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陶行知论教师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毕生从事人民教育事业,不断寻求中国教育改革之真谛,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广泛领域,提出了许多很有影响的真知灼见,至今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在他的一生当中,除研究和实践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外,也很重视教师自身的建设和修养。在他看来,教师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是“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的人。①他要“教人求真”。因而自身必须“学做真人”,必须在自身建设和修养上多下工夫,使自己真正能够享有“教师”这一光荣称号。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步探讨陶行知关于教师道德的思想,以就教…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他据此提出“建筑人格长城”的观点,要求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炼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立世德为首,育人品为先。那么,作为传道授业者,我们应该如何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构筑好师德长城呢?  相似文献   

3.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作为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爱人”的陶行知,育人的目标是他经常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陶行知对育人目标的思考是与反思、批判中国旧传统教育不足相伴而行的。他的批判我们认为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革新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探索开辟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教育道路。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在中国教育史上独树一帜,树起一座光辉丰碑。陶行知先生一生重视师范教育,尤其注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认为这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根本保证。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不仅以自己的光辉实践赢得“万世师表”之赞誉,而且从理论上对教师职业修养作出独到、精辟的论述,形成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教师修养观。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青少年的人格修养十分关注,他曾提出“人格防”,即建筑人格长城。他指出,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他要求学生每天要问问自己: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要求学生在道德进步上也要日日新。  相似文献   

6.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坎砸自己班上的男生,陶行知当即喝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无疑,陶行知是要好好教育这个“顽皮”的学生。那么他是如何教  相似文献   

7.
<正>"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作为班主任,要用心了解自己的学生,指导其学习,培养其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这一切是师生共同合作和心灵沟通的过程,它贯穿于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始终。一、加强师德修养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记得有一次,我叫班长去喊一个学生进教室扫地。我让他说快来,我说的。以后他就把我的话学到了,包括我说话的语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和优秀的大众诗人,也是我国近现代原创力最强、真正形成自己的教育学说体系、富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思想家。毛泽东称其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誉之为“万世师表”,郭沫若尊之为“陶子”,将他与孔子相提并论——“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温家宝总理近年来多次号召广大教师要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不仅在国内,陶行知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日本知名教育史学家、前中国研究所所长、东京专修大学教授斋藤秋男曾经指出“陶行知不仅是属于中国的,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卷436页——指川版《陶行知全集》的卷数与页数,下同)他特别重视小学教师的作用,认为:“小学教师之好坏,简直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8卷191页)陶行知尤重师德修养,他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2卷275页)  相似文献   

10.
早在三十年代,陶行知就多次指出,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人生需要恋爱,生活教育就要正确引导青年过恋爱生活,受恋爱教育。概括起来,陶行知的恋爱教育观有以下几点: 一、“用革命指挥恋爱”陶行知主张爱情和事业的一致性。他说:“一对新夫妇,双双走向前。要劳苦的蜜甜,要离散的团圆,要反帝,反封建,革命恋爱打成一片”。他号召“用革命指挥恋爱”,批评“恋爱至上主义者”是得了“爱病”的“不前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九个寒暑,其中担任校长十余年。他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对校长工作发表了许多宝贵意见,很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见《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页。以下只注明页数)这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12.
李建文 《山东教育》2002,(8):12-13,14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献给了教育事业和教育改革的实践,为了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他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愧为“万世师表”(宋庆龄语)。我们今天强调“以陶为师”,学习他对教师的见解,对人民教师增强责任感,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以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一、热爱教育,献身教育陶行知要求教师要立志为国家教育事业而生活。教师的“心里应当有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明白“教育是实现理想和社会的历程,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他说:“要晓得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  相似文献   

13.
指导学生作文并不单纯是作文,而是关系到如何育人、做人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个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库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作文教学,坚持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这一基本原则,要在真实上下功夫,做到作文和做人的统一,教书和育人的统一。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这也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准则。我们应自觉排除来自片面追求升  相似文献   

14.
一、追求思想品德课堂真实的意义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生活的另一种样式,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本色。真实是课堂产生活力的基础所在,更是思想品德课堂的生命,惟有真实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的价值得以体现和提升。1.求真是实现师生人格互动的需要真善美是人类永恒追求的最高境界,其中“真”是基础,“善”是枝叶,“美”是结果。陶行知先生的育人“真经”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要让学生追求真善美,首先教师自己要追求真善美。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育人中更要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中国人     
陶行知的母亲在崇一学堂做事。每天一大早,陶行知挑一担菜去城里卖,顺便去看望母亲,帮她干些杂活。校长唐俊贤对勤劳的陶行知有了好感,让他减免学费来读书,还让其住校。陶行知进崇一学堂读书后,十分用功,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同学们常在一起议论今后的去向,有人要出国,有人要做官、经商,只有陶行知说:“到外国学习是好事,我不反对。但学了,为的是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国家再穷,总是我们的亲娘。”他深深地思索着,过了一会,他拿起毛笔,饱蘸了墨汁,在一张大纸上写下了十二个大字:“我是中国人,要为中国作贡献!”他把这张纸贴在床头,作为他的座…  相似文献   

16.
一把剃头刀     
陶行知写过一首《吾母所遗剃刀》诗:“这把刀!曾剃三代头。细数省下钱,换得两担油。”诗的后面还加了注:“吾母治家,最为勤俭,连剃头都是她一人包办。这把剃头刀是传家宝。”这把剃头刀是奶奶传下来的。奶奶老了,传给了妈妈,但妈妈刚学,常把人头皮刮得很疼,陶行知一听要剃头,就吓得躲起来,还吵着要街上的剃头师傅剃。妈叹着气说:“咱们家穷,省下剃头钱好买油给你们烧菜吃啊!”陶行知从此不再吵,他顺从地让妈给自己剃头,硬是咬着牙不哭出来。妈只会剃光头,后来大家都叫他“小和尚”。陶行知的父亲和自己四个儿子的头,一直是他妈妈剃的。这把…  相似文献   

17.
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有效途径.首先要有一颗“爱”心.给学生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赏识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微笑着面对学生。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仅在用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育人.用严于律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教化学生.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表者,表率也。为人师表的先生,应该是学生乃至社会的表率、楷模。教师的任务,按传统的说法,是“传道、授业、解惑”六个字,用今天的话来说,则是传播真理,讲授科学并回答学生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种种疑问,也可以用“教书育人”来概括。因此,要当好教师,自然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还要有师德,有“为人师表”的修养。为人师表,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有一位老教授,上课40年,从来没有迟到过一分钟、旷过一节课,他上课的班,教学秩序自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素质教育不断进行,新课标也指出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书先育人”的教育理论,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学会自己动手”。文章中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对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性,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徐利治教授是一位著名数学家,他认为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对其成才十分重要.特别提到理工科大学生要加强中文学习,做人做学问都需要有较深厚的人文修养.他把文学的育人作用归纳为两个特点,即“形象生动”,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和“寓教于乐”,易于被人接受.徐教授对高校加强中文课教学提出了注重培养写作能力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