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粟兵 《上海集邮》2013,(3):12-13
2004年,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管理司在广西桂林召开民间文学邮票题材研讨会,确定将“壮族歌仙刘三姐”等少数民族著名民间传说列为“民间传说”系列邮票的后续选题,安排在汉族著名民间传说邮票之后发行。此后8年,在广西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区邮政局邮资票品处、广西区集邮公司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材料,先后于2006年、  相似文献   

2.
吴小奕 《集邮博览》2012,(10):91-91
2012年8月23日,《民间传说——刘三姐》特种邮票首发式、首届中国一东盟邮票文化珍藏品博览会开幕式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荣福、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杨道喜、区政协副主席蒋培兰等领导出席活动。首发式由广西区人民政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主办。  相似文献   

3.
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毗邻地区,拥有一百四十多万人口的侗族,有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叫作抢花炮。花炮节一年一度,但各地时间不同。农历三月三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富禄镇、古宜镇,贵州省的黎平县和从江县,湖南省的通道县等地的花炮节。其中以富禄镇的花炮节最为隆重,每年三月三,黔、湘、桂毗邻地区的侗、茁、瑶、壮、汉等几个兄弟民族同胞,纷纷前来富禄镇参加抢花炮活动。按  相似文献   

4.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本质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及其文化背景资料进行研究和考证 ,发现广西少数民族体育的形成与生产方式、军事、民俗、文化崇拜及文化生活密切相关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既具有本民族独立的个性特点 ,又具有几个相似民族的交叉特点以及多个民族间的普遍特点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还具有自成体系、历史积淀深厚、保持原始传承性、与节日民俗相亲和以及同时向文化核心聚合和向世界体育拓展的双向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5.
杨爽 《体育博览》2008,(1):84-85
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和仫佬族等民族中间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活动。据考证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由于这项运动的强列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湘、鄂、渝、黔等省边境地区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深受该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喜欢.所以数百年来长盛不衰。抢花炮.在农历三月三或秋收以后最为踊跃。侗乡流行这样的诗句:"侗乡三月风光好.天结良缘抢花炮;要得侗家姑娘爱.花炮场中称英豪。"  相似文献   

6.
布傣(或布岱)人,一个只有18 000多人的小族群,聚居在广西龙州县中越边境小镇———金龙镇。解放初期进行民族识别时,自报为彝族,后来改为傣族,1958年被确定为僮族。1965年改为壮族。不过,布傣人一直自称为"根托"(布傣话,以为"土人")或"布傣"(傣人)。提起金龙布傣,人们不由自主想到天琴,天琴是布傣人的骄傲,是布傣族群的标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从民族学、生态学、社会学角度出发,对广西壮拳的地理人文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壮拳积淀了浓厚的壮族文化底蕴,受到壮族地区的社会组织结构、经济结构、心理结构等影响,是广西壮民族文化特有的人文景观,反映了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蕴涵了壮族人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宗教观等,体现了壮族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面貌。对壮拳进行保护与发展,将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发掘、继承及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早就听说大理的三月街赛马是云南各民族的体育盛事,今年春,应云南方面之邀考察边陲,正逢三月街,才有幸目睹了这一盛会.大理市副市长"三月街"主任刘尔荣告诉我,三月街原是边关物资交流的场所,每年阴历三月初三开始举行一周,自唐代永徽年始,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就是在十年动乱时期也从未间断.各民族以及周围邻国的边民带着各种物资前来交易,很自然地也参加体育交流,而赛马,则是当地各民族都喜爱的运动.那天三月街,人似海潮,约有十五万人.只见白、彝、回、撒尼、傣、布依等各族人民,身穿鲜艳夺目的民族服装,背着各种挎包涌入三月街.在三月街入口(是块大牌坊处),几位手执半导体喇叭的人高叫:"快买赛马票,一块钱一张!"一块钱,在"街"上可以买十碗冰凉甜蜜的凉粉状甜食,或可以买一只十分精致秀美的白族姑娘的挎包.一张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南疆,是一个约有49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有壮、汉、瑶、苗、侗等12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38.4%。随着广西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抓住机遇,深入开展课改实验。2001年课改开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有关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壮族各文化方面的文献资料,并根据地域性、民族性和融合性三个方面对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性从文化学的角度给予阐述,以使世人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这一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并使之更好地为本土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全球海选武当高手4月19日,农历三月初三,是传统的道教节日。武当山道教从宋代开始便在这天举行法事活动,民间信士们都要到武当山祭祀,渐渐形成了武当山三月三庙会的习俗。庙会期间武当山人流如潮,锣鼓喧天,香烟缭绕。央视"武林大会"太乙五行拳全球海选复赛也在这一天举行,使今年的庙会更多了几分热闹与红火。  相似文献   

12.
原生态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有着最原始、最生动的文化印记。作为壮族原生态民族文化标志之一的“打榔舞”,由壮族人民劳作之余的一种简单的自娱性舞蹈,发展到现在成为广西天等远近闻名、能够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文化熏陶、社会反响的文化品牌,其发展之路是一个文化品牌的建设之路,也是一个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活态保护之路,更是一个文化与经济的良性发展、互动双赢之路。它的良好发展对于当前少数民族文化实现自我突破、求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如何促进民族文化建设、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也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以同处祖国西南红水河流域的山城广西马山县的壮族与瑶族传统体育项目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民族在运动风格、活动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体现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和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差异。研究这种差异,对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和掌握广西仫佬族与壮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差异,对广西仫佬族1419名学生的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并与2010年广西城乡壮族7~15岁学生的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广西仫佬族与城市壮族学生身高、体重均值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身体充实度落后于城市壮族学生的平均水平,体型接近乡村壮族学生群体,男、女生身体形态生长突增高峰的开始年龄分别为13~14岁和10-12岁;肺机能发育水平以及柔韧素质仫佬族学生明显优于城乡壮族学生水平;视力不良检出率仫佬族与壮族学生均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并随学龄呈逐年增长趋势。因此,应根据各民族学生体质指标态势,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体育锻炼等干预措施,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广西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十多个民族分布在全区各地。他们勤劳、勇敢,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使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及许多娱乐活动。民族传统体育就是这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分析和探讨民族传统体育源流传说中的祭祀特征对于研究民族体育发展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民间传说题材邮票”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阐述,即含义的界定、发行的意义与具体的发行构思。提出“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学的组成部分;发行“民间传说题材”邮票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民性、建设精神文明、增强民族团结的深远意义。并提出了从六个方面着手的具体构思。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月25日至2月1日,广西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型壮族魔幻杂技剧《百鸟衣》剧组一行75人受邀前往新加坡,参加第25届"欢乐春节暨春城洋溢华夏情"演出活动。惊艳四座的杂技剧表演为狮城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达到了喜迎华夏春节、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加深中新人民友谊的目的。本届"欢乐春节暨春城洋溢华夏情"活动由新加坡新  相似文献   

18.
《湖北体育科技》2015,(10):879-880
通过对左江岩画的相关考证,着重分析其蕴藏的壮族体育文化,首先对广西左江岩画内容、特征进行阐释,其次从武舞演练、铜鼓文化、图腾崇拜三个方面论述岩画中的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最后追溯壮族体育的起源,深入了解其传播发展历程,并为壮族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望本文能够对壮族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播带来借鉴意义,并使之长存。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化广西"建设下的广西民族体育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学思 《体育科技》2005,26(4):11-13
广西有着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民族具有开发特色体育旅游产业的资源条件与比较优势.民族体育旅游作为"构建和谐广西"战略中"文化广西"建设的一种重要开发内容,既是弘扬、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又是推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广西"建设必将给我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广西应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大力发展自己的民族体育旅游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20.
覃云 《精武》2012,(9):81-81,83
广西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民间舞蹈也十分丰富。从远古时代起,壮族的祖先就在生息、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蚂拐舞,是一件不可多碍的、壮族人民独有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