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托马斯.哈代的《还乡》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的比较研究,从原型研究的视角,并以主人公的命运悲剧为线索探索两部作品中所体现的命运观,从而论证索福克勒斯在《俄狄浦斯王》所揭示的悲剧命运观——性格决定命运——正是《还乡》中的命运观的原型。  相似文献   

2.
<正> 关注妇女命运,探求她们的解放道路。是我国现代作家普遍重视的一个创作主题。鲁迅是这一主题景初的开拓者.他的小说《明天》、《祝福》、《离婚》、《伤逝》等,从不同的侧面,深刻展开了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和“五四”时期知识女性的不幸命运,他以忧愤  相似文献   

3.
方方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一经刊出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题材本身的现实性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作者以冷静凝练的笔触讲述了不断与命运抗争,最终却归于失败的山里娃涂自强的故事,是继《风景》之后,作家方方所呈现的另一道关于命运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影片《蝴蝶梦》是希区柯克改编自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同名小说的作品.正如小说中对“宿命”诠释的那般,影片也意在表现出命运的唏嘘以及面对命运时人的弱小.但命运并不以实实在在的样貌嘲弄人间,它化身为“上帝之眼”操纵着世间百态.因此,对这个隐性角色的分析成为了影片分析的一大关键.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在《祝福》、《离婚》、《伤逝》中深刻剖析了祥林嫂、爱姑、子君等身世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女性共同的命运悲剧.这些女性或多或少都对封建礼教进行过反抗,但最终还是“回归”自身封建思想的“牢笼”;而封建势力的强大,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鲁迅先生在一个世纪之前所探寻的女性问题如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再读鲁迅作品对我们思考今天的女性问题仍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1981年9月20日,针对王若水的《辩证法的命运》一文,杨献珍在《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一期发表了《唯物论的命运》的文章,阐述了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论战的诸多方面的问题,答复了王若水在《辩证法的命运》一文所提出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命运交响曲     
有一次,贝多芬指着《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开头的四个音符说:“命运敲门的声音就是这样的。”快板生气蓬勃察垂季噩基弼摹螽u ∥L——,这部作品因此被人们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五年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1年11月16日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了要和命运坚决斗争的思想:“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r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的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例54最急板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呜曲…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命若琴弦》中两个盲人主人公的命运遭际,认为小说的文本意义在于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命运揭示了人类生存困境的永恒性,强调“注重过程”是消解生存困境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9.
命运     
昨天刚刚在一个诗歌论坛发表诗作《决斗命运——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命运>》,今天就接到《教师之友》编辑的电话约稿;写一篇回顾自己教育生涯的文章。思索片刻,作为题名的两个大字“命运”即跃然纸上。无须推进光驱,无须启动音频工具,《命运》中那“咚咚,咚——咚咚,咚——”的节拍就拍打起我的心门,引领我回溯那流淌了28个春秋的教育之河。  相似文献   

10.
张涓莅 《福建教育》2022,(17):61-63
<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统编《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的内容,也是第二单元中的核心内容。教材第二单元围绕世界政治多极化展开讨论,重心落在最后一框中国如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课标对学生学习这一框题的要求是“阐述合作共赢的理解,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石青嫂子》是艾芜的优秀短篇小说,发表在1947年9月的《文艺春秋》第五卷第三期上,1948年收入小说集《烟雾》,1953年编进《艾芜短篇小说集》。 小说的背景是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农村社会的现实。当时,“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毛泽东《两个中国之命运》)。苦难的中国人民多么希望享有和平民主,多么盼望从此能够安居  相似文献   

12.
旧志《列女传》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古代妇女的命运。文章着重考察乾隆《汀州府志.列女传》,以此来观照古代客家妇女的悲剧命运,剖析了造成女性整体悲剧命运的根源,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揭题 1.出示课文第一段话(配乐《命运》),师激情导入:伴着这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2.这段话就选自我们今天学习的《向命运挑战》一课(板书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当年“陕军东征”的代表人物之一程海以长篇爱情小说《热爱命运》蜚声文坛,被冠以“言情圣手”的美称。他继《热爱命运》之后推出了《苦难祈祷》。该书被中国青年出版社推荐参加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角逐,系陕西省的三部参评作品之一。新千年伊始,程海先生又推出了长篇新作《人格粉碎》,完成了他的“命运”三部曲。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写作技法上还是思想深度上,程海先生已向前迈出了很大的步伐,显得更加成熟、老练。中央电视台也与程海先生达成了影视剧改编权的协议。短篇小说《三颗枸杞豆》入选香港中学课本和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15.
《老人与海》作为诺贝尔文学奖上的明珠,不仅讴歌了人类在面对困难时表现的坚强和优雅,更深入探讨了人和自然以及命运的关系.可以说,《老人与海》既形象体现了行动哲学的精髓,也深刻象征了潜在的悲剧意识;既讴歌了生命的热烈,也体现了生命的悲凉;既是英雄人生的寓言,也是英雄命运的预言.本文深入探析了《老人与海》中的自然观,从人类的抗争、命运和自我救赎三方面深入探析了海明威对人与自然和命运的深层感悟.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书籍发展至今.可谓命运多舛。隋秘书监牛弘,总结隋以前命运的五厄:一厄是秦朝《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五家语者,皆悉诣守尉杂烧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译白Mendelson,Pbyllis Carmel and Dedria Bryfonski,d.Contemporary LitcraryCriticism《当代文学批评》Vol.7.,Detroit,Miehigan:Gale Researeh Company,1977.由于选文均为选段,段落之后的页码应为原文出处.文中小标题为译者所加。《分家》与《人类的命运》和《中国圣约》如果《分家》出版在《人类的命运》(Man,s Fatc)和《中国圣约》(A chincs。Tcs-tamcnt)之前,那似乎是再好不过了.这并非意味着布克夫人受过马尔罗(Malraux)或是特雷西亚科夫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文坛对农村生活关注得较少,对农村普通妇女的生存状态与命运关注得更少.《奔跑的火光》弥补了这一缺失,以英芝这一典型形象反映了普通农村妇女的生存状态与命运,并探讨了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作为新写实小说,《奔跑的火光》在艺术上也有一些独特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是其代表著作.本文试根据《孟子》原文解读孟子“命”的内涵,分析孟子对待命运的态度及对道德自主性的强调,从而阐述孟子对命运与自主之间关系的看法.第一,孟子认为“命”的主要性质与特点是“命”的限制性、“命”的不可知性和“命”的外在性.第二,孟子对待命运的态度是强调不应让道德实践受到命限的影响,应当重视自身的道德自主性.第三,孟子认为不可改变不可预测之命与人的自主性是分立的两个部分,即“求在外”与“求在我”;君子能够将“命”之限制作为彰显内在德性的一个契机,即君子能够“见命知义”,彰显一种承担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性助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学说来分析《永远有多远》中三个女性人物的女格,从女性意识、性格决定命运的角度挖掘白大省悲剧命运的根源,论证“永远有多远》女性性格决定命运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