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仲庚是一个典型的湘南汉子,诚恳、淳厚而有韧性.2000年,他到我们所进修博士课程,由我做指导老师,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极其用功.陈仲庚的工作效率经常令我吃惊,他不断地拿出一篇又一篇的论文给我,我提出一些意见,他立即修改,大刀阔斧,毫不迟疑.有时数天之内就几易其稿,让我都有些招架不住.  相似文献   

2.
朱绍禹先生是国内知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他对语文教育的许多方面都有精到的研究。而语文教材的研究,则是朱先生长期关注并付出了大量心血又收到了显著成果的一个领域。他的语文教材理论,是他整个语文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整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体系。这里,仅就朱先生语文教材理论中关于语文教材文化的建设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理解。朱先生说:“文化,是一个使用得异常频繁的词,……唯独语文教材文化这个词好像还未出现过。然而,  相似文献   

3.
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e Brbgliie,1892-1960)因发现电子的波动性,获得了192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从1922年起,德布罗意(左图)在法国科学院《波动力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数篇有关波动和粒子统一的论文。1923年夏天,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物质粒子特别是电子上。他把这一想法以两篇短文的形式分别发表于《通报》杂志和《自然》杂志的评注栏内。1924年,他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关于量子理论的研究》中,详细地阐述了这一想法,提出了微观粒子波动性的物质波理论。1925年,他把这篇100余页的论文发表在《物理年…  相似文献   

4.
当时,我们都认为那只是单纯的严厉,现在成熟了,才知道什么叫做用心良苦。教我物理的老师是一个瘦瘦高高的老头,以严厉和倔强著称。我们背地里都叫他“物理老头”。物理老头的严厉是出了名的,没有同学不怕他。刚毕业不久的表哥得知他教我物理的消息后,警告我说:“要是学不好物理,可有你受的了!”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外学术界以及新闻媒体关于国际物理年由来的报导中,都有这样一种说法:由于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5篇非常重要的论文,对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创造了科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1905年也因此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这里说的5篇论文是指关于光量子论、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以及关于布朗运动的2篇论文。其实,爱因斯坦在1905年还有一篇值得和它们相提并论的论文,那就是他的博士论文。  相似文献   

6.
简讯     
情感目标的研究是教学科研的重要课题,江苏省镇江市中学物理情感教学课题组经过四年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他们撰写的论文有13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指导学生撰写物理小论文上万篇,完成物理小制作数百件,还演出了一台27个节目的物理课本剧,他们的研究课题已被列为省级研究课题,并被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确认为“物理教学评估”课题的子课题.1992年12月4日~5日,镇江市教研室在润州区金山中学召开了中学物理情感目标教学研讨会.省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和省市有关领导应邀到会.他们听取了课题组的专题汇报,观看了物理  相似文献   

7.
从1997年开始,为写作袁隆平院士的传记,我对他进行了跟踪采访。采访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是一个又一个科学发现使袁先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我对他的第一篇关于杂交水稻的论文尤其好奇,因为这篇短短的论文,引发了人类农业史上的“绿色革命”,为解决饥饿这一世界性难题找到了探索之  相似文献   

8.
陈仲庚是一个典型的湘南汉子,诚恳、淳厚而有韧性。2000年,他到我们所进修博士课程,由我做指导老师,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极其用功。陈仲庚的工作效率经常令我吃惊,他不断地拿出一篇又一篇的论文给我,我提出一些意见,他立即修改,大刀阔斧,毫不迟疑。有时数天之内就几易其稿,让我都有些招架不住。他的学业水平在某些方面相当不错,应该是高出于在读的博士研究生不少,例如在古典文化、地方志方面。当然,也可能是生长于楚文化的地域环境的缘故,他对楚文化源流的理解把握就相当出色。在这方面我就不敢好为人师。我对他的建议是多读点…  相似文献   

9.
朱绍禹先生年已八旬 ,他从事语文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已经半个多世纪。半个世纪国内外风云变幻 ,先生却始终如一 ,初衷不改 ,为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地耕耘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既有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 ,又有深刻的理论建树 ,他的语文教育理论博大精深 ,涉及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限于篇幅 ,现就我了解到的先生语文教育思想中的几个重要方面 ,进行一些研究、探索 ,这些思想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编写将会大有裨益。一、关于语文教学的性质问题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朱先生…  相似文献   

10.
本期“精神分析研究”栏目选用的三篇论文是我们精神分析研究的成果一部分,也是我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儿童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在儿童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研究”的成果之一。三位作者都是我指导的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方向研究生,他们三年来系统阅读了三位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拜昂、玛勒和莱因的著作和有关研究论著,分别完成了关于这三位精神分析学家思想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这里选用的文章是从他们的硕士学位论文中抽取的精华部分。这三篇论文从选题上看在国内精神分析研究领域都尚属首篇,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新…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先来看一篇"病文":爸爸的"帮助"①初三的那年,物理老师让我们回家自己用铜丝做一个线圈,第二天做实验用。我暗喜:我爸爸是电工,让他帮我做一个不就OK了吗?还可以让他多做几个送给好朋友呢!真是不错。②晚上回到家,爸爸在看报纸,他每天都是这  相似文献   

12.
走进许祝安教授办公室,看到他正伏案工作。各类文件摆满了一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进展报告、邀请国外学者讲学的申请,更多的是博士生的论文稿。他正在审阅一篇篇论文。“这些论文是最后一稿了,我得仔细把把关。”许祝安放下手中的笔,一边招呼记者坐到沙发上,,一边走到旁边的饮水机上倒了一杯热茶。就在绿茶散发的清香中,年轻的许祝安教授像邻家大哥一样拉过身边的一张椅子坐在记者对面。一头扎进“物理”这辈子出不来了他喜欢物理,从初中开始就喜欢上了。许祝安说,当时社会上的一句俗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影响了他们那个年…  相似文献   

13.
1929年-德布罗意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e Broglie,1892-1960)因发现电子的波动性,获得了192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从1922年起,德布罗意(左图)在法国科学院《波动力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数篇有关波动和粒子缔一的论文。1923年夏天,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物质粒子特别是电子上。他把这一想法以两篇短文的形式分别发表于《通报》杂志和《自然》杂志的评注栏内。1924年,他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关于量子理论的研究》中,详细地阐述了这一想法,提出了微观粒子波动性的物质波理论。1925年,他把这篇100余页的论文…  相似文献   

14.
从1955年开始到196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一共合写了32篇论文。李政道曾经写过:“杨振宁和我的合作,和当时物理的发展十分契合,并且反映了当时的精神。我们的合作紧密而且成果丰硕,是既竞争又和谐。我们共同的工作激发出我们最佳的能力。结果远比我们各自分开来工作的总和要好得多。”杨振宁也曾经说他和李政道合作是令人羡妒的。1956年他们两人合作写了一篇论文,对于物理学家一向深信不疑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在弱作用中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这篇论文造成了科学概念上的一次革命,也使他们成为头两个得到诺贝尔奖的华人。那一年…  相似文献   

15.
本期“精神分析研究”栏目选用的三篇论文是我们精神分析研究的成果一部分,也是我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儿童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在儿童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研究”的成果之一。三位作者都是我指导的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方向研究生,他们三年来系统阅读了三位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拜昂、玛勒和莱因的著作和有关研究论著,分别完成了关于这三位精神分析学家思想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这里选用的文章是从他们的硕士学位论文中抽取的精华部分。这三篇论文从选题上看在国内精神分析研究领域都尚属首篇,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16.
距今刚好100年的1905年,是物理学史光辉灿烂的一年,在这一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在德国最有声望的杂志《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震撼整个科学界、改变人们思维方式方法的3篇论文。第一篇是关于光电效应的论文———他因此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奖;第二篇论文提出分子运动的数学理论,给分子存在提供了补充证明;第三篇论文就是最为有名的“相对论”,其标题是《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利用了电磁研究方面所发现的那些概念来修订牛顿力学,使其与宏观的和微观的高速条件相适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质量、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心境可以影响他的思考和行事方式。让我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19世纪末的一天,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在牙痛、妻子又面临生孩子这种烦躁、焦急的心境折磨下,对瑞典青年学者阿列纽斯寄来的论文不屑一顾,毫不客气地扔进了纸篓,而几天之后,妻子顺产一可爱孩子,他的牙也不痛了,又从纸篓里捡起那篇论文审读,才发现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学术观点——电离学说。1903年,年轻的阿列纽斯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  相似文献   

18.
博士学位论文要以学术论文作牵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就是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创造知识。我20年来的做法是,博士学位论文以学术论文作为牵引。学生从一开始就带着一个想法去进行工作,那么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可完成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做实验时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调研,研究理论问题时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索,并及时把研究结果整理出来,那么这样一篇有论点、有观点、有实验、有论证、有数据的学术论文也就完成了。一个学生,假如第一件工作能做成这样,完成了一个学术论文的全过程的完整训练,那对他的提高是非常大的。有的老师跟我说,他的博士生只能做学位论文,4年以后才发…  相似文献   

19.
距今刚好100年的1905年,是物理学史光辉灿烂的一年,在这一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在德国最有声望的杂志《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震撼整个科学界、改变人们思维方式方法的3篇论文。第一篇是关于光电效应的论文——他因此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奖;第二篇论文提出分子运动的数学理论,给分子存在提供了补充证明;第三篇论文就是最为有名的“相对论”,其标题是《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利用了电磁研究方面所发现的那些概念来修订牛顿力学,使其与宏观的和微观的高速条件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一个即将升入高二的学生,暑假来到我家里,跟我聊怎样学语文。他说他感到鲁迅的作品比较难懂,于是把初中学过的鲁迅作品都找出来再读一遍;高中第三册头一篇课文是毛泽东同志的《别了,司徒雷登》,为了学懂这一篇,他把毛选四卷中包括这一篇在内的五篇文章报p1949年8月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对美国国务院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的五篇评论)都找出来认真地读了一遍。我听了以后感到这个同学正在摸索学语文的一点门道。什么门道呢?就是寻找和构建语文学习的系统。我们常说培养能力,这能力从何而来?依我看,恐怕只有掌握了系统的知识之后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