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微媒体扁平化、碎片化、多元化、蔓延化的特点使媒介素养更具时代性,当代大学生对微媒体的使用率极高,出现了对微媒体过度依赖,价值观失范,丧失自我等严重负面影响。所以,在微媒体环境下如何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重视的新话题。在结合国内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研究、教育途径、教育内容方面进行改进,积极探索和提升微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大学生拥有并使用自媒体已是普遍现象、网络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主流渠道、表达情感和获取资讯是其使用自媒体的重要用途;高职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着利用自媒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对媒体信息的选择娱乐化和碎片化、对媒体信息的辨识能力有待提高、缺乏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等问题。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围绕媒介素养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网络、大学生要实现自我教育和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和本校实际情况,探讨了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首先,介绍了自媒体时代的背景及其对传统传播方式的挑战;其次,分析了自媒体时代新媒体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带来的优势和机遇;再次,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和方法;最后,提出了自媒体时代创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对策,包括运用自媒体优势创建新的教育平台、建立素质过硬的网宣思政工作队伍和优化教育管理协调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财经素养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双创教育与财经素养教育的内涵与联系,分析了建筑类专业大学生开展双创教育和财经素养教育的现状,从两类教育融合的角度指出了建筑类专业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立足高校双创教育和产教融合要求,构建了“两育融合+三位一体”提升建筑类专业大学生财经素养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技术进步引发新型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新媒体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媒体具有交互特性和跨时空特性,既促进大学生快速获取新信息、新知识,又容易导致不良信息的侵害,深受负面信息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媒体素养的培育,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任务,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社交媒体在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同时,也削弱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威性、冲击着大学生良好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针对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了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教育平台、丰富教育内容、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闲暇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客观要求。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闲暇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闲暇素养,重建大学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不仅关乎其成才,还关乎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调查发现,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参差不齐,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有待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分、轻应用,课程体系不完善,校园设施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缺陷。为此,高校应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开发民族特色的软件资源,完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注重信息素养的创新教育,进一步规范信息道德行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等来加强少数民族信息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9.
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双重影响。面对手机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改变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入手,利用手机媒体探索新的教育途径,不断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媒体素养。  相似文献   

10.
作为正面新闻信息的直接对立面,负面新闻信息是大众媒介难以缺少的重要传播内容,而负面新闻信息的存在和传播也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其影响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果。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形成舆论监督和引导机制,可以确保媒体能够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成相关新闻信息的报道,促使高等院校教育观念的更新、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最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相应的新媒体素养。面对当前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普遍缺乏的现状,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新媒介素养阅览室、设置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和举办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等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时代,信息获取、辨析、组织、利用能力成为个体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萌芽、成长期,高校学生缺少必要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媒体应用方面出现了一些负面效果。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媒体素养教育体系,本文从媒介素养课程、师资,媒介教育,学生传播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北美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已成为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美国和加拿大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特征,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关于推进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传播实践环境的新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科普工作也迎来了新媒体传播时代。利用新的媒介载体向社会提供各类的科普服务的形式,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推陈出新。因而对于城市的科普工作而言,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向公众进行科普传播,既蕴含着新的机遇,也潜伏着新的挑战。本文将以广州市的科普传播为例,从科普传播的发展、广州市科普传播的媒体发展现状以及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出发,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为广州市的科普传播工作提出的新媒体时代的应对策略,进而为其他城市的科普传播发展提供一条可以借鉴的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审视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现状,发现其面临多重困境:理论范式重叠,操作模式具有依赖性,课程体系断层。从国内现状与国际视角出发提出相应策略:价值取向精细化,操作模式本土化,课程体系层级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揭示了传播中存在的偏见;利用媒介素养教育的有关理论开展了对传播偏见的解读和批判,从而帮助受众认清传媒,准确判断现实环境,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信息素养的概念内涵以及体育专业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阐述了体育专业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最后对培养体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进行了研究,认为要做到转变观念,加大信息素养教育宣传力度;整合信息检索课与专业课教学;加强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媒介时代,无处不在的媒介正在引发一种危机:眼见不一定为实。在这种背景下,想要更好地生存发展,仅仅依靠双眼观看世界是不够的。笔者试图从分析媒介时代影响观看的主要因素(下位因素:创作者、观看者、社会环境;上位因素:媒介因素)为基本出发点,进而阐释媒介是如何通过四大途径(夸大的媒介现实、客观的媒介现实、缩小的媒介现实、超越现实的媒介现实)来影响受众观看,并由此引发对媒介素养教育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信息素养是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信息素养培养是体育教育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以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体育信息素养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体育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对培养途径进行研究,旨在为培养提高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信息素养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促进我国体育院校的体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文章通过对国内外Physical Literacy(PL)、体育素养文献的回顾,分析中外体育素养文献的研究类型与研究主题等变量,找到发展和促进PL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我国PL的发展方向与未来研究提供启示。方法:以"体育素养""身体素养"和"Physical literacy"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平台、SPORTDiscus和EBSCO数据库中进行检索,通过相应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得到32篇中文和57篇英文文献。对数据进行编码,定量数据使用Excel中的频率和百分比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当前国内外有关体育素养的研究在数量上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国内外均认同Whitehead的体育素养概念,但并未完全达成一致;测评工具没有展现出PL概念特征;国内外研究主要群体均为学生;国外研究类型较国内更多元,研究主题更广泛;全球纵向研究少,横向研究多。我国对体育教师PL的现状调查以及职前体育教师PL的培养似乎欠缺,加强PL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能促进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