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择原理     
刘玮 《中学科技》2009,(10):12-13
为什么会有人?智慧的人! 宇宙的另一个角落里还有仰问苍天的生命吗? 还有别的宇宙吗? 那些成简单比例的大数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诗性智慧是"最深层的个人的活生生的经验",诗性智慧的课程论述已经成为对抗理性主义课程论的有力武器.人类社会的起源是"诗性的",诗性智慧包括感性、情绪、想象、热情、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这与儿童的天性相契合,应该成为儿童学习的主要课程.诗性智慧的课程论述强调利用儿童的这些特质,发挥故事的教育价值,创设体验学习的机会,大力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最终实现儿童的精神解放.诗性智慧的课程论述将为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3.
古今中外的一切玄论,其奥秘就是在互补中求衡。三旋构想由自在世界,转向现象世界必然由结构信息转向交换信息。  相似文献   

4.
维柯在其代表作《新科学》中提出了“诗性智慧”。简单的说,这是一种以直观的方式观照生命的创造性思维方式。诗性与思性融合,艺术与哲学合一。这个理论不仅影响着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也将启迪人们向诗而思的生活,探求宇宙人生的意义与皈依。  相似文献   

5.
杨晓 《教育研究》2016,(4):97-104
教学的诗性智慧强调教学是一种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生活状态,强调教学是一种艺术,强调教学是一种认知思维形式。探寻教学的诗性智慧的实质在于重新协调认知与情感、理性与经验、具体与抽象、身体与精神等关系。成就教学的诗性智慧须实现教学发生起点的意欲性、教学认识始源的身体性、教学过程实践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史蒂芬·霍金是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他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提出了黑洞原理。他患肌肉萎缩症,被禁锢在轮椅上已达四十余年。他身体不能动,口齿不清,只能靠惟一能活动的一个手指操作电脑,驱动轮椅。他那天才的头  相似文献   

7.
夏怡 《文教资料》2012,(33):77-79
《米》是苏童“新历史主义”系列小说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特定时代背景下主人公五龙由流浪者到地方一霸的堕落生命历程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种种形态,本文试图通过文本分析以探究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中学科技》2008,(9):8-9
依靠大爆炸时的残余力量,宇宙差不多已经膨胀了140亿年,直到今天,宇宙膨胀依然在继续,我们不禁要问:它是否会一直这么膨胀下去?如果宇宙一直膨胀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或者它是否终有一天会停止膨胀?宇宙的命运会是什么样子?宇宙将走向何处?  相似文献   

9.
客家山歌的歌唱者没有经过什么专业训练,而且歌唱随兴,即事感怀,即时感悟,往往一曲多词,词随情迁,反复吟唱。客家山歌是含蓄智慧而充满诗意的,常常有一种朦胧美和留白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维柯的诗性智慧的理论张扬了西方文化中的诗性传统。本文阐释了诗性智慧的涵义,分析了诗性智慧的运用和特征,并利用诗性智慧理论解释了今人想象不及古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论诗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意义角度,研究诗歌成为审美本的核心-诗性意义。诗性意义是审美创造的产物,是诗人审美意识的物化状态。它与语言的其余意义间有着互为前提、互为背景的关系。和其它意义相比,其主要特点为中介性、空框性、形式性,在诗本中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情感形态、意味形态、感悟形态。抓住诗性意义这个关键,有助于从内容上把握语言艺术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2.
王新民在写诗的同时,注意自身的诗歌理论建设,他提出的“风骨”和“灵魂”是他诗歌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他的诗论中,“风骨”和“灵魂”不仅涉及到诗及诗人的内在修养,不仅涉及到诗的社会价值取向,而且也涉及到诗的语言等形式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朦胧诗作为诗坛上曾出现的具有一定影响的诗歌样武,它的美学追求具有三方面特点:陌生化、个人化和民间化,探求朦胧诗的艺术旨趣和文学追求,是为了回顾和肯定它对我国现代诗歌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王夫之注重诗人的艺术灵性,讲求实际审验,反对成法,并不意味着他对艺术构思的忽视,恰恰相反,他对艺术创作的匠心独运特别重视,提出了以意为主、运势其中的艺术思维方法,并运用于唐诗评论,在清初唐诗学中有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先秦诗歌创作年代研究领域 ,《诗经》创作年代被一再后延。实际上 ,先秦诗歌在创作成型之后往往有数百年的口传时期 ,其间形式稳定 ,增益也不多 ;它的整理成文则通常较晚。欲探明先秦诗歌创作年代真相 ,须形成完备而有系统的方法论 ,即综合地运用“内证法”和“体证法”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田雯诗简论     
德州诗人田雯诗作题材广泛,能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辉,但又不乏浪漫主义之作.田雯诗具有多彩的风格:有的气势雄伟,有的朴实无华,有的绮丽典雅.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词鉴赏能力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语文能力,近年来高考都很青睐她。高考古诗词测试的重点,是借试题来考测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感悟能力。所以,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领悟能力,已成为众多教师寻求语文突破的一个切入点。具体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强化:①感受诗人的情感美;②捕捉作品的哲理美;③领悟诗词的技巧美。  相似文献   

18.
“朦胧诗”是“传统诗学精神的复苏”而非“新美学原则的崛起”。“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是超越“朦胧诗”的不同途径并真正萌生了“新的审美原则”。这两种写作倾向不仅在理论上显出了创新意义,也为具体的诗歌写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和可能。遗憾的是,“知识分子写作”在作“形而上”的攀升中,诗意关注和价值立场越来越空疏,语言越来越神秘化;在“关注当下”时,“民间写作”反而被“当下”淹没进而消弭了精神向度和价值立场,语言也越来越嬉戏化。辨析两种写作倾向所昭示的新路和陷阱,有助于把握未来诗歌写作的路途。  相似文献   

19.
朱熹首倡并躬行的“以《诗》言《诗》”说是对《诗序》”以史证《诗》”以及后儒“以《序》解《诗》”的否定与批判,同时又体现了对《诗经》文学本质与诗歌创作规律的深刻认识。贯彻“以《诗》言《诗》”的原则,实现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变革,是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需求赋予宋代学者的重大使命;而文学名家与经学大师的一身兼任,历代文学与历代经学的双轨集成,是朱熹实现《诗经》学变革的主体条件怀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新诗革命是世界现代诗歌运动的一部分,深受西方现代诗歌运动的影响.由于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在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激进时代,西方现代诗歌运动中的自由诗革命得到了中国新诗人的极端重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法等国的诗的自由化、散文化的诗体解放倾向被中国新诗人故意夸大,助长了新诗诗人对古代汉诗诗体的极端否定,使新诗革命由本应是纯粹的文体革命变味为政治性的文体革命,其破坏性不仅超出了汉语诗歌当时的承受能力,而且影响了新诗初期及以后百年的诗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