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上海集邮》2007,(2):2-3
为宣传我国邮政个性化邮票服务新业务,满足社会对个性化邮票服务业务的需求,进一步推动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上海特点的集邮活动健康发展,由上海市集邮总公司、上海市集邮协会联合举办的“我最喜爱的个性化邮票”展览及有奖评选活动于2007年1月9日—2月24日在上海邮政博物馆中庭举行。据悉,本次展览开国内个性化邮票展览之先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柴霄 《集邮博览》2013,(6):70-73
1969年3月,法国邮政在巴黎近郊埃松省蒙日隆的商业中心安装了电子邮票机进行实验打印,开启了法国邮政发行电子邮票的序幕。而这也标志着法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行电子邮票的国家。除了发行普通电子邮票,法国邮政还专门为邮展、集邮沙龙等集邮活动发行纪念电子邮票。自1999年第一次为99法国国际集邮展览发行电子邮票起,  相似文献   

3.
上海,现代邮政在中国的发祥地之一。因此,在上海最能找寻中国百多年来邮政、集邮的完整发展历程。2006年恰逢中国国家邮政创建110周年大庆,让我们由此上溯,在申城范围作一次小小的寻根之旅。  相似文献   

4.
对发展集邮业务的理论思考一、集邮业务的属性集邮是以收集、鉴赏和研究邮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集邮源于邮票、邮票又源于邮政通信收费方式。邮政开办集邮业务是适应社会需求顺理成章。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邮政就开办了集邮业务,是一件很有远见的举措。邮政办理集邮业务有两大好处:  相似文献   

5.
《上海集邮》2007,(11):2-2
10月9日是第38届世界邮政日。本届邮政日主题是"世界邮政网,网络连天下"。为庆祝这一盛大的节日,上海邮政公司在上海邮政博物馆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市邮协、市集邮总公司和《上海集  相似文献   

6.
《上海集邮》2008,(5):48-48
3月20日,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和上海邮政博物馆在上海邮政公司403会议室联合举办信息沙龙活动,特别邀请了上海邮政公司信息技术局和上海市集邮协会的领导和专家分别为参加沙龙活动的来宾进行了邮政信息建设和集邮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7.
赵宁 《中国集邮》2000,(2):13-13
美国邮政的邮票部曾经赢利数十亿美元,而且不用作广告。轻轻松松就拥有了700万的集邮爱好者。60年代末期。是美国集邮的黄金时代。每四个小孩中就有一个是集邮的。浩浩荡荡的集邮大军为美国邮政带来了巨额的“新邮收入”——即集邮者只购买新邮,而不实寄,从而节省了邮政服务。但是美国的集邮大军后来却严重萎缩了。到了1993年,每75个小孩中才有一个集邮的。真正的“铁杆”邮迷只有25万,而且集邮爱好者的平均年龄为63岁,几乎纯粹是老年人的爱好了。  相似文献   

8.
由全国邮政集邮宣传工作委员会组织的“2001年全国邮政集邮宣传优秀作品评选”6月23日揭晓:《“出线”手记》等52篇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本次评选活动从今年4月初发出通知到4月30日截止,共收到22个省(区、市)邮政和集邮报刊报送的集邮宣传作品100余篇,按照《关于举办全国邮政集邮宣传优秀作品评选的通知》的规定,对于超出报送数量的作品,进行了筛选;对于未按规定填写初评意见的,一律退回报送单位补填,否则不允许参评。 经过来自全国7个邮政、集邮报刊社的评委们两  相似文献   

9.
全国邮政集邮宣传工作委员会第三届工作年会于2月25日在江苏扬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03年全国邮政集邮宣传工作,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全国邮政集邮宣传工作委员会委员和成员单位领导近30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在邮政经营和集邮发展的问题上,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认为邮政经营是赚钱的,有经济效益;而集邮活动是花钱的。事实是这样吗?举个简单的例子:近几年个性化邮票业务成了邮政经营中的一个重要产品,之所以能够为一些客户所认同并购买,要归功于集邮。因为集邮所传出的信息是,邮票有一定的文化属性,是国家的名片;同时,因为市场供求关系,又形成  相似文献   

11.
    
自从邮票诞生,便有人动了"集"的念头,有的觉得集起来好看,有的觉得集起来有趣,有的觉得集起来有用……一枚枚地收集着自己喜爱的邮票,便成了集邮者。 随着邮政的不断发展,集邮者不再满足于邮票的收集,他们将视角放眼到邮政通信所产生的封片简戳和一切单据,收集的对象扩展到与邮政有关的物品。他们开始对邮品进行整理和研究,在促进集邮活动发展的同时,记录了邮政史、集邮史。  相似文献   

12.
天水是甘肃省重要的文化经济重镇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很早就有集邮爱好者活跃于邮坛。天水秦州邮政分局创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天水的集邮活动也伴随着邮政业务的建立而产生。  相似文献   

13.
正《蒙古邮政史》邮集近年参加世界集邮展览和国际集邮展览,先后获得国家大奖、国际大奖、荣誉大奖。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和《集邮博览》杂志于2012年8月联合举办中国当代集邮家藏品展,展出了《蒙古邮政史》邮集,还特别展出了邮票博物馆馆藏珍品唐努乌梁海实寄封,使蒙古邮政史以及西藏邮政史、新疆邮政史等中国早期边疆邮政史题材得到集邮  相似文献   

14.
邮政是集邮之源,英美有尊重邮政的传统,历年出版许多少儿邮政图书,从小培养对邮政及集邮的兴趣,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2,(6):38-38
普票人人有,但谁能尽知其中奥秘?新版普票以地球、鸟类为主图,本期彩页将为读奉献紫外线下的普票“真面目”和高倍放大镜下的“苍蝇脚”。不看不知道,一看就明了。今年的上海集邮节,涌现出一大批学术研究论,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集邮协会一群教授、副教授的论,实际上支撑了两个分会场的活动。本期披露的《城市化推动真如镇邮政发展》便是在上海邮政史集邮学术。  相似文献   

16.
邮政是人类文明之结晶,也是集邮之基础。不少国家发行"卡通"邮递员邮票,以有趣的图案使孩子们从小了解邮政,进而吸引他们参与集邮活动。有关做法值得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法国邮政对邮票的分类,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分为纪念、特种、普通邮票,而是按邮票的受众分类,使每一套邮票的发行都有明确的指向,做到有的放矢,弹无虚发。为了推进集邮的发展,使用邮票作为交流媒介,并创建成功的邮票营销模式,法国邮政在2009年6月出版了一本《集邮宪章》。它是法国邮政与集邮社团、集邮媒体合作制订的有关法国邮票发行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8.
毕晓光 《集邮博览》2003,(1):45-45,44
邮政日戳既是邮政史的记录者,又是地名文化的最佳载体。北京的邮政日戳在这两方面体现的就更充分一些,从而引起了众多集戳爱好者的瞩目。1997年2月20日,适逢北京邮政开办一百周年,北京所有的邮政局、所统一换用了原邮电部1995年6月16日颁布的新戳式,掀开了北京邮政史上的新篇章。也就是从这一天起,笔者开始了本人集邮史上历时最久、耗费精力最多的一项集邮工程——收集北京邮政日戳。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将北京各局、所用戳戳图收集完毕,了却了一桩心愿,而集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知道。下面几则小故事就是发生在集戳过程中的真实而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上海集邮》2006,(2):47-47
10月28日,国家邮政局上海研究院副院长周焕德应邀在江西湖口举行的“县域邮政发展与集邮化论坛”上作邮政改革与集邮改革的演讲。  相似文献   

20.
《物件记事》开栏票据无声,邮品留痕,静静地记载着邮政史、集邮史中的大小事件,和活跃在其中的大小人物,它是岁月的印记,往事的记录,它的积累形成了邮政和集邮完整的历史。《物件记事》栏目将刊登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映邮政史、集邮活动的物件的文章。搜索你手中的邮品、票据、文件、照片等,讲述你亲历的那段历史,让我们从这些物件中探寻集邮活动发展的轨迹。由辽宁省邮电管理局等十个单位联合主办的"一九八八年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发奖大会文艺晚会"于1988年在大连市体育馆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