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析德育价值与德育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主要从价值哲学的角度探讨德育实效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德育价值的内涵以及德育价值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德育实效实质上是德育价值的实现,并区分了德育实效的四个相互联系,逐步推进的层次,最后就如何增强德育实效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徐贵权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德育价值关系是客体(德育)与主体(德育的服务对象、受益者)需要满足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是社会和学生个体的统一。但是社会主体与学生主体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只有既追求社会性价值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又追求个体性价值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完善,才能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育人之首,然而德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从宏观角度看,虽然学校德育的内容具有时代性,形式也力求新颖,但其实效性如何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博士杜时忠院长在《中小学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一文中提到,目前在影响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最大因素中,学校教育排在什么位置呢?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做了解答,他们将学校教育分别列在第二位和第三位,而排在前位的则是社会风气和同伴影响等。显而易见,学校德育的效度和我们所付出的努力远远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4.
德育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德育对受教育者主体需要的忽视是德育失效的最主要原因。德育必须立足于“为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贴近和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满足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5.
主体意识的觉醒与价值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哲学作为我国哲学研究的新领域,其意义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价值世界是与主体密切相关的世界,对价值的关注也是对主体的关注,而且当代中国社会的种种转变都是人与人之间价值关系的重新调整,因此研究人主体性对价值哲学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宋晔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5)
西方背景下,德育理论先干德育模式产生,德育模式的建构有着完备的德育理论做指导.但是,中国由于教育经历了"文革"十年的颠覆性破坏,理论的建构和实践模式的运作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的,所以德育理论和德育模式是在交织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方面道德教育理论的丰富促进了德育价值的进步,进而促进了德育模式的开展;另一方面,德育模式实施所收到的良好成效进一步端正了德育价值和生成了新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8.
主体发展性德育实践探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阐述主体发展性德育实践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聚焦于一所普通初中教师的德育观念,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教师的德育观念可以概括为“看”(kān),其现实形态主要表现为看着学生“不出事”、“不犯错”.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教师们进行了“全天候”“零死角”的监管,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动员了部分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此种“看”的德育观念,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防范性的德育立场.教师对于德育责任的推卸,对于德育本质认识的偏差和对于德育过程的简单把握皆源于一种“在场却缺席”的德育立场,即教师们以看似在场的德育姿态使真正的德育缺席于现实的教育生活之中.其后果不仅是淹没了学生的主体性,更是从根本上消解了教师德育的自觉性和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万增奎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9(3):17-19
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使人的价值观念正发生裂变。特别是给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带来了混乱,许多变化的社会因素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影响,使青少年无法获得自己清晰的价值观,而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是规劝和灌输,无法达到教育目的。价值澄清理论如同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一样,关键在于帮助学生确定个人珍视而又愿意维护的价值观,通过澄清价值的过程,帮助青少年减少价值观混乱,提高分析处理各种有关道德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1.
秦丹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8-8
儒家非常重视道德教育问题,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理论影响和借鉴意义,就当前社会而言也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本文首先会简要的介绍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基础、基本方法,而后阐述了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即:有助于人的自我完善、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有助于增强民族团结与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12.
大学德育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很多高校包括教育行政部门也在采取种种举措推进德育工作。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深刻的透视问题,廓清有关问题的论阈。大学德育也是如此,文章将从本题论的角度审视该问题,并试图拟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是一种教人如何做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人的德性和铸造人的灵魂的精神生产工程,其本体功能是培养人的德性.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实践中,道德教育表现出一些非道德性的思想和行为.还原道德教育的道德属性,是道德教育的本真归宿. 相似文献
14.
温桂全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3):328-330
体育与德育在教育活动中有机结合,相互影响、自然渗透,从而真正产生既健身又育人的双重效应.结合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主题之一。同样,在信息网络条件下,网络道德教育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注意。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众多便利的条件,然而,它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措施,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保障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德育问题表现在梦想追寻和现实追求的价值混合,自我关注和主体迷失的意识共存。为此,当代大学生德育应走向人为关怀,包括制度体系上的人文关怀,具体落实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就特定的文化情境中、特定时空中的道德教育实践而言,行为正当与否的判据、教育价值的取向主要是来自于广大的教师群体,教师的道德哲学就构成了道德教育实践的隐性思想基础,并将最终决定道德教育的方向和具体运作.教师必须借助理性的力量,摆脱肤浅的常识经验的束缚,提高对道德价值的理性分辨与选择能力,如此教师的道德哲学才是自由与自觉的,基于此的道德教育实践才是目的明确的自由自觉的行动. 相似文献
18.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6,(5)
高职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和技能型的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高职校在整个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和作用。本文通过对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校道德教育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校道德教育开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姜小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8):140-144
文化全球化对高校德育价值产生的深刻影响日趋明显:一方面它使得高校德育主体的视野更加开阔、认识更加理性化、拓宽了高校德育空间;更重妻的,文化全球化给高校德育价值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使高校德育价值的主导性地位受到挑战,高校德育价值目标受到冲击.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德育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化、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培养全球化视角、培育大国风范,才能彰显高校德育价值的权威性、民族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以实现高校德育价值的自我优化. 相似文献
20.
吴全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4):96-100
刘向把“德”当作“国之宝”,对德育非常重视。认为修德首先要戒除“利”欲,因为“利”足以败“德”。除了在精神上戒除利欲,还要在生活中以礼乐进行教化,礼乐是德育的有效途径。德育的最终目的是治国安邦。刘向的德育思想既继承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又有所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