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米力一、从学生的注意特点出发,运用趣味教学,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上课前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注意特点,采用饶有趣味的课堂导语,因势利导,使学生对所讲的问题产生兴趣,从而促进注意力的集中。二、善于设疑,调动学生思维的...  相似文献   

2.
一、课堂上精心设疑诱导学生思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自觉地启动思维的闸门。”设疑诱思,其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发学生的思优良传统的自觉继承与发展是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一个必要条件。F南京大学郑毓信凡师睿语维。设疑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新课一开始的设疑,要像磁铁吸引铁一样,能牢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导到新课的情景中,自觉地思维。新课的另一种设疑方法是在前一节课结束之际,针对新课中的内容,提问设疑,让学生有一种“且听下回分解”的心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造成悬念,把课堂上的思…  相似文献   

3.
学生课堂情绪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上课伊始,教师进入教室,宣布上课开始,学生的情绪由混乱到镇静,这属于第一阶段。转而进入正式上课阶段。这一阶段是课堂教学中的最佳阶段。学生的情绪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这种情绪持续时间比较长,约20分钟,为第二阶段。学生情绪到达高潮后,会渐渐感到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课堂情绪呈低落态势。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主动学习频度降低,想做些其他的事。这是第三阶段。所以教师讲解一般不要超过20分钟。第四阶段为课堂教学的最后五分钟。这时学生的情绪处于低谷。基本上逐渐由学习状态转变到准备休息了。这一阶段属低潮阶段。综上所述,学生的课堂情绪是呈起伏型的,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情绪缓冲阶段,情绪最佳阶段,情绪下降阶段,情绪低潮阶段。  相似文献   

4.
一、设疑的时机要巧.有人把注意力比喻成获得知识的窗户,这个比喻很恰当.如果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就相当于知识的窗户没有打开,知识是进不来的、我们在自然课教学中总是注意抓住时机设疑,不断地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具体做法是:上课开始就设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新课上来.例如,我们在教学《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这一课时,讲新课前就请同学们说出今天早上和现在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汽车声、说话声、铃声、哨声、水声………教师接着设疑;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个问题一提出,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这时学生开始独立思考,继而小声议论,后来竞变成了激烈的争论.达到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培养小学生注意力,是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几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把握最佳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在上课后五分钟到二十分钟。上课的前五分钟学生的注意力还停留在课下的事情上,而铃响后五分钟到二十分钟是学生注意  相似文献   

6.
“注意”或称“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指出:“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不断地变化转移的,要“集中”并“保持”其注意力,就有必要研究“注意”与“节奏”的关系。不同的阶段“注意”有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一节课45分钟,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状。最初1—2分钟注意不稳定,学生心理处于上节课或课间活动兴奋的影响之中。  相似文献   

7.
刘国继 《宁夏教育》2004,(7):99-100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自觉地启动患维的闸门。”设疑诱思,其实质就是充分刊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发学生的思维。设疑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新课一开始的设疑,要像磁铁吸引铁一样,能牢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导到新课的情景中,自觉地思维。新课的另一种设疑方法是在前一节课结束之际,针对新课中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注意力的调控,使学生学习心理最大限度地指向、集中于课堂45分钟。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有助于调控学生的注意力。1端庄的仪表。教师端庄的仪表不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注意力从一上课就能及时回到教师讲课当中来,而不致把过多的无意注意集中到教师的外表特征上。如果教师上课穿着、打扮时髦,学生注意力在短时间内很难集中到授课内容上去,就会影响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在仪表上应多加注意,尽量大众化。2优美的教态。如果一个教师教态单调呆板、生硬,则会使学生疲劳,从而失去听课的兴…  相似文献   

9.
一、设疑 激趣 1.设疑导入。上课了,教师跨进教室直接宣布上课,有意省略“师生问好”这一课堂程序,引发学生的疑问。教师却”平淡”地表示:同学们,我们以往每天上课前都要“师生问好”,如此周而复始,太繁琐了,从今以后就省略了吧。  相似文献   

10.
一、把握设疑时机,发挥设疑功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时机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把握设疑时机是发挥设疑功效的关键。1.在导入处设疑在新课导入时进行巧妙的设疑,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活思维。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导入设疑:同学们,我们所看到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有讲究教法 ,注重启发、诱导思维 ,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思考问题、探索真理的情境之中。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诱导”呢 ?一、设疑布障引趣 ,激发学生思考“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有趣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才能使学生去主动探究知识。故课堂教学中 ,通  相似文献   

12.
张英会 《考试周刊》2009,(24):130-130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只能让课堂枯燥乏味,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变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有效注意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做小动作或小声说话等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13.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创设问题情境即设疑。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说“设疑”     
为了使课上得具体生动、妙趣横生,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常采用“设疑”。所谓“设疑”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人为地设置“疑点”。“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回答。而是设法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  相似文献   

15.
新课伊始,开讲这几句该怎么说。有些语文教师不重视这一环节,一上课随便说上几句套话,便循着讨论分段,归纳段意、中心,分析写作特点这千篇一律的程式进行教学,毫无新鲜感,学生一上课就恹恹欲睡。可见,如何设计好课堂导语和“入射角”,从而抓好开讲这一环是十分重要的。好的课堂开讲,应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集中到新课上来,以充分引  相似文献   

16.
设疑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如果运用得当,对于后迪学生思维,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能力都很有好处;反之,若运用不当,则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设疑导思”的艺术。 1.设疑要有明确的自的性。教师设疑不是盲目的无的放矢,而应紧紧围绕教材,从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一、置疑激趣,导入新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自疑问开始。所以,教师应当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将疑问设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让学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紧张而愉快的探究新知的学习活动之中。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一上课便可提问:小明同学今年12周岁,可他只过了三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立刻把学生带入一个悬、奇、趣的情境之中,集中了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为课堂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二、设疑促思,探究新知。这是激趣导入的延续和发展,是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18.
“设疑诱导”已成为小学教学课堂数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一、小学数学课堂上设疑的基本程度1.激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  相似文献   

19.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中学生的注意力一般保持在15—20分钟,而一堂课是4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0.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观察和实验的材料说明:五到七岁的学生能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稳定时间是10 ~ 15分钟;七到十岁的学生是20分钟左右.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过程中,一堂课要上40分钟,学生就会感到疲倦,注意力就不集中,注意不集中,教学效果也就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