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分几个阶段,即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在最初阶段,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中间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只有最后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和“三教合一”的概念。从三教到三教合一观念的变化,可以察看到中国社会的一些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2.
论"三教"到"三教合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分几个阶段,即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在最初阶段,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中间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只有最后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和"三教合一"的概念.从三教到三教合一观念的变化,可以察看到中国社会的一些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是儒释道三教内质性因素交织杂糅的综合化身,拟以“三教合一”称之。她的儒教徒特质体现在其忠孝信仰,受儒教教化而体现出的仁、礼等习惯性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以及通过省身洁己以践圣贤之道;她的佛性体现在其出世思想,人生如梦的佛家语调,以及对彻底解脱的通透阐释;她的道教渊源体现在其为天上绛珠仙子谪凡还泪的身世传奇,以及自由适性、清静崇仙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尹志平是宋末元初高道,丘处机去世后为全真教的掌教。在人性论和心性论中,尹志平结合儒家思想,为"全真"赋予了新的内涵;他以佛教的"空寂"来诠释道教的"清静",认为放弃对外物的追求、内心不受外界干扰即为"清静";他还运用儒释之说来阐述"有为"与"无为"相辅为用的关系。尹志平的三教合一论丰富了全真教的思想,进一步巩固了道教在当时社会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寻找三教在艺术上融合的实例,来进一步印证三教合一,并探究三教合一的深层原因是国家政治力量的平衡,以期为三教合一提供实证。  相似文献   

6.
7.
陇南石窟和中国古代历史三教合一包含三教形成、三教一致、三教鼎立、三教合一等阶段。陇南石窟包括五种情况:佛教;道教;佛教为主,佛道兼容;道教为主,道佛兼容;儒、道、佛兼容。陇南石窟三教合一有五重涵义:从三教各自角度观察之三教合一;从三教融合整体角度观察之三教合一;三教各自独立、和而不同;三教亦此亦彼;三教之中儒家一统。三教合一反映陇南宗教文化演变历程。陇南石窟为我们研究儒、道、佛三教和三教合一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王强  罗媛 《考试周刊》2013,(99):19-20
邓志谟是明代一位比较重要的江西籍作家,但一直以来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注,古籍对其记载甚少,当前学者研究的也不多。本文通过探讨邓志谟小说中的“三教合一”思想,探究当时文人思想多元化逐渐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金代居士李屏山在佛学、文学方面均有深厚造诣。他一生追求儒、释、道三教合一,佛学为主,回击道学家们的恶佛、辟佛言论,阐明自己的佛学思想。这不仅促进了三教思想、特别是佛学思想的传播,而且还影响到了金代的文学风格。然而,由于三教是不同的学问,加之李屏山倡导的"三教合一"思想是以佛学为主的,所以三教不但没有糅为一体,反而进一步凸显了它们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村初级巾等教育单一化的结构,严重阻碍着教育自身的发展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的发挥。为此,必须化力气发展农村初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使其在初级中等教育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我们在浔溪学校搞了实验,走出了一条发  相似文献   

11.
蒙自鸣鹫村对面静灵山缘狮洞梵宇,始建于乾隆23年(1758年)。光绪四年(1878年),鸣鹫乡曹景山首介集资重建。传说暮春三月,曹景山邀集诸公到该处郊游、踏青,见一螺须道士,拖仗、披葫霓裳隐隐趵跛而行,鼓掌而歌曰:‘迷津波滚滚,苦海浪悠悠,天然一彼岸,有岸却无舟,但得艄公撑艇至,阔浮而渡返瀛洲。”歌罢飘然而走,阔浮用梵语即佛家南瞻部洲佛地。这一首富有禅性的歌,感悟了曹景山诸人,曹是鸣鹫村出任台湾的曹士桂的五世孙,当地望族,有号召力,他首倡建盖梵宇,历时廿余载,耗资十万金银两,依山凿岩,建成高四十余文三十六…  相似文献   

12.
晚唐以来,三教合一,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此三教合一,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多元文化并存中三教融合成为大趋势,二是从和谐三家关系的角度提倡三教一家,三是从思想的旨归强调三教归一、三教一致。三教合一思想提供了现代处理多元文化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林兆恩"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兆恩一生倡三教合一,创“三一教”,故世称三教先生,林三教。三一教,又名夏教,以“道释归儒,儒归孔子”为教旨倡三教合一而名“三一教”,林兆恩“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深受阳明心学影响,在心学的理论前提之下,其“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主要包括:道一教三说,三教一致说,非非三教说,三教合一说以及归儒宗孔说等四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苏轼诗词中,可以感受到深刻的困惑和矛盾。苏轼的矛盾在于三教合一未完全整合成功,恰是时代所赐。  相似文献   

15.
泰山南麓有普照寺、五贤祠、三阳观组成的风景区,普照寺是现存泰山最完整的佛教寺院,满空曾在此驻锡达25年;五贤祠旧称泰山书院,内祀孙明复、石守道、胡安定、宋焘、赵国麟五贤神位;三阳观为明王三阳所建,是道家全真教派著名道观。该风景区集儒、释、道三教为一体,是泰山宗教三教合一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儒、释、道三教虽然始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形态,但相互间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总是不断地进行交流与融合,从外在功能的互补到内在本质的融通。通过内质上的交流,彼此的认同越来越深,三教合一之势不可阻挡。从袁宏道的佛学思想并结合晚明的学术背景可以对晚明的“三教合一“思潮进行适当阐释。  相似文献   

17.
略论林兆恩的三教合一思想和三一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福建,出现了两位颇有影响的人物,一是李贽,一是林兆恩。他们两人被正统儒学者称为“闽中二异端”。关于李贽的研究,学术界不乏其人。关于林兆恩和他所创立的三一教很早就引起日本、西德、澳大利亚、苏联、美国等国学者的注意,并进行了相当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而在我国学术界却很少有人撰文论及。木文试就林兆恩的三教合一思想和三一教的形成、演变过程作初步的探讨,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8.
儒、道、佛三教思想的融合,是《水浒传》宗教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水浒传》小说中具有浓郁的儒、道、佛三教的观念和思想,体现了我国民族宗教的儒、道、佛相融相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林潼 《教育与职业》2000,(10):17-19
兴办农科教结合、“三教”合一的农村综合中学,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有益尝试,也将是农村中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一、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必须适应农业、农村的发展和满足农民的需要   1.正确判断农村现状和预测农业发展前景,是确定农村中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   准确预测农业的未来,才能正确估计农村对劳动力的需求规格。纵规世界各国,农业发展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温饱型、综合型、专业型与超集约型四个阶段。温饱型农业主要生产粮食,是劳动集约型农业;综合型农业主要发展商品生产与多种经营,实行综合农业生…  相似文献   

20.
晚明文学思潮的主要特点是儒释道三教合一、追求个性解放的人本思想.在此大背景之下,《金瓶梅》持儒家伦理观为主要创作思想,秉持忠孝悌道;借佛道两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来布局篇章、安排人物命运及情节架构.儒释道三教在小说中是糅合并存、而非割裂独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