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0个学生就有100种心灵,而每种心灵天天都在起变化,今天有了信心或兴趣,过一段时间这信心或兴趣就可能失去了,我们就不能像讲方法技巧那样,讲完掀过这一页去就算完事大吉。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叩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这是教师了解学生,进而使教育有的放矢的前提。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向你揭示心灵的奥秘呢?我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叩开学生心灵之窗的轨迹。第一,给学生创造讲心里话的条件。由于多种原因,孩子们一般是不愿意或没有机会向班主任敞开自己心灵之窗的。面对这种情况。我根据学生们思想单纯、质朴,易于调动感情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和老师  相似文献   

3.
<正>初为人师时,我们或曾在誓词中说:"以灵魂唤醒灵魂;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心灵慰藉心灵;以智慧启迪智慧。"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灵引智者,是引导学生心智日趋完善的人生导师。古语也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为学生解决心中的诸多疑惑,做孩子的心灵煲汤师,对于"特异学生"尤要如此。为何要称"特异学生"呢?当代"90后"、"95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往往是自我、叛逆、个性、非主流、不独立……他们个  相似文献   

4.
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与制约,传统的教育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对学生"心灵"与"精神"的陶冶与培育。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必须回归到对"心灵世界"、"精神境界"的关心与关切。首先,关乎心灵的教育注重精神的成长,它一方面表现为教育必须关注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另一方面表现为教育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时代或一种文化下的心灵世界。其次,关乎心灵的教育注重自由的思想,它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追求学生思想的解放、精神的独立以及理性的批判。再次,关乎心灵的教育营造闲暇的时空。拥有"闲暇"精神的心灵教育能够唤醒学生内在的心灵,为学生指引美好的人生,帮助学生形塑高贵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方锐 《今日教育》2011,(7):80-8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想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或者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导,那么走进学生的心灵就成了前提和关键。但是,师生之间往往都是有距离的,如今的学生通常都悄悄地在自己的心扉扣上了一副坚固的门锁。教师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用铁棒或钢锯都是费力不讨好、完全不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项高尚、有品味、长远的工作,教育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生活、行为和思维习惯。教育要教会学生踏实,自己面对困难,彼此互尊互重,要让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让家庭和学校成为学生心灵栖息的乐园,让学生的心灵学会歌唱,让家庭学校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自由广场。这样才能让教育在学生的心中开放出幸福的花朵。  相似文献   

7.
李亮 《语文天地》2013,(11):42-43
诗歌是文学的精华,是对生活的高度集中与概括。读诗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它能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在高中诗词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情感、审美意识等因素,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或听或说,或读或写,或评或议,不拘一格,在发散性思维中习得知识,陶冶性情。  相似文献   

8.
高中思想政治课对于洗涤学生心灵、减轻学生精神压力,帮助学生用正确的心态看待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高中思想政治课走进学生的心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此,从思想政治课相关含义解析入手,深入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心灵成长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策略,必可更好地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教育惩罚要唤起学生的羞愧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从根本上看是一种触动与改造学生心灵的教育手段,而不应该异化成为"复仇报应"或"杀鸡骇猴"的工具.只有把触动与改造学生心灵作为惩罚的目标,惩罚才有它存在的道德意义与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10.
心灵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心灵教育可以通过体育和音乐等方式,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心灵都得到成长,真正实现双方心灵的对话、精神的沟通.同时,心灵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十分重要的启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灵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让思政观念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触动学生的灵魂,转...  相似文献   

11.
<正>1.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美术能够让学生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有可以感受到美的心灵;学习美术能够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绘画的过程中让学生有很多美好的体验,那些或天真或稚嫩或天马行空的想法都可以通过一支画笔诠释;学习美术能够让学生的某些心情和情绪得以宣泄和倾诉。很多人都说绘画是儿童的一种特殊语言,因为一笔一画都是他们的真实想法、态度和见解。总的来说,美术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  相似文献   

12.
师生沟通是始于心灵然后抵达心灵的,如果教师缺少了对学生心灵的积极回应,缺失了对学生成长诉求的主动观照,缺乏了与学生情感的正向互动,这样的沟通是无法拨动学生的心弦的。师生沟通要尽量积极正向,紧贴着学生的心灵,既有基于情感的共鸣观照,又有基于细节的敏锐觉察。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的研究显示,在课堂上,心灵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是构建儿童相应技能的可行性途径。被调查的两所小学的学生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干预组的学生通过他们的常规任课教师接受了四个星期的心灵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参加了此项培训的学生,相比那些对照组的学生,表现出来的执行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有显著上升和改善。此外,侵略性和社会问题显著减少,焦虑情绪也相应减少。虽然限于样本  相似文献   

14.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召唤结构”。由于学生认识上的个性差异和阅读经验的不同,在阅读教学的进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也往往有较大的差异。辩论,其实就是充分利用了这种“差异资源”,或让学生辩论求真,或让学生各抒心灵,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15.
贾碧霞 《现代语文》2014,(10):117-118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大部分课文都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凝聚作者心血和生命的名篇佳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通过朗读进入文本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相融的审美境界,获得或赞美崇敬、或怜悯同情、或憎恶鄙薄等不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情操得到陶冶。  相似文献   

16.
一.活动背景: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好的作文应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细腻,或豪爽大气,或含蓄内敛,发自肺腑,开启心扉,触动人的脉搏,震撼人的心灵,这样才能有心灵互动,感情共鸣。正如"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前苏联赞可夫就说过:"作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注重写作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对所写事物激情满怀,使学生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多与学生进行轻松、自然的心灵对话,才能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心灵对话”,就是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态度亲切、真诚地和他们互相交心,架起一座师生间心灵的桥梁。这样的对话是润物细无声,不露教育痕迹,但又切实地对学生心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那么,课外怎样和学生进行适宜的“心灵对话”呢?  相似文献   

18.
一、以学定教,适时引导。《课标》所讲的“对话”,要求参与对话的双方或多方,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以智慧开启智慧,用情感激活情感,用心灵碰撞心灵。只有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对话”,才有可能发生“感染”、“激活”、“碰撞”等潜藏在学生内心的活动,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离开  相似文献   

19.
导致教师对学生心灵施暴的异常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灵施暴”又称“心罚” ,是指教师不顾学生的人格尊严 ,恣意地粗暴地对待学生 ,对学生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羞辱 (包括训斥、辱骂、讽刺、挖苦、嘲笑等 ) ,威胁与恐吓 ,体罚与变相体罚 ,冷漠 (对学生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等。在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中 ,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教师对学生心灵施暴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究其原因 ,有多方面的因素。但笔者认为 ,教师心理异常是导致其对学生心灵施暴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中 ,以下几种异常心理又是更为主要的诱因。  相似文献   

20.
刘瑛 《考试周刊》2007,(5):9-10
近年来,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大学生自杀或致伤、致死他人,给学生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灵伤害,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