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语文课的德育渗透贾仲侠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句话揭示出了教学的教育性。这一精辟的论断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印证,特别是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这一教育性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重要。有人认为,语文应以“文”为主,思想教育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指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在于得到阅读和写作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把教学目标规定为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知识中心说”的影响下,我们往往会把语文课上成工具训练课、政治课、美育课,而忽视了语文教学本位——语感的培养。当前语文教改的主要理论阻力是20世纪初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知识中心说”。语文教学只有实现“知识中心说”向“语感中心说”的转轨,才能走出历史的迷雾,走向柳暗花明之所在。“语感中心说是语文教学的新路标。”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个学科中的思想品德教育,都不能不考虑这个学科的性质。从语文课“既有工具性,又有很强的思想性”这一性质出发,语文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必然具有潜隐性、现实性、情感性三个特征。一、潜隐性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我国古代就提出了“文以明道”的观点。叶圣陶先生指出:“如能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深受之影响,语文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之效果,室于此求之。”可见,语文课中的思想教育是“潜隐”在语言文字训练之中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不能独立成为语文教学内容,也不…  相似文献   

4.
教语文,虽然说教无定法,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正如黄亢美老师在《小学语文新理念教例评析》一书中说,评价一节语文课的标准应该是“三维一体”。依照“三维一体”的要求来设计和评价一节语文课,才能不偏不倚,使语文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因此,评价一节语文课,首先应看它是否突出语文的工具陆,语文味是否浓郁。《语文课程标准》把“知识和能力”列为个三维度之首,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首先是要突出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5.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是由教师、学生、编者和文本的对话所构成的。由于个体生命的独有性和文本存在的独特性,按理说,不同时空、不同师生、不同文本所构成的语文课应该是个性化的,众彩纷呈的,然而现实中“千人一课、千课一面”的现象却十分普遍。从表面上看这仅是课与课之间的区分度不大,而从深层次来分析,是这些语文课没有充分激活个体生命的活力,没有深入开掘文本的内涵,没有凸现语文课的本质特征和艺术魅力。严格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能算是真正成功的语文课。语文教师怎样才能缔建具有个性生命特征的课堂呢?在我看来,首要的是改变心灵策略,从自身出发,从具体的教学境遇出发,迎着未来教育的曙光,“我种我黍”。  相似文献   

6.
随着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第三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日益认识到了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与研究,随之“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是技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语文课的教学改革是技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就技校语文教育的教学方法、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技校语文教学要突出培养学生的 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技校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最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师在课堂里传授“听、说、读、写”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将来的文盲不…  相似文献   

8.
有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不主动摄取知识,一味等待老师的讲解。日复一日,他们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不具备学习最根本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可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当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突出语文的人文性是使学生成为主体的决定因素 语文固然有工具性的一面,但自身的人文特性更是其的突出特点。语言文字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化石。由文字组合成的文学作品包蕴着丰富的人情、人性,反映着种种人生世相。有人说: “文学作品中的每一句话都有一颗心。”语文课的内容大部分是文学作品,而且文学正在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9.
谢小冬 《成才之路》2012,(15):91-91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教育是否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全面创新的教育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创新教育应该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语文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只有创新,才能为语文教学注入活水,使之充满生机和活力。一、教学观念的创新我国传统的教学,基本以传授知识为主。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只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语文教学的创新,就是要改变这种观念,在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时,更加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而不是仅仅传授给学生一点知识。传统的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教师只把结论教给学生,却不管学生对这结论如何接受。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要进行主题深度备课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两本教材”的教学方式,以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参考书”的备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下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过去的教育,过于把语文工具化,导致语文成了没有文学、没有感情、没有思想的知识的跑马场,很多人觉得听不听语文课无所谓。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语文课的性质,发表在《吉林师大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三期上的《中学语文三十年的回顾与前瞻》一文认为:“语文课是一门以语言教育为主,以文学教育、知识教育为辅、思想政治性很强的综合实践基础课”。文章认为,把“语文课定为工具课不大符合语文教学实际。”对于“语文”一词的含义,此文认为应是“语言文学”。而刊载在《甘肃师大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三期上的《三十年来中小学语文课教学的回顾》则认为“语文课是工具课,是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的课程。”对于语文课的任务,主要是集中在如何正  相似文献   

12.
随着以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第三次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日益认识到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随之“语感中心说”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知识中心说”认为学生语文能力是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通过训练促成能力的转化。而语感中心说则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  相似文献   

13.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语文教学更应强化教书育人的职能。   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之中。在语文课中,思想教育并不独立于语文训练之外,而是与其融为一体。语文课的听说读写训练包容思想性,学生能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寓情感教育于课文欣赏之中。语文课的内容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在讲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人物思想性格时,我让学生谈从中受到的启发。有的说要学习蔺相如胸襟开阔,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有的说蔺相如在强国…  相似文献   

14.
李静秋 《考试周刊》2013,(77):35-35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的情况,部分教师热衷于当演员,视学生为观众.久而久之,学生便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毫无自主性、创造性可言,以致对语文课越来越不感兴趣。尤其是对于基础和成绩偏差的中职学生而言,更是导致其厌学文化课的主要原因。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把课前三分钟演讲引入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作为语文学的工程学科,担负着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开发语文智力、进行语文德育、渗透语文美育等多重任务。这些任务只有通过语言教育、文章教育、文学教育才能顺利完成。建国近五十年来,语文教育曾经出现过三种偏向:一是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它片面强调了语文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二是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它片面强调了语文课的文学教育任务;三是把语文课教成语言课,它片面强调了语文课的语言文字教育任务。这三种偏向究其根源,是不明确语文学科的基础工具性和浓郁人文性的双重特质,是没有抓住语文教育的主要矛…  相似文献   

16.
姜茏芳 《小学校长》2006,(2):16-16,11
对于语文而言,它不像数学那样,教材目标指向非常明确。语文就是“一百个人看哈姆雷特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为每个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感悟会有所差异,所以,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其教学的目标会有所不同,可以说目标是由每个教师自己制订的,尤其是“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这两维目标。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教学,这本都是合乎教学规律的,但目前存在的重大问题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随意性、盲目性、无确定性,甚至可以说是无目标性,以致造成学生语文课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没来上课也没什么问题。语文课占的时间最多,可收效不容乐观,这其中关键的问题是语文课的目标问题。在课堂上,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我们有没有想过:给孩子长点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上语文课难,上好新语文课更难!”这是课改后语文教师的普遍感受。语文教学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循,它既要融教师的思维、口才、知识、规律等于一体,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水平以及语文理解的多元化。要上好新语文课,就必须适应课改要求,懂得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技巧,以素质教育为指针,以学生为主体,学会因材施教,灵活地处理教学问题。具体做法是:把教材处理得“活”,上课时教得“活”,让学生学得“活”。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三活”技巧。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总结出自以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应了课改的需要。同时也体味到,“三活”技巧的透切理解和运用是语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一、新教改对语文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人说传统的语文教学将完整的课文肢解了;有人说传统的语文课是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或是问题满天飞的“满堂问”,或是放羊式的“满堂讨论”。不介绍背景,不分析内容,不传授基础知识,语文到底该教什么?讲不行,问不行,讨论不行,语文到底该怎么教?很多语文教师很茫然,不知所从。很多语文教育专家、教师都提出过自己对语文课的看法,但时至今日也没有哪一位教师推出一堂各方都认同的示范课。有人说语文课就是“导学课”,关键是把握好各种方式、方法的“度”。但这个“度”的标准是什么?应怎样把握?…  相似文献   

19.
闫学老师上的六年级《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不期然地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是侧重教语文知识还是有的课文的教学也可以重在人文熏陶的争论。这个争论,不过是语文教育中人文性与工具性问题的翻版。本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议已经偃旗息鼓,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去落实两者的统一。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中,教师们碰到了更为棘手的问题:到底如何统一?真的能够统一吗?没有人能给教师有说服力的答案。什么是语文知识,什么是有效的语文知识;什么是人文性,语文课如何渗透人文性,这是教师在每天的教学中都要碰到的基本问题,但我们对此并没有进行多少令人信服的扎实研究,遑论真刀真枪解决两者如何统一、融合的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根本的问题没有弄清楚,我们的判断就容易左右摇摆。“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在语文课上过于强调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实际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据说这是一些以前大力提倡人文教育的学者的观点。我们不知道这些学者听过日常的真实的中小学语文课吗?看来,闫老师这节课引起的争论,是必然的事。严肃的学术争论是好事。因为这样的争论,不仅让教师做出更理性的选择,也将激发有抱负的教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多年前语文课上.教师对课文条分缕析.最后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