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学教学,特别是职校数学教学,在实践中有很多困难,如生源差、学生不重视、教师不得法等等。教师应明确教师情感与职校课堂教学的关系,在教学中注入"爱心"、"耐心"、"细心",以提高职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胡齐国 《职教论坛》2001,(11):51-52
政治课教学是职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守纪律、合格的中初级应用型人才的基石,但目前部分职校领导、教师忽视政治课在学生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降低了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使职校学生违纪违法率提高,毕业生素质下降.本文拟提出职校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供职校领导及政治课教师参考,以期引起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马新海 《考试周刊》2010,(52):246-247
职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存在频繁离职的问题,暴露出"高实习率"表象下隐藏着"低稳定率"的事实,这些问题的部分原因与职校就业创业教育不到位有关。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的班主任实践,结合带学生顶岗实习的经历,谈谈职校就业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4.
欧福山 《广西教育》2009,(15):54-55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农村中职校的"问题学生"较多,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和班级管理带来相当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中职校更要迎难而上,采取有力措施,运用有效办法,把较难管理的"问题学生"培养成有一技之长、掌握专业技能的合格中职毕业生。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农村中职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学校应采取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下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建议学校将"阅读疗法"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开展通过读书解除心理困惑、预防心理疾病的"阅读疗法"研究,探索独具特色的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冬 《考试周刊》2011,(80):203-204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校要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就必须培养出现代型专业技术人员,使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然而"基础决定高度",扎实的基础知识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这就要求高职校在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万万不可忽略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必须加强学生及其教师对其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7.
翁基芹 《学子》2013,(8):59-59
文言文蕴含的人文基因,不会自动植入学生心田,融入学生血液。我们必须改革文言文教学方式方法,不能陷入令人生厌的枯燥串讲"泥潭",也不能误入让人抗拒的硬邦邦说教"歧途",而要关注学生心理,讲究一定的策略。一、注重整体把握职校文言文教学长期存在一种误区,把文言文等同文言,追求"字字落实",死抠字句,见"言"不见"文",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完全感受不到文言文的魅力。职校学生升学压力  相似文献   

8.
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解决职校计算机教学实际问题的需要。为此,本人提出了在职校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题,希望能够在课堂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常规教学方法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去,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丽 《林区教学》2011,(7):60-61
遵循在职校的教学环节中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的指导思想,为培养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实用型人才,探索行为导向法的实施模式,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在实践当中掌握必备的技能,并且能在课堂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快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孙丽娟 《考试周刊》2011,(4):142-142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观察、调查和实践,拟从职校学生的现状出发,阐述职校"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并运用心理学、外语习得的理论,同时结合教材及学生实际,探讨如何激励学困生,转变他们的英语学习观念,帮助他们从学困生转变成为学优生。  相似文献   

11.
余翊农 《考试周刊》2013,(13):170+180-170,180
职校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本文从职校的审美教育的现状入手。探讨审美教育在职校教育中的积极意义,以及如何提高职校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校德育活动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完善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其成为有一定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人。新时期职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树立新型的德育观——以"生"为本,以增强职校德育的实效性。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当前的职校德育工作者有必要做到如下几点:实行主体性德育,平等地关注学生,宽容并理解学生,尊重并相信学生。  相似文献   

13.
从学生自学方面着手,分析职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探讨改造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职校学生自学,早日成为合格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乔洪波 《考试周刊》2011,(24):213-214
管理好职校新生有利于从源头改善职校的风气。职校班主任应领悟"破窗效应"的核心含义,注重对职校新生"破窗"行为的防范与修复,既要避免"第一扇破窗",又要及时修复"第一扇破窗",还要鼓励和强化"补窗"行为,这对职校新生班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贾仕林 《教育导刊》2010,(11):78-80
本文着重从当代职校"网络新生代"心理发展的认知性特征、情感性特征、道德性特征、个性化特征、精神化特征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讨,并提出营造职校"网络新生代"心理发展的环境观、树立职校"网络新生代"心理发展的主体观、健全职校"网络新生代"心理发展的人格观、开展职校"网络新生代"心理发展的活动观、树立职校"网络新生代"心理发展的科学观等心理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曹萍 《教师》2013,(5):15-16
基于在职业学校(以下简称"职校")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进行了如下实践: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灵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语文能力训练,多方面、多角度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为职校学生将来能更好地走上社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胡遵义 《现代语文》2010,(10):101-102
学生从中学跨入高职校都会发现学习环境、学习模式与中学都有很大不同,最大的特点是教师管得少了,自己能够自主安排的学习时间相对多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注意高职校教学中"学"的各环节,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职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摇篮,也是青年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职校的德育直接关系到广大职校生健康成长,关系到他们将来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多作有益贡献。 然而,随着近几年高中热的升温,社会对职校教育和职校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有人甚至认为职校生是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筛选下来的“垃圾学生”、“三等公民”。受各种因素影响的职校生心灵上也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存在消极的认识,往往抱着自暴自弃的态度来职校充当“混混族”。笔者认为,要加强职校德育工作,纠正来自环境和自身的思想偏见,全面提高职校生整体素质,必须认真研究和克服各种消极心理定势的干扰。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职校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创造潜能和表达展现的个性,个性化表达与展现是有创见的技能人才的"最佳生长点"。注重学生个性化表达与展现,培养有创见的技能人才,职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质量观和教育价值观,注意激发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创设有利于学生敢想、敢干、敢试、能创和展示的环境与条件。  相似文献   

20.
对中职校"后进生"的教育,要有"四心,即有信心、耐心、真心和爱心"。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唤醒与培养"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自制力,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新"后进生"的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