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成本增长的同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能力却下降,致使高等教育出现财政危机。为了解决这一危机,我国逐步推行并建立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使高校财政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我国大学的学费飞速增长,已经引起了很大的社会争议,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这个属性影响高等教育成本应该在政府、个人和社会各单位等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分担。近年来,我国在逐步实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但由于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其经费短缺问题仍然突出,因此,要通过扩大政府投入、减少地方投入差异、制定合理的学费标准、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和拓宽高等教育的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等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的走向和趋势,提出适应性的改革策略,即“以政府会计改革为基准,构建统一科学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体系,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提供基础;以财权与支出责任对等为平衡点,充分发挥财政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导向作用;以公平与效率为目标,建立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优化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结构”。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欢呼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机会的同时,高等教育学费的过快上涨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忧虑,与连续两年高校扩招相对应,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平均学费比上年增长40.3%,2000年平均学费比1999年增长超过60%。扩招还将继续,学费的上涨有没有限度?人们不能不问,学费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学费的上涨有多少合理性,难道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人们就只能接受高价却未必优质的教育吗? 一、是什么导致了高等教育学费的过快上涨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建立在成本分担基础上,因此学费标准的合理性取决于成本分担比例的合理性和成…  相似文献   

5.
公办高校学费制度历经了"免费"、"双轨制"、"并轨"和"并轨"后的规制四个阶段。公办高校学费制度的变革由政府以渐进式的方式主导;其动因是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需求的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其目标是实现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基于"利益获得原则"进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府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依据由培养"国家人才"转变为补偿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学费有"成本分担说"和"价格说"两种观点,由此也产生了"政府定价"与"市场定价"的论争.主张"政府定价"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费定价应基于"获利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主张市场定价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费定价应基于"社会福利效应最大化".本文结合学者们的论争,时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订的主体、依据、监管等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以来,俄罗斯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改革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改革便是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有力地推动了转型期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通过不同途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基本满足了转型期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我国也在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改革,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公平地构建这种学费制度体系,俄罗斯所建立的“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和当下正在试验的“实名制国家财政券”改革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以来,俄罗斯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改革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改革便是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有力地推动了转型期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通过不同途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基本满足了转型期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我国也在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改革,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公平地构建这种学费制度体系,俄罗斯所建立的"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和当下正在试验的"实名制国家财政券"改革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增加个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提高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需求矛盾、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目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市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个人分担部分高等教育成本的能力已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我市应在加大政府及全社会对教育投入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  相似文献   

10.
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单一,民办高校自身、政府、社会没有很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其原因是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在学费、财政投入、教育消费与教育捐赠等方面的路径依赖.唯有在融资、财政资助、社会捐赠、品牌建设等方面实施制度创新,破解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路径依赖,民办高等教育方能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乡家庭相对成本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实际上是不考虑学生家庭背景的无差异收费制度。这种制度因城乡家庭收入水平不同,却形成高等教育相对成本的差异。本文通过对陕西高校1992年—2004年收费标准与城乡家庭收入的比较研究发现,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相对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家庭。这样的教育收费制度,使城乡孩子在入学机会、专业选择进而在未来就业、收入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公平,并对高等教育的公平原则产生了较大冲击。因此,高等教育应在进一步完善助学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实行高等教育差别定价策略,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途径,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费依据教育培养成本收取的悖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高校学费主要依据教育培养成本收取,但此举既缺乏理论依据,在实践操作中亦弊端百出。学费实质上是一种教育价格,学费收取的标准取决于高等教育价格的供求关系。即高等教育供给要求学费收取由政府定价为主逐步走向政府定价与学校自主定价相结合;高等教育需求要求学费价格应更多地考虑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对教育成本的深入分析表明 ,是学费和财政经费决定了生均教育成本而非相反 ,应用成本补偿理论中的成本决定法确定合理学费的方法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合理学费应由教育消费者依据教育投资私人收益判断 ;财政拨款应由政府依据教育社会收益判断 ,并据此确定大学生均拨款。确定成本约束下的市场化互补模型作为向成本补偿理论本义的回归 ,清晰地解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收益各方如何依据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负担教育成本比例的问题 ,同时透明、公正、高效地解决了中国高等教育中分工形成和合理分类发展等多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计量目标差异,教育成本有两种不同形式:基于成本管理目的下的实际成本和基于学费定价目的下的标准成本。学费定价和教育成本有着必然的互动关系,生均教育成本是学费定价的重要基础,但学费定价应该以标准成本为基础。由于学费定价的复杂因素以及教育成本计量的困难,教育成本不能成为学费定价的唯一决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学生价格反应行为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对中国13511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学生价格反应行为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虽然接受高等教育需要承担较高的私人成本,学生的付费意愿却非常强烈,在学费上涨30%—300%五种不同幅度时,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对学费的弹性介于—0.045~—0.288之间。大学生的价格反应行为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对学费及有些学生资助(如奖学金)具有灵敏的反应;其次,学生对学费及不同类型学生资助的反应不仅在性质上存在差异,而且在程度上也有所不同;第三,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学生对学费的反应是不同的;第四,学生对学费及学生资助的反应随着学生资助政策及学费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也讨论了上述结果对制订高等教育规划与财政政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的“准公共物品”属性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投资的筹措是指高等教育投资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家投资、社会投资和个人家庭投资三个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现阶段大学生学费增长速度过快,而国内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却在不断扩大,由此将进一步导致收入分配、受教育机会两极分化的“叠加”效应,引发社会公平问题愈益严重。本文通过国际比较,提出合理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并探讨在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拓宽社会捐赠等非财政性经费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17.
大学收费标准的确定:是成本计量问题还是价格管理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大学要依据生均教育成本 ,同时参考学生家庭的承受能力 ,适当收取一定比例的学费。这一规定实际上引发了两个理论上的难题 :一是大学的教育成本计量要尽量准确 ,以充当收费依据 ;二是适当比例的成本分担 ,需要一个判断和管理“适当”比例的机制。实际上 ,大学教育成本的计量虽然有助于规范大学的收费行为 ,但它并不是解决大学收费问题的必要前提 ,针对大学的价格管理机制已被证明是一条有效的替代路径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公平与学费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学费政策取决于政府效用与教育公平的匹配情况,当存在完善的贫困生资助制度时,二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兼顾,高学费、高资助政策是满足激励相容条件的最优选择.但就我国当前而言,由于资助制度不完善,高学费仍会冲击教育公平,政府必须通过高财政投入来控制学费水平.此外,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有较大不确定性,应据此制定差异化学费政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统计数据对国家财政经费与个人学杂费变化状况、高等教育经费弹性系数和个人负担率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回归模型对2010年的国家财政经费与个人学杂费进行了预测研究,获得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已经快速实现,国家财政经费比重显著降低,个人学杂费所占比重较快地增加;人均高等教育经费在1999年之前保持增长,1999年之后呈现稳中趋降;个人及其家庭的财政贡献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政府财政贡献的增长速度,也意味着个人及其家庭对高等教育的经济负担大大加重;今后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财政需求面临相当大的压力和隐忧。建议控制高等教育规模的过快扩张,关注生均教育财政指标变化状况,实现高等教育财政来源的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存在着缺乏必要的成本约束机制、无法体现不同学校或专业间的收益差异、实行"一刀切"的学费模式、政府投资不足、学生机会成本受到忽视等问题。鉴于此,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应当确定合理的学费标准和定价周期,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完善奖学金及助学贷款制度,国家坚持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投资倾斜政策,建立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