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晚清守旧官僚群体的演化经历了"反洋务"、"反维新"、"灭洋排外"三个阶段,"反洋务"阶段的主要代表是倭仁及李鸿藻等人,他们主要反对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反对经济变革;"反维新"阶段以刚毅、徐桐等为代表,他们坚决反对维新派变革"祖宗之法";"灭洋排外"阶段则以载漪、刚毅、徐桐等为代表,他们在自身统治受到内外威胁的情况下,仍痴迷"天朝上国"观念,妄图与洋人最后一博,把其赶出中国.晚清守旧官僚群体的代表成员有因有革,其守旧思想则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同时其群体表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结构特征和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曾国藩等洋务派清楚意识到"和戎"外交政策对中国带来一定的损害,并会遭到时人的非议。但为了维持统治和实现自强,就必须采取"和戎"以保定"和局"。虽然他们的外交政策遭到顽固派极大谴责,但他们并不认为中国进一步衰败的罪责该由他们以及他们的外交政策承担。相反,他们认为那些拒绝并反对学习西技以自强的顽固派才是真正的祸国者。  相似文献   

3.
外国长期侵略中国,在清政府官员中,反对外国侵略的大有人在。反侵略,本来是正义的,正确的,但真理再跨前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反侵略进而拆教堂,杀洋人,进攻使馆,就成了盲目排外。王文韶不赞成盲目排外,也不激烈抗争,不但未受处分,反而一升再升,直升至大学士。史实证明,他比徐桐、赵舒翘等高明、正确。  相似文献   

4.
2006年9月,在首届"我与祖国共奋进—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中,毕业于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现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的全芳芳和浙江省另外三位学子一起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许多师生这才知道,那个见人总是笑眯眯的宁波女生全芳芳,有着坎坷而又自强的人生经历:父母离异、母亲远嫁、父亲因病去世,在一个又一个打击下,她靠贷款和打工完成了3年的大学学业,其间没有向学校提出任何减免学杂费的要求,还婉拒了昔日老师的资助……  相似文献   

5.
体仁阁大学士徐桐是晚清著名的理学家,而且以守旧著称。在维新变法中,他声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还曾斥责光绪帝的变法诏书为"多行不义必自毙";在义和团运动中,他极力称颂义和团,盲目排外,最终以身殉道。徐桐的守旧主要是受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6.
资讯看板     
《新高考》2011,(11):60-60
清华大学公布自主招生选拔"新百年计划"中国新闻网:10月18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12年自主招生新政"新百年计划",其中包括"自强计划"、"拔尖计划"和"领军计划"三部分。"自强计划"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7.
李鸿章的"自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都一直致力于"自强"思想的实践.李鸿章"自强"思想的内涵包括军事自强、经济自强、文化自强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全面、客观的评价李鸿章的"自强"思想及其实践,既要充分的肯定其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消极作用和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正共筑中国梦,江西少年强经各地层层推选,"三友"自强少年已产生120名候选人,请大家登陆活动官网,了解候选人事迹,为你心中的"三友"自强少年投上宝贵的一票。活动官网:www.forsee.com.cn携手自强基金,共助少年圆梦。XIESHOU ZIQIANG JIJIN GONGZHU SHAONIAN YUANMENG Dream——"三友"希望工程自强少年基金正式设立为了给更多爱心人士提供渠道,与我们携手共助自强少年圆梦,江西省教育厅江西教育期刊社与江西省青少年基金会共同设立了"三友"希望工程自强少年基金,由江西教育期刊社发起,并首捐60万元,用于资助全省推选出来的身处逆境自强不息的典型——"三友"自强少年。我们强烈呼吁,全社会都来和我们一道,关心自强少年,关注自强少年推选活动。伸出援手,献出爱心。哪怕只是一元钱的捐助,带给孩子们的都将是直抵内心的温暖。  相似文献   

9.
李欣 《河南教育》2014,(11):71-71
<正>胡利朋,1989年2月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学生,先后被评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诚信自强之星"、河南省"诚信自强之星";获得2012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年度提名奖、2012年"感动中原"年度人物提名奖、2013年河南省"第三届省直十大道德模范"等,被媒体、网友和同学们亲切称为"坚强哥""创业哥""新青年"。胡利朋出生在农村家庭,先后失去父母的关爱,爷爷去世后,只有盲眼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中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励志成长、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展示我省青少年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江西省第二届"三友"自强少年推选与资助活动于2015年9月正式启动。"三友"自强少年推选与资助活动是一项公益活动,旨在对全省推选出的60名身处逆境却自强不息的"三友"自强少年(每年推选小学生30名、初中生20名、高中生10名)进行表彰和奖励,引导青少年向"三友"自强少年致敬与学习。  相似文献   

11.
《绩溪南关悖叙堂宗谱》是许、余二姓的合谱,成书于光绪十五年(1889),收录的文献极为丰富,在谱牒理论、成同兵燹、宗族规章、里居民俗等方面的记载尤重,具有较高的史学、谱牒学和民俗学的研究价值;著录的文献类型突破传统体例的束缚,折射出徽州族谱体例与内容在晚清时期出现嬗变的迹象。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徐桐、刚毅、许景澄等人在义和团时期的主要主张和作为,介绍了相关人物及观点,客观再现了当时的帝后之争,分析了帝党和后党的主要权势力量及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3.
1908年11月14、15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死去,光绪帝英年早逝(年仅38岁),且素无绝症,又先孝钦一日崩,天下之事未有如此之巧,加之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久不相睦,故光绪帝死后当时就让诸臣工疑窦丛生,时至今日,关于其死因一直是个悬案,为诸多研究清史者所瞩目。笔者综合一些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光绪帝很有可能死于政治谋杀的结论,现与诸方家商讨。  相似文献   

14.
《光绪肃州新志》大约纂修于光绪五年至二十三年之间,仅以抄本存世,纂修者不详.该志保存了《乾隆重修肃州新志》之后清代很多史料,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嘉峪关市志办公室主持校注、中华书局出版的《肃州新志校注》校勘精审,注释详尽并多所发明,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相似文献   

15.
乾隆"钦定"了《四库全书》,"敕修"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还"御定"了《续文献通考》。《四库提要》和《续文献通考》正式判定明末出自井中的宋郑思肖《心史》为伪书。但这只是诬陷和谎言,却迄今还在蒙骗和贻误学术界。乾隆对郑思肖相当注意,有可能看过《心史》,且还写过关于郑氏的诗。《四库全书》中更是留下了《心史》为真的大量记述。  相似文献   

16.
光绪帝死因问题是学界百年公案,2008年科技检测证明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科技手段的介入推动了史学研究的进步,并得到广泛认同。随着学界认识的趋同,其研究重点迅速由"是否被害"转而为"凶手是谁"。而数十年来借助文献档案研究的主流观点是光绪帝死于疾病,这与科技检测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立。尽管学界也有文章利用文献档案等历史文字资料进行研究得出光绪死于谋杀的结论,只是这一结论未能占据主流,难以被广泛认同。文献档案资料的最大不足在于内涵的多歧性,这就要求史学工作者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去伪存真。文献档案与科技手段相结合昭示着史学的光明未来,史学研究方法多样化是未来史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光绪帝的突然死亡是近代史上一谜。从文献资料和当时情况作一推断,可知光绪是在慈禧的策划下,中毒身亡的。一方面,多年来有不少记载说明光绪确实死于非命,即是被谋害致死的,如《慈禧外纪》、《瀛台泣血记》、《我的前半生》等书均持此说;另一方面,从当时清宫内光绪死亡前后几天的活动可以判断出来些许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汉初皇权是一种“共天下”理念支配之下的有限皇权。这种相对皇权,到景时期已开始出现初步的变革。到景帝末年,随着军功集团退出汉初政治舞台,汉代政权出现了真空。武帝即位后,汉初三权并立的结构已逐渐松动,为武帝加强皇权提供了客观的条件。武帝皇权向政府权力的渗透,主要是通过中朝官制度以逐步分解相权。通过“加官”将原来属于中朝官的职称加在朝臣之上,使之得以参与机要,由此构成心腹近臣组成的“中朝”,以分割相权,这便是中朝官制度。  相似文献   

19.
袁表、马荧选编的《闽中十子诗》,收入了明初洪武永乐年间林鸿、高棅、陈亮、王恭、唐泰、郑定、王僻、王褒、周玄、黄玄等十人的诗歌,作为阁中诗派的先驱,十子创作的菁华梗概和“一时之风气”,借是编得以幸存。万历四年徐中行首刻以《闽中十子诗集》命名,欲览其全的汇集意图,其实仅是彰显其“风调尔雅”之一格;《四库全书》本《闽中十子诗》,虽云“此编采撷菁华”,但馆阁的删改走样,加上传本久妙,已现残缺之貌;光绪十二年郭柏苍刊本《闽中十才子诗》,虽以重刻命名,然郭氏以古稀之年更正舛伪之功、吉光片羽之叹,令人感佩。  相似文献   

20.
苏州光福圣恩寺是一座与明代皇家有着特殊关系且沐浴着明代皇家"圣恩"的寺院。明初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召见该寺寺僧,亲自书写条幅送之,并赐予丰厚的赏赐;同时,朱元璋还为该寺写下数首诗作。明正统八年(1443),该寺又得到皇上明英宗朱祁镇所赐的"天寿圣恩禅寺"的匾额。"土木堡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又于天顺三年(1459)再次赐该寺"圣恩禅寺"匾额。入清后,康熙帝多次南巡,在处理北边与沙俄战事及外交事务的同时,康熙于二十八年(1689)第二次南巡时,至苏州光福邓尉山,并驻跸圣恩寺,且为该寺"面赐御书‘松风水月’和帑金二百两",还为该寺写下了诗作。康熙此举,不乏与前朝有作为、有威望的开国皇帝对话以一较高低的心理,但更多的却是希望这座沐浴着前朝皇家"圣恩"光辉的寺庙,也抹上大清皇家的"圣恩"光芒,并希望能借之化解江南僧俗对满清的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