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胜祖 《江西教育》2007,(12):12-12
中学政治课课堂矛盾时有发生,教师要学会化解矛盾。而机智地化解课堂师生矛盾是一门艺术,虽无定法,但确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2.
思维训练在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教材文本培养学生"审问、慎思、明辨"的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合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探讨从文本内容、语言、艺术手法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的有效途径,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中学政治课课堂矛盾时有发生,教师要学会化解矛盾.而机智地化解课堂师生矛盾是一门艺术,虽无定法,但确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4.
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爱上母语——语文课,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这也不能不说是语文的悲哀。作为最有活力、最具灵性、最有趣味的学科,屡屡避受学生的冷遇,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社会上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世俗影响.一些偏题、怪题的出现导致学生心理的失衡。但究其根源。语文老师毫无激情的讲析也难辞其咎。比如,教师中规中矩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语文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课堂上得不到任何的体现。于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精神不饱满。劲头不足.听着不过瘾.看着不解渴,语文学习的目标落不到实处。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课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品味语言。为此,我们语文教师总是绞尽脑汁,想尽种种办法来设计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同文本内容对话,同文本作者对话,同学生心灵对话。源于思考:研读文本与学习写作的结合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如何引领学生研  相似文献   

6.
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即教与学之矛盾,是教学过程中3对基本矛盾之一,高校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教师不断在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学生与所学知识、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解决.  相似文献   

7.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不懈的追求。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将“阅读”“写作”“活动·探究”三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可以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成为其写作资源。立足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巧借文本资源,有效梳理、整合,进而促进读写活动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8.
何敏 《现代教学》2014,(1):58-59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阵地,课堂气氛是否融洽,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个性、经历和情感体验,不可能有固定的思维和行动模式,因此,在课堂上,各种生成性资源会不断呈现。教师要有一双明察秋毫的慧眼,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有探究价值的信息和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  相似文献   

9.
赵晚云 《学苑教育》2012,(10):26-27
教学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我们要充分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过程中通过重视认知、包容错误、倾听内心、了解需求,构建生成丰富的动态活力课堂。  相似文献   

10.
所谓矛盾,就是由事物的分析发展所产生的各个方面之间与各个局部之间所形成的差别。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矛盾冲突。这与学生的认知差异有关,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也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有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认知差异,并且尽可能帮助学生化解矛盾冲突,使学生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提问的效益,必须破解三对矛盾:第一,找准问点,解决好提问过少与过多的矛盾。问点的选择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设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引导学生对旧知进行回忆思考,自然过渡到新知。二是设在学生思维的障碍处,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思考,从而突破重难点。三是设在教材的重点处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学习《江雪》这首诗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冬天,老翁为什么要钓鱼呢?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采取的策略是在超越文本中巧破难点。  相似文献   

13.
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一本书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作为教师,如何引领学生爱上课外阅读,让孩子“乐”读呢?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如何敏锐地把握其间的矛盾关系,处理好课堂预设和生成间的矛盾,提高课堂实效呢?我在教学中尝试用灵活的方法化解矛盾,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虽然取材于日常生活,写的是小人物、小场面,但由于作者成功地运用矛盾对比的美学原则,通过对人物、事件和场景的纵向与横向、虚与实的对比描写.小中见大,突出了人物性格,增强了生活事件的重大社会意义,凸现了作品的主题,收到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每篇课文都配有课后练习,这是苏教版教材编排体例的一大特色。如此统一的编排体现了编者的匠心独运。这些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蕴涵着编者对文本解读的导引,是对文章重难点的外化的呈现方式。然而在众多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很少见到教者对课后习题的关注,往往将之忽略掉了。那么,如何才能利用好课后练习,彰显它的导引作用,为高效课堂助推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这一性质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而语言文字的运用应包括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要让学生在教学内容中受到人文内涵的熏陶和感染,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选入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其对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教师教语文要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  相似文献   

18.
课堂的生成是教学中不断产生的教学资源,它能促进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利用,才能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9.
<正>在阅读课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品味语言。为此,我们语文教师总是绞尽脑汁,想尽种种办法来设计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同文本内容对话,同文本作者对话,同学生心灵对话。源于思考:研读文本与学习写作的结合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如何引领学生研  相似文献   

20.
张菲  戴春权 《教师》2014,(1):93-93
正随文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它以选材的角度小,内容简短,形式多样而受到语文老师的喜爱。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民族实验小学随文练笔研究,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在利用教材挖掘练笔资源方面有了自己的一点体会。下面以S版第十二册第4课《天上偷来的火种》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巧借文本资源,妙设随文练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