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育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与控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仲坤 《体育学刊》2001,8(4):40-41
运动攻击行为是体育运动中时常发生的一种伤害或危及他人的行为.它发生在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观众之间,严重时可导致暴力冲突事件、社会动乱.通过对运动攻击性行为的理论、产生原因等的分析,对攻击性行为的控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这将有利于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2.
攻击性行为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备受体育界人士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国内有关体育运动领域中攻击性行为的研究文献,对此进行分析和梳理,认为国内研究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理论探讨居多,实证研究贫乏;问卷调查居多,实验研究偏少;描述研究居多,干预研究缺乏;研究对象与研究项目单一。并就我国体育运动领域攻击性行为研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人类身体本能的体育运动哲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类的根本性特征是铭刻于身体之上的,身体成为人类唯一能够感知的思想和实物存在.体育运动是人的自然需要和本能冲动,是一种寻求生存平衡、身体强大和生命意义的自然表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也是最为真实的情感体验.体育运动对于人类身体的忠诚与可靠,就在于它对于生命的保护,是人类唤醒身体本能运动的思想存在.站在人类身体本能的视角来探寻体育运动的历史路径,试图从中寻找属于体育运动的哲学线索.体育运动就是人类身体本能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因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攻击性行为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运动员的社会学习和比赛环境中所受的挫折是运动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防止运动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5.
体育运动中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攻击性行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运动比赛中,这种攻击性行为对体育比赛的顺利进行和良好体育道德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中的攻击性和攻击性行为,攻击性理论及其相关诱发因素,攻击性行为的危害、预防措施,运动中的攻击行为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分析了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攻击性行为形成的模式、原因及对其预防的措施。通过分析.了解在比赛中可能发生的暴力事件,从而采取有效的方法.防止运动员不明行为的发生,净化赛场风气,为我国篮球职业化道路的快速发展,提供心理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资料分析法,系统的探索攻击性行为、攻击理论、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并对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消除和控制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论竞技运动攻击性行为形成的社会性因素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假设模式包括本能理论、驱力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存在不但违背了"fair play"的公平竞争原则,而且容易引发赛场暴力事件,造成运动者的身体与心理的伤害,影响了竞技运动事业的正常发展.运动攻击性行为形成的社会因素主要涉及到运动员自身、教练员、观众、管理者、运动场地和器材以及特定的社会背景等.运动攻击性行为的控制措施教育、合理的引导以及适当方式的渲泄等等.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攻击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进行回顾,通过参考一般攻击行为模型的逻辑框架,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分析体育运动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显示:引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个体人格、认知、情绪、生理唤醒水平;外部因素:运动情景因素。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个体攻击性的人格、认知和情绪,提高生理唤醒水平;参与低强度、低竞争性、低任务条件下的非接触性、娱乐活动和有组织、优良环境下的体育活动对于减少个人攻击行为水平更加帮助。在价值导向上,体育应回归其教育本质上,淡化功利与竞争意识;公共传媒应净化舆论环境,广泛宣传体育运动背后的精神价值及其人文理念,以促进公民身心与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体育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剖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攻击性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健身处方锻炼对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修订的Olweus攻击性行为问卷对9205名城乡中小学生进行了测试,考察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基本状况。针对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采用不同的健身运动处方锻炼来进行矫正。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生中存在着较严重的攻击性行为问题,总体上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但攻击性行为在初中阶段具有稳定性;直接言语攻击是最为普遍的攻击方式;攻击性行为的比率及攻击类型上均存在性别差异;健身运动处方锻炼能矫正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状态,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一些结论,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体育竞赛中观众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析及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攻击性的界定及理论发展进行了阐述,着重分析了体育竞赛中观众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提出对观众攻击性行为的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13.
体育运动参与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 《体育世界》2008,(6):78-79
学生在体育运动参与中形成的交往合作、竞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社会工作中去。体育运动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和提高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体育行为根源的社会生物学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体育在各方面取得了惊人的发展,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共识。目前关于体育行为的研究,学术界持有两种观点:文化人类学主张从仪式或祭礼这样的社会习惯中寻找人类体育行为的根源;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则认为人类的身体活动和体育行为是为了获得克服未来生存逆境的生产手段的准备。本文立足于比较行为学的研究结果,用社会生物学观点探索和解释人类体育行为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体育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剖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攻击性行为的策略。以期为学校进行有效的教育干预提供事实资料和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是否对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数理统计法等,对湖北省7所高校共858人(男生436人,女生422人)进行了体育运动与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关系的验证性研究.结果: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运动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主要是以两种渠道起作用,(1)体育运动直接影响社会适应能力;(2)体育运动通过影响心理结构,进而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青少年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状况和生活水平呈反比,即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持续下降.因此,国家出台了关于让学生走出教室,加强体育锻炼的阳光体育运动,借此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是家庭、学校、社会从不同空间,让学生体育活动能力得到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通过本研究,目的是为了让全社会认识到“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对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促进作用,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互动发展模式,形成新型有效的互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运用社会性别学分析方法剖析影响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推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传统主流文化对身体锻炼的忽视和对性别狭隘认知的遗留痕迹、正被父权制下社会所异化的大众媒体和大学女生体育需求的无法满足,遏制了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推广效果。提议采取引导女生树立正确健康理念、加强其体育自主实践能力培养和统筹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模式等措施,强化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推广作用,并为推动大学女生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世界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由于出生率极低导致社会老龄化严重。老龄化问题将成为日本未来发展的最大"危机"。以体育运动价值为切入点,分析日本针对人口老龄化现状提出的运动指导以及相应对策,重新审视体育运动的价值基准,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为我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