“SST学霸”等都是典型的图书品牌。从广义上讲,出版社本身也就是图书的品牌,如我国的一些知名出版社“商务”、“中华”、“三联”等本身就是知名…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读书界和出版界只要谈起我国的科普图书出版,就会不约而同地谈到同一个话题——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下称湘科社)推出的《第一推动丛书》系列。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从1992年至今,十年风雨历程,十年市场摸爬滚打,“第一推动”已成为读书人心目中的品牌,也成为科普出版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科普图书界现在是言必称“推动”,“第一推动”被公认为国内高级科普图书出版的开先河之作。  相似文献   

4.
美国图书俱乐部以邮寄的方式和大大低于零售价格的会员制供应图书,因而受到广大读书人的欢迎,从而在扩大图书发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书俱乐部的创始和繁荣,是在出版社主要出版精装书和美国各地书店和卖书的零售点极少的年代。最早出现的是1926年的“每月图书俱乐部”,1927年的“文学指南图书俱乐部”。但是,随着美国社会改革,林荫大道购物中心等强大的零售业的出现,俱乐部的重要性和影响已开始日益下降。 数十年来,图书俱乐部的工作方法仍保持相对简便,即是由编辑部门每月选  相似文献   

5.
出版一流的中国科学史著作———大象出版社的“九五”精品战略孙伟华河南教育出版社近期改称大象出版社,是受到新闻出版署表彰的全国良好出版社之一。建社十余年来,出版图书2500余种,印行达6亿册。有200余种图书获得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下,读者阅读行为改变,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图书出版行业的营销方式也随之改变.“图书十影视”“图书十餐饮”“图书十服装”等跨界营销兴起.本文以明天出版社跨界阿里影业,进行全媒体营销为例,对图书营销业态做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7.
图书是商品,商品受价值规律支配,讲经济效益。图书又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它是知识的载体,信息的载体,除了有使用价值、价值之外,还具有转化价值,这很难用经济效益来衡量。大学出版社主要出版教材、学术著作等高层次的图书,这些图书专业性强,读者面窄,排校困难,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双效益”。基于这一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8.
《出版经济》2004,(2):16-17
2003年12月,电子工业出版社针对其全部在销零售图书,进行了“2003年十大优秀零售畅销书评选活动”。经过对全国几十家零售书店的销售数据进行调查,初选了30种入围图书,再根据来自全国200余家书店近300名一线销售人员对这30种图书的投票统计,最终产生了2003年度十大优秀畅销书。“新电脑课堂系列丛书”、“富爸爸系列丛书”等十套/种图书成为了“电子工业出版  相似文献   

9.
新闻出版总署自2006年启动“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评选至今,已进行两届。两届“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的评选,使我们愈来愈认识到总署开展“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评选的意义深远,价值重大。与第一届相比,各个出版社对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评选工作的重视程  相似文献   

10.
纸上谈兵──试论出版社面临的五大矛盾胡晓青一、市场经济的要求与自书出版体制的矛盾图书是不是商品?图书是什么样的商品?这是关系到出版社生产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此问题上,出版界同仁们往往把它界定为“图书是特殊商品”:是商品,又是精神产品。于是,这种特殊...  相似文献   

11.
各参选出版社、团体会员单位: 今年,是“中国图书奖”评选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中国图书奖”作为由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直接领导下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图书奖,在提高出书质量,多出好书,繁荣出版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也反映了数百名获奖图书的责任编辑为两个文明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为表彰获奖图书责任编辑,展示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为多出好书,繁荣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经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全国版协有关领导同意,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决定举行“中国图书奖”十年纪念活动,除编辑出版《“中国图书奖”十年纪念画册》一书外,将在第十届中国图书奖颁  相似文献   

12.
试销作为“寄销制”的尝试,已在一些出版社和书店取得成效,这是常规的征订包销走下坡路时的必然选择。它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图书发行手段,逐渐成为图书发行的重要方式。对于基层书店,试销可以减少承担的风险,调动他们进货的积极性。那些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基层书店,单凭订单订货,犹如“隔山买牛”,他们情愿以高于出版社的折扣到附近的中心书店进货,这样需承担的风险更小。金盾出版社之所以出现十年辉煌的累累硕果,正是他们较早进行发行体制改革、实行图书试销的结果。金盾出版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住机会,迅速改变经营策略,改“坐商”为“行商”,强调“脚下出效益”。他们有一支  相似文献   

13.
2006年5月30日,由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和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参与书海工程支持新农村建设表彰会”在北京召开。参与“书海工程”的约50余家成员社领导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是“光华书海工程”启动十个月来,为感谢捐赠图书参与工程的各出版发行单位而举行的专场表彰会。通过弘扬公益行为、进行荣誉表彰、邀请接受图书捐助的革命老区代表致谢等方式,动员广大出版社参与公益事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书海工程组委会向40家出版社颁发了荣誉捐赠纪念牌,中国铁道出版社荣获捐赠纪念杯。“光华书海工程”是共青团中央、新闻…  相似文献   

14.
第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移师北京展览馆举行。同前几届一样,儿童图书在参展图书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如韩国来参展的十来家出版社中,一多半是儿童出版社,这反映出儿童图书最易成为版权交易中的“先行者”。从现场可以看到,少儿图  相似文献   

15.
山西人民出版社于1951年11月5日建社,是新中国建立初期最早组建的出版社之一。目前,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出版社。“立足山西,面向全国,服从全局,服务读者”,是我们建社近半个世纪来所一直遵循的图书编辑出版方针。建社47年来,出版的图书已达1万种以...  相似文献   

16.
与普通商品市场的发展大势一样,图书商品已逐步摆脱“短缺经济”的特征,由卖方市场全面进入买方市场。图书供不应求、“一本书养活一家出版社”早成为甜蜜的回忆像似天方夜谭。面对咄咄逼人的买方市场,基层新华书店的处境如何,又有怎样的应对举措?去年下半年,我们前...  相似文献   

17.
谈谈书稿三审的“好”与“快”冶金工业出版社郭历平书稿“三审制”是出版社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并对提高图书质量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出版工作向质量效益型转移时,三审工作如何做到既“好”又“快”,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  相似文献   

18.
图书商标 ,顾名思义 ,就是指图书商品的标志。随着图书商品不断地走向市场 ,图书的商品属性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理解和接受 ,图书商标对于出版社和图书的必要性、重要性就变得越来越明显。在我国 ,图书商标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1993年 ,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为了走出文学创作与出版的低潮期 ,经过精心策划 ,向社会隆重推出一套名为“布老虎”的文学丛书 ,并将“布老虎”标志制作在该套丛书的封面和书脊上 ,同时为此标志向辽宁省工商管理局商标管理处申请了注册。此举不仅开创了我国出版界注册“图书商标”的先河 ,而且其作用和影响也…  相似文献   

19.
回望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走过的十年历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出版社的努力下,我国图书对外输出的成绩每年都在稳步上升,特别是近些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版权交易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虽然说十年来摸着石头过河的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翻译人才匮乏、原创内容落后等,但是我们却可以从成绩中清楚地看到十年前种下的小树现已经茁壮成长起来。细数十年来“走出去”的成绩,我们会猛然发现既有我国出版集团海外并购的壮举事例,也有像莫言、麦家等名家之作红遍全球发行多个语种的骄人战绩。这些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文化品牌的塑造建设。笔者一直认为在“走出去”工作中,文化品牌的塑造必须从图书内容抓起,有了良好的图书品牌才能升华为文化品牌,才能最终代表中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图书是商品     
图书是精神产品,也是商品。或者说,图书的基本属性或本质属性是精神产品属性,同时也具有商品属性。它具有两重性,而不是一重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认以图书是商品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 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们是承认图书是商品的,既看到它的精神产品属性,也看到它的商品属性。后来随着计划管理体制的逐步强化和“左”的思想的逐步升级,我们都不能讲图书的商品属性了。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文革”结束,图书是商品的观念,已成为思想禁区之一。“文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