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结构是由细胞膜(细胞表面包裹的一层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细胞核三大部分构成。生物膜是指细胞中所有的膜。包括细胞膜和胞内膜。胞内膜是指一些细胞器的膜和核膜,这些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线粒体等。近代生物学揭示:细胞膜不仅起保护细胞的作用,而且还有物质转运、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功能。还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细胞的代谢活动和调节过程。而由膜构成的各种细胞器,其膜与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相同,故他们具有相同的生物膜功能。这些生物膜在细胞内构成了真核细…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74):161-162
膜转运蛋白、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是与跨膜运输有关的三个概念。概念辨析:膜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这两种蛋白以不同方式识别和运输物质;载体蛋白既可介导主动运输,又可介导协助扩散,而通道运输只介导协助扩散。相关问题:通道运输应归入协助扩散;水分子可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进出细胞。  相似文献   

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分子和离子的穿膜运输;另一类是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胞吞和胞吐。1.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膜的通透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脂溶性越大的分子越容易穿过细胞;(2)小分子比大分子更容易穿过细胞膜;(3)不带电荷的颗粒更容易穿过细胞膜;(4)亲水性分子和离子的穿膜要依赖于专一性的载体蛋白。这些特点说明,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和细胞膜的结构属性共同决定的。细胞膜的通透性还要受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如热、辐射、pH、盐的不平衡等,均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2.(小分子、离子)跨膜运输方式物质的跨膜运输可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根据是否需要专一的载体蛋白又可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1)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消耗细胞本身的能量,运输的速度同浓度差成正比,运输的方向是顺浓度梯度。扩散速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有些疏水性的非极性小分子,如O2、N2、苯、甾类激素等,即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过细胞膜中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区进出细胞;有些小分子虽不带电电荷,但却显极性,如H2O、尿素、甘油、CO2、乙醇等,这些物质也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迅速穿过脂双层。但带电荷的分子或离子,...  相似文献   

4.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包括“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理解层次的考点及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渗透作用的原理、实验现象的预测与分析、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及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本文从模型人手,促进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正>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屏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同时又要承担摄取营养、排出废物、维持离子平衡等重要功能,即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磷脂双分子层的特性决定了其对绝大多数溶质分子和带电荷的无机离子是高度不透的,所以几乎所有的有机小分子和无机离子的转运都需要特异性的膜蛋白——膜转运蛋白。正是这些蛋白质赋予了细胞膜最重要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1.膜转运蛋白的类型膜转运蛋白分为两类:一类是载体蛋白,  相似文献   

6.
刘敏 《生物学教学》2007,32(5):31-3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但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  相似文献   

7.
1问题蒋世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P.49中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为:在细胞中,许多细胞器都有膜,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和溶酶体等,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这一概念是针对真核细胞的吗?原核细胞的膜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吗?洪毅[四川省泸州市纳溪中学(646300)]原核生物除了细胞膜,还有其他膜吗?光合片层结构属于生物膜吗?单一性的膜能称为膜系统吗?2讨论2.1属于生物膜的范畴于彦军[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833000)]"生物膜系统"会因细胞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8.
操明权 《新高考》2006,(10):56-64
一、知识体系二、重要知识点归类比较1.细胞膜、生物膜、生物膜系统概念的比较细胞膜仅指位于细胞质外面的膜,生物膜指细胞内所有的膜结构,生物膜系统指细胞的所有生物膜在结构和功  相似文献   

9.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它的选择性是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的,生物膜的这种选择性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则是这一节中重点阐述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两大块内容,一是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要求学生理解这三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从膜两侧的浓度差、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消耗能量、代表的例子等方面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分为: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由于旧版教材的一些干扰以及教辅资料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使很多学生甚至教师对一些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产生了疑惑。现对不同物质进行归类分析,希望能对各位同仁的教学有所帮助。小分子和脂溶性分子跨膜运输方式相对简单,一般都是自由扩散,直接从磷脂分子之间的缝隙通过,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这里的小分子主要是指水和一些气体分子。但也有例外,如水通道蛋白的发现证明了在某些部位,水也可以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相似文献   

11.
<正>1试题下列关于生物膜透性的叙述,正确的是(C)A.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能够自由透过高尔基体膜B.细胞质中合成的光合作用相关蛋白需通过内质网输入叶绿体C.子叶细胞中包被脂肪颗粒的膜对葡萄糖具有选择透过性D.细胞外高浓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2疑问牛延琴[浙江省长兴县金陵高级中学(313100)]包被脂肪颗粒的膜上有葡萄糖载体吗?葡萄糖进入  相似文献   

12.
1如何理解水通过渗透作用跨生物膜渗透作用是指液态小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方式。半透膜是通过孔道大小和膜两侧同类分子自由能(分子势)差来决定其过膜情况,无生物膜活性。虽然水分子跨生物膜与半透膜发生的渗透作用结果一致,但在发生过程中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能将细胞吸水与失水简单地等同于渗透作用。综合生物膜的成分、物质相互亲合原理、水通道蛋白的发现三方面来分析,水通过生物膜,一方面是由生物膜上的水亲合物决定的,所有膜蛋白都能承担水分子的过膜,主要是贯穿蛋白,因为它能形成水通道,为水分子过膜创造便利的条件;其次,非贯穿蛋白的自发运动,也能使水分子过膜,因为所有蛋白分子都有水亲合性,膜蛋白对水的亲合量与水势成正比,从生物膜内外两侧分析,水势大则亲合亦大,自发转运到另一侧的能力亦强,从而体现与渗透作用一致的现象;另一方面,生物膜内外两侧的水势产生的动力可使水分子克服阻力穿过生物膜的磷脂分子,由生物膜内外两侧的水势差决定过膜情况,当外侧水势大于内侧水势,细胞吸水;当外侧水势小于内侧水势,细胞失水。  相似文献   

13.
陆俊 《中学生物学》2010,26(6):39-40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是通过水和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实例,使学生建立物质跨膜运输的感性认识,从而理性地认识到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第4章第2节"膜结构"、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习奠定基础.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为学习后面的探究性活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1 设计理念 本节课主要采用比较教学法,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进行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异同,让学生在比较中清楚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同时将大分子物质的运输胞吞、胞吐也参与比较.教师运用动画进行讲解各种运输方式,运用概念图展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关知识.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一切生物细胞的外缘都被有一层薄膜称为细胞膜。近十年来由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新技术的应用,人们对细胞膜有了新的认识。大量研究表明,一切细胞中的膜包括细胞质膜,核膜和所有细胞器膜都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形式,不仅高等动物和人类是如此,低等原核生物如支原体的界膜,其基本结构也与之相同。这种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膜系构造,近代生物学上统称为“生物膜”。大量的研究证明,生物膜结构在细胞中的作用远远不仅起屏障和限定空间的作用,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细胞维持生命的活动。如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能量较换,神经传导,信息传递,体液调节,细胞分裂和分化以及许多药物作用信号的发放和受理等基本生命过程都是以生物膜为基础。因此生物膜结构,性质和功能的研究已成为当代生物学的中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研究表明,保卫细胞质膜上存在多种转运蛋白,这些特殊结构是保卫细胞离子出入,信号导等生理过程的重要调控机构。研究保卫细胞质膜转运蛋白特性、功能与气孔运动的关系对于认识气孔运动机理,调控气孔运动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 水的通道运输水分进入细胞的途径有 2种 :①自由扩散 ,即单个水分子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 ;②通道运输 ,即水集流通过质膜上水孔蛋白中的水通道进入细胞。如图 1所示 :水集流是指成群水分子通过质膜上水孔蛋白的水通道 ,水孔蛋白是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性转运水分的膜通道蛋白 ,目前已报道有 6种水孔蛋白。水孔蛋白的亚体是中间狭窄的四聚体 ,呈“滴漏”模型。每个亚单位的内部形成狭窄的水通道。水孔蛋白的活性受磷酸化调节 ,使水孔蛋白的水通道加宽与变窄 ,从而使水集流通过量增加与减少。2 离子通道运输细胞质膜上有的内在…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87):148-149
<正>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必修一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共3节内容,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第2节膜结构有关,第3节在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基础之上,带领学生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这3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本节内容是在初步了解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物膜的功能,是对已掌握知识的  相似文献   

19.
在生物界中,除了极少数的病毒、类病毒等以外,绝大多数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通过细胞膜将彼此间及与环境间分隔开,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系。在真核细胞结构中,除了极少数的细胞器,如中心体、核糖体外,其细胞膜、核膜及线粒体等诸多细胞器均由单层或双层膜构成。这些膜结构在化学成分、功能等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即“生物的膜系统”;原核生物的细胞尚不能形成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相似文献   

20.
目前 ,在生物界中 ,除了病毒和类病毒外 ,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学习生物学 ,首先必须懂得有关细胞的知识 ,尤其是细胞的基本结构特点。  如图 1所示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四部分。细胞壁是一层透明的薄壁 ,在最外层 ,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的一层极薄的膜 ,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透明粘稠物质 ,能流动 ,可促进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核近似球形 ,由更加粘稠的物质组成 ,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