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由是人的最高属性。生命的本质是自由生长,其自主生长性活动是教育的实现机制。因此,实施新课程,就要"解放儿童",要在学习目标、学习形式、学习进程等方面给学生以选择的自由。近年来,我把"生命教育"作为科研课题,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研究,实践中,发现了一些值得  相似文献   

2.
“简简单单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语)这句话道出了精彩的语文课在于“平”中求实,在“平淡”中绽放异彩。  相似文献   

3.
“回归本真”的呼唤,使在“迷人眼”的“乱花”中徘徊的语文教学踏实了,不由想起了于永正老师的《杨氏之子》。他的的课堂教学以简单示人——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没有热闹的花样形式,只有老师、学生和文本。于老师用亲切平实而又不乏幽默的话语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读书。在读中,古文逐渐清晰明朗,疑惑一一解开;读到最后,大家恍然大悟,意犹未尽。这时,再提笔把古文描述的场景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于永正老师称其为“简单语文”。  相似文献   

4.
“本色语文”目前有两个流派: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引领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工具性不基点,渗透人文性;另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精神教育,以人文性为基点,渗透工具性。  相似文献   

5.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化教育界一道辉煌的彩虹。西南联大在硝烟与动荡中办学8年,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学术成就显著。美国学者易社强称西南联大为"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的"世界教育史的奇迹",它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好好研究的名校之一。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要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是叶圣陶老先生对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作出的精当评价,翻阅旧文,我们也会发现古人曾有“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学自如”的学习训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青年教师:“书是读出来的。”那么,如何在我们的语文课上有效地指导学生读书呢?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省级教研活动中,偶然听到一位乡村老师的慨叹:“看着城里的孩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幸运又幸福’!”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当时我就忍不住回复一句:“每当我看到农村的孩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淳朴、清浅、鲜洁,勤劳、勇敢、善良,不世故、不忸怩、不复杂,澄澈而又明净,‘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由此而展开追问。  相似文献   

8.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化教育界一道辉煌的彩虹。西南联大在硝烟与动荡中办学8年,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取得显著学术成就。美国学者易社强称西南联大为“中帮三十载,西土一干年”的“世界教育史的奇迹”,它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好好研究的名校现象。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在思考,如伺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精彩?在多次拜读了于漪、于永正、窦桂梅、李吉林等名师的教学设计,聆听了他们那些感人肺腑的从教经历,并现场感受了他们的风采后,我蓦然酲浯,唯有精益求精,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亮点多多,精彩不断!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导师徐梦吟一直积极倡导“自然语文”理念。而作为自然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课堂评价”,必须顺应课改需求,努力让课堂评价更自然,更本真,更高效。一、评价应力求多样性 课改至今,我们的课堂评价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静心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就不难发现我们的评价更多侧重“语言”评价,并且评价还过于单一。这方面许多名优教师做得特别好,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番茄太阳”》时,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你能看到这位年已古稀的老人那慈祥信任的眼神、轻轻抚摸孩子的双手、高高跷起的大拇指……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真切,没有年龄差异,没有辈分高低,于老师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圣者”,更不是一个让孩子“有距离感的教者”,他用“心灵”在课堂上“舞蹈”,因此,孩子们爱上他的课,教师们也更爱听他的课。  相似文献   

11.
吴永伟 《辅导员》2010,(24):22-22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课堂,大的框架要粗线条,小的细节要细线描画。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过程细节的处理。"是的,课堂教学细节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技巧,丰富教师教学智慧,积淀教师教学性格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曾听过这样一节课: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A级目标:在棋子分堆游戏中理解平均分配,并能写出相对应的算式。B级目标:沟通算式与算式之间的联系。C级目标:培养数感。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主阵地,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积累、综合运用、自主实践的过程。"儿童问学课堂",以"问"为引擎,扬起生长的帆;以"学"为核心,培育生长的力;"问""学"相生,蓄积生长的能。学生在"问学"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思维的形成、发展与语言文字的运用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对于学生来说,语言与思维如同飞翔的双翼。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要求,都含有大量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得以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特点,挖掘文本的思维因素,关注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的思维含量,让学生的思维在语言的丛林中生长。一、读出疑问:培养思维的独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当语文学习的“主人”,使情境交融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能愉快地完成,让学生感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之处,让孩子的心灵在语文课堂自由飞翔。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6.
北风阵阵,雪花飞舞。12月份的江淮大地已然是地冻天寒的世界,伴随着严寒,新年的浓浓春意也渐渐袭来。我们班的课程也已进入最后一个单元,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所编排的内容和新春有很大的关联,所以这个单元的教学也很是应景。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是《23雾凇》、《24春联》、《25古诗两首》。单元练习"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口语交际"三个环节也同样与新年主题有关。由于第24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春联的种类和作用,初步了解春联的基本特点。通过新课学习,课前复习,孩子们在知识方面的掌握基本达成了目标。同时,通过课前预习,课后搜集喜欢的春联,培养孩子对春联的兴趣。使孩子们喜欢春联,愿意诵读春联,最后形成较为积极的对对联的兴趣。没有想到,在练习7"处处留心"教学环节中,孩子们对对联的兴趣和能力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倡导"自由表达",让儿童作文回归生命本真,呼唤儿童作文的生命活力在习作过程中的真情投入和倾情投入,让学生享受自由写作状态。因此,如果孩子们能兴趣十足地参与习作教学,他们喜欢看、喜欢说、喜欢写、喜欢评,沐浴在习作教学的快乐课堂,孩子们的习作能力就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常在文章中看到作者引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饱经风霜”一词的教学。也经常看到语文教师遇到“饱经风霜”就完全照搬。  相似文献   

19.
李涛 《陕西教育》2006,(6):42-43
1、注重创设情趣。情趣是认识的前提,课堂有情趣,孩子才会积极地参与。情趣是和谐的前提,课堂有情趣,学生的心情才能最大限度地放松,思维才能活跃。于永正的课堂是最充满情趣的。其情趣主要表现在他幽默的语言中,表现在他的教学艺术中。  相似文献   

20.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化教育界一道辉煌的彩虹。西南联大在硝烟与动荡中办学8年,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学术成就显著。美国学者易社强称西南联大为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的世界教育史的奇迹,它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好好研究的名校之一。历史学家何兆武先生在西南联大读了7年书,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