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中高职衔接是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需要。理顺中职与高职的衔接,较好地实现二者间的融通,需要把握好几个共性的问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结合重庆实际,文章认为衔接重庆中高职教育,要树立重庆中高职衔接的新理念,包括树立大重庆职教意识、树立均衡发展意识、树立大中心区域意识。  相似文献   

2.
中高职衔接是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针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专业不对接、培养目标不匹配、课程体系不贯通等现实问题,提出了中高职衔接的策略:成立职教联盟,构建层级式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建设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面对当前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行业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抓好中高职衔接,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社会竞争力成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职业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的领先做法,结合所在学校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探索,提出采用中高职“两融合一转变”模式来实现会计专业的提升和发展,其最终目标是打破目前各种层次、各种类型教育之间的屏障,构建以终身教育为特色、互相贯通、有机衔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宗旨之一,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以江苏商贸职教集团尝试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试点实施中高职衔接,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例,就职教集团开展中高职衔接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高职层次衔接即连续性,中高职衔接的实质是课程衔接。构建职教学科体系的基础、实现中高职一体化的现实诉求和体现职教课程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逻辑起点。中高职课程衔接有四个主要条件: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及政策保障;中高职一体化理念及实践的不断推进;中高职课程目标一致性和内容递进性;以企业为载体的中高职沟通平台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基于职教集团办学框架分析当前"3+2"模式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职教集团办学框架下,以项目管理运行方式推进"3+2"模式中高职衔接的实施路径,为建设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蒋乃平在《职教通讯》2001年第4期撰文说,中、高职教的成功衔接,既能拉动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又能促进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更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针对目前中、高职业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指出了今后应在以下四个“接口”上加大改革力度。一、管理体制的衔接;二、教学制度的衔接;三、教育观念的衔接;四、课程体系的衔接。中高职衔接的四个“接口”  相似文献   

8.
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区域性职教集团的组建是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最佳途径,本文对区域性职教集团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
中高职发展踏上“和谐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高职发展踏上"和谐号"之一 职教现状呼吁中高职协调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创新的方向是:建设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明确该体系的内涵、把握和遵循该体系的理论依据,是有效构建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科学体系的深度解读和研判,以上述学说为建构中高职衔接体系的学术依据与支持基石,应用其科学理论为指导,围绕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内在衔接性、内外交融性四个方面来探索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11.
工业革命期间,在英美等主要工业化国家中,蒸汽动力在产业领域中的应用是有限、缓慢的,而常规能源动力却得到了持续增长的应用,包括肌肉动力与水动力,在工业化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蒸汽动力直到工业化社会成熟之后,才得到大范围与大规模的应用。现存研究也早已意识到蒸汽动力使用的局限,本文则试图通过对比的方式,更加清晰地指明这种局限,并揭示动力革命不是工业革命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试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济贫法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的济贫法作为官方救助贫困的主要措施,自1601年颁布,到1948年废除,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道路。其间,法律经过多次调整,努力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英国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一个特定时期,这个时期济贫法的调整和变动尤其引人注目。它揭示出在工业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两者不可偏废。但是在实际当中,除了特定的历史情景,前者更容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制的俄国逐渐突破严密的封建桎梏,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在这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为俄国工业革命提供了一定的资本和条件,使农奴制的彻底废除成为必然,并促使了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移。同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性和不充分性又决定了俄国必然是工业化行列中的弱者。  相似文献   

14.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厂制度的确立,现代工厂的管理制度也逐渐形成。工厂主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且通过罚款、解雇和体罚等强制措施迫使工人服从,从而保证了工厂的纪律。他们还运用复式簿记的方式实现了对生产成本和企业利润的核算;通过对产品质量的把关,确立了对生产过程的监督;通过制定恰当的销售方案,促进了市场的开发,这些都直接促使了工厂管理制度的建立。但是,由于工业革命时期工厂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尚未分离,真正的管理阶层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那时的工厂管理还处于工厂管理的初级阶段,即家长式或父权制的管理,也就是企业家直接管理工厂,而且也只是初步实现了对工人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及产品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从抗战时期起周谷城就关心国家的现代化问题。他强调“产业革命”是现代化中的核心问题。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走了一条极其艰辛的道路。社会组织的健全、人才的培养、思想文化的变革是实现现代化所必需之要素。提高国家素质,积极筹措资本,也是实现现代化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英国对外贸易在生产、原料、资本等方面推动了英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工业革命与英国对外贸易同步发展,说明工业革命与对外贸易互动促进;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英国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从前工业化时期干涉贸易自由的立场上向自由贸易政策迈进,从根本上推动了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间接地推动了工业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进入一个合作的时代,将改变制造商品的方式和就业格局.结合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指出我国职业教育逐步构建出分散式合作教学模式,通过扁平式学习和菜单式修读方式,培养学生多学科、跨领域的视角,以适应新时代的就业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城市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的诞生也就意味着城市史的诞生,城市史研究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不仅研究城市的起源、嬗变,研究城市本身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城市与人、自然之间的关系,研究城市设施、居民生活与礼俗的变迁,而且还要研究那些有关城市的理论。文章从社会进程、理论渊源、学科发展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城市史学产生的内在逻辑;从有关城市史期刊、城市史研究组织、城市史研究主题、城市史理论与方法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城市史学的蓬勃发展。具有显著跨学科性质的城市史学综合了各门学科的优势,吸收不同的观念与方法,以独特的视角研究城市的历史、现状并审视未来。处于急剧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伴随这一进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这一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有着人类关怀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国近代农业革命是英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重要内容,英国历史学家非常重视对农业革命的研究。国内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尤应关注如下几个问题1.英国农业革命的含义与标准;2.英国农业革命发生的时间;3.英国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4.英国农业革命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从英国工业革命前期农业革命入手,分析农业革命主要从三个方面为工业革命创造前提条件,从而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渐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