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世凯是20世纪初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肖像曾随着"袁大头"进入中国的千家万户.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总统,袁世凯是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敏  高群 《兰台世界》2012,(28):93-94
袁世凯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每一部中国近代史都不可能不提到他.他是北洋军阀的首脑,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退位,并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1915年12月悍然称帝,建立中华帝国,在护国运动的压力下取消皇帝尊号,不久后去世.他的名字成了反动政治的代名词.虽然他的皇帝梦只作了83天,从现存的档案中可以窥视袁世凯从准备称帝到死后葬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端纳最早披露21条密约提起英籍澳大利亚人端纳,不少中国人都知道他曾先后提任过岑春煊、孙中山、张作霖、张学良等人的顾问,担任蒋介石的顾问时间尤长,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曾发挥过一定作用,是一个被人们称之为“中国通”、“中国第一顾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端纳早年曾经当过新闻记者,窃国大盗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二十一条密约”就是他最早披露报端的.  相似文献   

4.
《出版经济》2006,(9):25
1916年6月6日,窃国大盗袁世凯在举国上下的声讨中魂归西天. 关于袁世凯的猝死,有人说他是病死的,有的说他是被气死的,从而衍生出种种猜测.  相似文献   

5.
僧格林沁,是我国近代史上是非功过颇多的一员武将。他和中国历史上诸多显赫的人物一样有他的双重性,既有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维护同家独立和尊严的历史功绩,也有纵横五省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的罪行。历史留给了人们去思考探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后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堪称这一历史时期的缩影。清末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军事上屡遭败绩,被列强瓜分殆尽,内外交困.穷途末路的封建王朝即将寿终正寝。而袁世凯却如鱼似水,左右逢源,开始发迹并迅速崛起,用维新志士的鲜血染红了项戴,又翻云覆雨,纵横捭阖,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进而变本加厉,倒行逆施,复辟称帝。他机关算尽,却遭致众叛亲离,在举国反抗的浪潮中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重要历史人物研究始终是学术界重视的课题。然而,作为明清之际重要的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却一直没有一部较为系统详细的传记;世道沧桑,时移势变,对他的评价竟出现了许多截然不同的观点,诸如“流寇”、“贼首”、“杀人魔王”、“英雄”、“领袖”等各色名号都先后加到他的身上,从而衍生出各种既陈旧又新鲜的争议,令人捉襟见肘,把握不定。  相似文献   

8.
康熙拒绝补药 康熙皇帝活了六十九岁,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位长寿的皇帝了.与历史上那些希冀长生不老,而进食补药的皇帝不同的是,康熙皇帝从不迷信什么补药,五十七岁那年,有人看到他的胡须斑白,便进呈乌须的补药请他服用.康熙笑了笑,拒绝了.说自古以来有几个白胡子的皇帝,我如果胡须全白,岂不是万世美谈.他不仅自己从不服用补药,而且对那些希望靠吃补药治病或健身的人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他在许多人眼里是个离生活遥远的脸谱式人物。他担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在中南海官邸深居简出,其生活细节鲜为人知。 刻板的饮食习惯 袁世凯有着刻板而保守的起居饮食习惯,一年四季都是一套固定规矩。据他的三女儿回忆,在担任总统期间,袁世凯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洗漱,6点半吃早饭。  相似文献   

10.
景东升 《历史档案》2004,(3):136-136,F003
学术界关于袁世凯的研究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可谓炙手可热,连篇累牍的学术著作和论文相继出版或发表,大多在肯定和否定之间对袁世凯作出选择。近年来,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平愍历史人物时的“神圣化”与“妖魔化”偏见逐渐发生变化,以探寻历  相似文献   

11.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他死后葬在哪里也有争议,留给后人的争议真是太多了,曾引起不少的怀疑。袁世凯死后,按常理应当尸骨运回项城老家安葬,符合汉族人落叶归根的习惯,可项城老家没有他的坟墓,让人们百思不解了。而地处河南之北,与河北交界的安阳,却有袁世凯的坟墓,真让人们奇怪了:项城与安阳相隔一千多里,安阳是埋袁世凯的真坟吗?应当说,人们怀疑是有一定道理。何况,古代名人假坟之多,不得不引起人们怀疑。袁世凯当过清朝政府的总理大臣,又任过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还当过83天的短命皇帝,这些是人们推测坟墓该隐秘,或者应埋在项城的依据。持袁世凯的真坟不在安阳  相似文献   

12.
马颖 《档案天地》2006,(1):24-25
北戴河海滨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央政府确定的准允中外杂居的避暑圣地,从1893年到1948年的50余年里,各国人士纷至沓来,在这里建起了700余栋形态各异的别墅,许多名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相似文献   

13.
周永年藏书理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年是18世纪中国藏书事业的先驱人物。论文通过对“儒藏说”和“借书园”的研究,剖析了他的藏书理想.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4.
来新夏 《历史档案》2005,(2):136-136,F003
莫理循出生于澳大利亚,在清末民初曾以英国《泰晤士报》驻京记者和北洋政府政治顾问的身份,居留中国达20余年。他亲身考察和参与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很值得注意的一个人物。但是以往人们对他的了解并不很够,评论也并不很好,认为他是一个在中国从事刺探中国政界消息的外国记者,甚至于更有人把他归入“帝国主义分子”一类中去。我对莫理循的了解并不很多,  相似文献   

15.
袁世凯(1859-1916年),字慰庭.别号容庵,自号洹上渔人,因祖籍系河南项城人,又有袁项城之称.国人谈及这位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历史性人物,总是想到他出卖维新变法运动,屠杀义和团;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镇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和革命武装;破坏民主共和制度,推行封建专制独裁统治;接受"二十一条",最后粉墨登场,演出复辟帝制丑剧的历史罪行.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中央和省市的主要新闻媒体、重点新闻网站共同推出《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活动每天一篇,介绍一个新中国历史上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先烈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让了解新中国历史的人重温历史,让不了解新中国历史的人学习、认识历史。  相似文献   

17.
个人说史     
回归历史真实,对历史人物进行充分的关注,打破概念和脸谱化的认识,在对历史阐释中注重对现代的关怀,以通俗的语言、严谨的态度来传递历史,这是个人说史者的共同特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虞洽卿,1867年生于浙江镇海龙山(现属慈溪市龙山镇),1945年卒于重庆。他是近代中国航业界巨子,在上海滩上与杜月笙、黄金荣等人齐名。他又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在早期研究中,他被定义为买办资产阶级、买办资本家;丁日初、杜恂诚在80年代发表章,认为他应是民族资本家。国外有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的资本家、民国时期重要的经济人物、新型的国际绅士等。不管其阶级属性如何,他为抗日救亡所作出的贡献不应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19.
1915年,在民国初年的中国历史上,又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要求北洋政府总统袁世凯称帝的舆论甚嚣尘上,先有"筹安会"公开鼓吹帝制,后有"全国请愿联合会"炮制虚假民意,甚至还出现了妓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等,复辟帝制的闹剧愈演愈烈.这场闹剧的主角袁世凯对内加紧实行独裁统治,对外签订"二十一条"出卖国家主权.中华大地上刚刚萌芽的共和体制眼看就要被这股历史的逆流所冲垮.  相似文献   

20.
马涛 《档案天地》2011,(5):24-27
卫立煌,与中国历史上三位重要人物一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都有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与毛泽东是朋友,做过八路军的"上司",曾是被中共通缉的"战犯",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朱德总司令评价他说"在抗日战争中立了大功的民族英雄",毛泽东评价他说"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