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钟嵘在《诗品·魏武帝·魏明帝》中评价曹操诗歌说: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钟嵘的评语,十分恰当地概括了曹操诗歌的风格特色,但却将其置于下品。到了宋元,尤其是明清,却遭到了不少人的非难。如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批评说: 迈、凯、昉、约,滥居中品,至魏文不列于上,曹公屈第乎下,尤为不公,稍损连城之价。 清王士祯在《渔洋诗话》中批评说: 钟嵘《诗品》,余少时深喜之,今始知其 谬不少。嵘以三品诠述作者,自譬诸“九  相似文献   

2.
钟嵘的《诗品》对于曹操的诗歌有着一句这样的评价:“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在今天的诗歌评论家看来,这是对于曹诗的很高的评价.但是同时,曹操的诗歌被钟嵘归于《诗品》所列“三品第”中的“下品”——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本文在对于曹操诗歌的整体阅读基础上,结合对于钟嵘《诗品》的理解,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钟嵘诗歌理论在中国古代诗论的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诗品序》是钟嵘《诗品》中的一篇重要诗论。以《诗品序》为中心剖析钟嵘的诗学观,即:追求自然美的"自然英旨说";情与物之"滋味说";定品第显优劣及诗者发泄哀怨凄苍的"风力说"。  相似文献   

4.
1925年陈延杰撰成《诗品注》一书,为钟嵘《诗品》的研究拉开了序幕,迄今为止对于《诗品》的研究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在这九十余年的研究历程中,《诗品》对于陶渊明的品第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钟嵘在《诗品》中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将陶渊明置于中品,唐以后,特别是宋、明、清以来的一大批学者为陶渊明叫屈并纷纷著文以批判钟嵘品第之失。在文学研究当中对于陶渊明所持有不同的批评态度,是批评家个人的主见,还是受其背后某种共同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的左右?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钟嵘的《诗品》树立了设“品第”、“显优劣”的批评意识,综合采用了“溯流别”的历史比较方法、以人品看诗品的历史传记方法、用形象说诗的品喻方法、摘句为评等多种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现代的学术视野提出钟嵘的“自然英旨”说以论述诗歌自然之美;提出钟嵘的“怨悱”说以论述诗歌的审悲快感;重新提出钟嵘的“滋味”说以讨论诗歌的情感抒发。对于钟嵘的“品第”方法进行评论并指出其传统的局限。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自觉的时代,钟嵘《诗品》为其标志之一。《诗品》作为第一部诗歌理论批评专著,建构了完整的、系统的文艺美学思想体系:提出了“自然英旨”的审美理想,深刻认识了“吟咏情性”的艺术本质,提出了“滋味”说的美感论,确立了“定品第”、“显优劣”、“溯流别”的批评方法,对中国古代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他所品评的同品诗人之间的次序是“略以世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但他在具体评价诗人诗歌的创作成就时往往流露了对于他们之间优劣关系的看法,这就是《诗品》的品内之品。细致地辨析清楚同品诗人的优劣关系,既可以了解《诗品》的品内之品,也有助于加深对钟嵘诗学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清人章学诚语:“《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①既然,《诗品》为论诗之“初祖”,那么它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诗之工拙与优劣呢?有的学者认为“钟嵘以‘滋味’为诗歌批评的最高标尺”,②“显然,这‘味之无极’的滋味,就是钟嵘衡量诗歌作品艺术水平高低的最高标尺。事实上,钟嵘在诗歌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10.
钟嵘的<诗品>树立了设"品第"、"显优劣"的批评意识,综合采用了"溯流别"的历史比较方法、以人品看诗品的历史传记方法、用形象说诗的品喻方法、摘句为评等多种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钟嵘的《诗品》是南朝时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的又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的批评专著,也开了诗话这一新的文学批评样式的先河。钟嵘在《诗品·序》中就五言诗的创作,系统地论述了它发展的历史,以及有关诗歌创作的重要理论问题。虽然重点放在五言诗的溯源探流和品第优劣上,但其意义决不限于这一点。《诗品·序》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2.
钟嵘《诗品》中关于曹操、刘琨、陶渊明等人的品评,后人多有不同看法,认为是“品第失当、裁士不公”。在此拟从钟嵘的诗学理想——“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质”——入手,分析其评诗的标准,从而将“品第”之争归为不同诗学观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徐幹在《诗品》中被钟嵘列为下品。《诗品》将徐幹与曹彪并列,说徐幹与刘桢相比如"以莛叩钟"。将徐幹诗歌分别与曹彪、刘桢诗歌进行对比,让徐幹诗歌文本再次置入钟嵘的评价体系,重新解读分析,认为钟嵘将徐幹诗歌列入下品,既顺应了魏晋时期诗歌创作方向,又符合钟嵘评价诗歌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钟嵘在《诗品》的卷中、卷下两次品评应璩,这是不符合《诗品》的品评标准的。从钟嵘确定品第的标准以及应璩的诗歌特色及其当时的影响出发进行分析,得出应璩确实应该被列在卷中的结论,同时疏证了《诗品》卷下"晋文学应璩"条,证明其应是"晋文学应贞"之误。  相似文献   

15.
《诗品》以何定位曹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嵘的《诗品》是南北朝时代共识状态下的总结性的学评论,由于受时代审美观念的影响,钟嵘在认识上出现明显偏颇,将“改造章的师祖”的曹操置于“下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曹操诗歌的创作实践与南北朝的审美观念大相径庭,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钟嵘品评诗歌的标准太单一,只知贵族的华丽为美,不知民间纯朴也是美;只知渊雅典籍的雕琢之美,不知古朴质实的自然之美是更高一个层面上的美;只知个体的小情感动人,不知凝聚着时代精神的情感表达更能使人心魄摇荡。  相似文献   

16.
钟嵘在《诗品》中将魏文帝曹丕的诗置于中品,对此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笔者以曹丕的诗歌为出发点,结合钟嵘《诗品》所体现的审美理想、评判标准,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质疑,并且得出结论:钟嵘将曹丕置于中品是缺乏足够理据的.  相似文献   

17.
南朝礼学的等级观念是钟嵘《诗品》“品第”批评法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钟嵘师从礼学大师王俭的学历背景及其兼通礼学与诗学的文化素养,决定了他在对汉魏六朝的诗人们进行品第高下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礼学的等差理念与序次思维,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形态。在《诗品》这部“思深而意远”的诗学批评著作中,礼学与诗学理论在审美价值理念、思想方法等层面彰显出高度的一致性,反映了南朝文学批评论有着深厚的礼学渊源与礼义内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钟嵘《诗品》曹植条评语的条分缕析和多方位的参照比较,发现曹植作为《诗品》全书中品第最高的诗人,钟嵘在对他的评语中蕴涵了相当丰富的诗学思想,比如重视诗人真实感情的抒发,而且尤其偏爱抒发悲伤和幽怨感情的诗歌作品;重“风骨”或“风力”,亦重“词采”,主张文质兼胜。此外,还隐有自然美和人工美并重,以及提倡音律之美的思想。这些思想也是全书基本的理论认识和主张。将曹植条评语细改地解读,极有助于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和领会钟嵘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从《诗品》看中国诗学形态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时成书的文学批评巨著,除了刘勰的《文心雕龙》之外,另一部便是钟嵘的《诗品》。 《诗品》专论诗歌,并不像《文心雕龙》那样,系统地论述文学创作方方面面,但作为诗学批评自成体系的专书,对于后世诗歌理论以及诗学形态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后世的诗学与诗学批评,受  相似文献   

20.
"知人论世"是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批评方法,它作为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不断流传和发展,在中国古代许多文论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批评方法的运用,钟嵘《诗品》也不例外。本文结合"知人论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发展状况,从诗歌发生、诗歌本质、诗歌风格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钟嵘对这一批评方法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