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析人口城市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城市化处于过渡期,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对农村和城市产生了深刻影响,其间也引发了诸如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等社会问题。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因此,必须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改革户籍制度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人口城市化才能够顺利推进,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第三产业:上海郊区城市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小城镇建设应走郊区城市化的道路,发展第三产业是上海郊区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第三产业内部,依据服务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传统服务业,补充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三类,上海郊区城镇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主要以传统服务业和补充性服务业为主。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人口超级大国,且农村人口比重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努力推进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中国实现人口城市化必须紧密结合基本国情,走人口城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从形成原因、构成来源、生存状态考察,我国农村剩余人口分为三种类型。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对农业刺余劳动力进行产业性转移,对其他农村刺余人口进行城市化转移。这种转移能否成功,取决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城市产业的容纳能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力和新老市民的融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对农民增收,激活农村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制约农民市民化的因素,并对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分析大连市人口城市化的现状及其给城市带来的压力;论述加速本地区人口城市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口空心化和人口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两个并行不可逆转的趋势,对现阶段的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农村建设者流失,乡村文化传承面临困境,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留守儿童教育等五方面的问题。为此,建立面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和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保障机制,乡村文化重建是应对挑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人口容量又称为环境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一个地区所能抚养的最多人口数,也称最大的抚养能力或负荷能力,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在满足人们最佳营养或消费水平的条件下,环境所供养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口城市化研究进程不断深入推进。人口城市化内涵的研究已经从重视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加向关注人口城市化质量转变,因此城乡划分标准、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数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及对统计数据的修正和解释方法等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反映出人1:7城市化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因此区域人口城市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是人口城市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市场的活跃,豫西北地区出现了一批专业集散型集镇,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区域性的中心集镇.本文从专业性集镇和中心集镇两个角度来分析豫西北集镇的功能、地域分布特征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必修2第12页第2节提到:“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以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显然这里所说的环境承载力是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一种承受能力,它可以用环境人口容量来表示。而中图版教材必修2第18页第一节第4行提到:“环境承载力主要指从生态学、  相似文献   

13.
凯里市人口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村人口城市化,要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在整个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也是凯里市实现农村人口城市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村人口城市化,要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在整个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也是凯里市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因与京津二市处于同一个地域单元,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但是,由于拥有环绕京津与濒临渤海的区位特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口城市化则呈现出以农基型为主的、京津冀型兼备的、工贸外向型为窗口的、内地开发型为续的多种模式与发展途径,并在原基础上由低向高、稳中求快地进入了活跃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并被公认是20世纪最显著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在中国,伴随着不断加快的改革开放步伐,面临着长期隐藏在农业生产内部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对人口城市化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探索正确的人口城市化模式以及选择、制定适当的人口城市化战略,对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是围绕这些方面展开论述的。  相似文献   

17.
农业工业化势必引起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又将加速农业工化;老区经济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本文以吉安地区为例,探索了老区农村城市化的模式、目标、方针,并就吸引农民投资建设城镇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始于18世纪工业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还只是局限于西欧、北美等少数工业化发达国家,并未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尤其是60年代以来,则形成了席卷全球的巨大浪潮。时至今日,世界性的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向前推进。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与特征,对于掌握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指导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使得处在城市边缘大片的农村地区,迅速地由乡村变成了城镇的街道;其居民的身份也由农民变成了市民。他们祖祖辈辈熟悉和赖以存续的生产、生活乃至思维方式都在经历着这摧枯拉朽般潮流的涤荡和冲刷,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可以说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带到了过去连做梦都难以想象的现代化的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已处于一个由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过渡的大变革、大转型时期,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共同构成我国社会大发展的主旋律.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市化的经济基础和内容,农村城市化是农村工业化的空间载体和果.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加速社会大发展,必须建立起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机制,并使之协调发展,以促使我国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共同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