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律失常是心脏病的常见症状,也是其他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之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品种繁多,临床就出现了滥用药的情况.我科于2005年1月份至12月份对收治的心律失常病人作如下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极易合并定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与这类病人的猝死有直接关系。对此类病人是否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用抗心律失常药的指征是什么?多年来临床上存在着争议。本文回顾性分析115例住院病人的资料,结果表明:使用心律失常药组住院期间猝死率明显低于未用心律失常药(P<0.05)。作者以这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应综合判断,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3.
心律失常是心脏直视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瓣膜置换术后心律失常更为多见。我院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23例,其中17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不等,护理人员针对心律失常的原因进行了严密观察,积极护理,使病人心律失常得到及时纠正,使病情转危为安,恢复了健康。  相似文献   

4.
乙胺碘呋酮(胺碘酮)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抗心律失常药,现将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共选择患者58例,其中冠心病并心律失常32例;心肌炎并心律失常19例;风心病并心律失常4例;肺心病兼冠心病并心律失常3例。年龄:60岁以上12例,40~60岁33例,20~40岁10例,15~20岁3例。心律失常类型:室性早搏25例,结性早搏5例,房性早搏8例,心房纤颤20例。  相似文献   

5.
我们统计了内科1982~1987年住院冠心病患者494例,除8例因病历未找到剔除外,其中并发心律失常的117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动过速均未统计在内),心律失常占冠心病的四分之一左右。说明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多发的,是临床值得重视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硝苯地平是 1,4 -二氢吡啶的一种衍生物 ,属于第二代钙离子拮抗剂 ,对心血管平滑肌钙通道有阻滞作用 ,干扰肌肉兴奋收缩 ,有较强的血管扩张作用[1] 。临床上广泛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的治疗 ,近年来又研究发现其新的应用 ,现就这些新应用进行综述。1 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2 ]在高血压早期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左心室肥厚 ,且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危险因素。长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结果显示 ,降压总有效率为 10 0 % ,治疗前后左心室肥厚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心律失常等级降低 ,并且未见明显不良…  相似文献   

7.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内冲动的形成和传导的不正常,而引起心脏活动的规律发生紊乱的一种临床征象,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8.
胸部手术后心律失常15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律失常是胸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10%~41.94%。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我院自2001.6~2007.5月共行胸部手术972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154例,发生率15.8%,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肾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66例慢性肾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稳心颗粒和心律平,余对症治疗相同,4周后观察两组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结果:稳心颗粒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稳心颗粒是治疗慢性肾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一种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室性期前收缩多见,往往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以西药为主,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在治疗同时又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患者不易耐受。笔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与心律失常的关系。费料与方法将襄樊市中心医院住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80例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并把同期门诊诊治的高血压前期且伴有头晕心悸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高血压组DCG除2例外均有心律失常发生(98%)。结论: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易发现心律失常。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基础上,防止左房左室扩大,改善心肌供血状况,是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科非心脏手术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521例胸部非心脏手术术后发生心律失常1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5例心律失常者,通过护理干预118例康复出院,5例转内科治疗,2例术后合并并发症死亡。结论胸科非心脏手术术后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常见,加强临床护理和监测,大大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早期左心房室构型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年龄 <5 0岁的I级高血压病患者 4 8例做为检查组 ,同时随机选择 <5 0岁的健康人 4 0例做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 ,并测量左房内径、舒张末期左室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射血分数 ,对两组所测定值进行分析比较。对 4 8例I级高血压病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仪进行检查 ,记录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I级高血压病患者左房扩大占 83.33%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1) ,其余左室结构测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另外受检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75 % ,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仅为 6 .2 5 % ,房性心律失常发生与左房室构型有非常显著的关系 ,左房扩大是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基础。结论 :左心房扩大和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是高血压病心肌损害的早期征象。原发性高血压病可致心肌肥厚、心脏增大及心房内径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1] 。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80例动态心电图(DCG)结果进行分析,表明DCG可显著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进行心律失常定性、定量分析,测定24小时内心率的变化与日常生活及症状的关系。分组资料结果表明冠心病病人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其它心脏病病人(P<0.01)。提出对冠心病及可疑冠心病病人应积极进行DCG检查,以及早发现严重而短暂的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Osthol,Ost)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氯仿、氯化钙诱发动物室颤,肾上腺素诱发动物心律失常试验,给予不同剂量Ost观察其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结果:Ost 20,10mg.kg~(-1)ip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具有保护作用,Ost 10,5mg.kg~(-1)iv对5%氯化钙140mg.kg~(-1)iv诱发的大鼠室颤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Ost 50mg.kg~(-1)iv能明显延长肾上腺素(AD)75μg.kg~(-1)iv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并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结论:蛇床子素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症状的疗效研究。方法:对5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分成两组,服用参仙升脉口服液组(34例)及对照组(16例)。治疗组给予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4周,并进行动态心电图跟踪;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进行动态心电图跟踪。结果:参仙升脉口服液可明显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12次/分以上,总有效率达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是较好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直接影响到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病死率,因此AMI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钾、镁的关系受到重视,有些学者发现AMI时血清镁水平均偏低,且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  相似文献   

18.
心电图是一种用来监测心脏活动的标准测试。心电图能够体现心脏异常,包括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律异常的通称。同一类型的心律失常在同一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电信号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患者同一类型的心律失常心电信号差异会更大,这对人工判断是一大挑战。提出一种基于降噪自编码的CNN与GRU结合的心电图分类方法,从公共数据库(MIT-BIH)中提取原始心电信号集中进行实验。该集合人为扩大到平均5类心跳实例,并过滤掉高频噪声。该方法对室上(S)和心室搏动(V)的准确率分别为99.49%、99.43%,灵敏度分别为90.55%、96.65%,精确率分别为91.04%、95.46%。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目前先进水平在性能上有较大提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进行分析.方法回顾近5年的病例.结果50例中并发心律失常42例,占84%.结论年龄越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心律失常是很常见的临床症状,常由心脏病变或心外病变而引起,其本质是由心肌细胞内外离子失衡所引起,而钾镁离子的缺乏是心律失常的基础,潘南金系门冬氨酸钾镁制剂,对细胞亲和力强,极易进入细胞内,提高细胞内钾镁离子浓度,我科自1995年将潘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