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文学的反映论和表现论来分析,所谓作文心境是指客观世界和学生主观世界的结合。具体说是指学生在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不断演化,感情的积淀也日趋丰富,教师审时度势、抓住良机使学生的认识和感受与客观事物达到最好的契合,于是学生便感到心灵的激动、感情的沸扬、认识的深化,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要求,这就是良好的作文心境。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中怕作文或讨厌作文的为数不少,他们往往因为老师的检查或考试而不得不写,因此,常处于一种无奈的写作心境中。这一心理障碍若不克服,作文训练的目标就无法达到。为此,教师在传授学生作文技法的同时,应致力于学生写作心境的优化。写作心境的优化又离不开教师的激励。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怎样激励学生,求得写作心境的优化呢?  相似文献   

3.
刘日良 《现代语文》2008,(9):139-140
初中生中怕作文或讨厌作文的为数不少,他们往往为老师检查或考试而不得不写,因此,常处于一种无奈的写作心境中。这一心理障碍若不克服,作文训练的目标就无法达到。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在传授学生作文技法的同时,应致力于学生写作心境的优化上,而写作心境的优化又离不开教师的激励。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怎样激励学生,求得写作心境的优化呢?  相似文献   

4.
作文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件十分头痛的事情,同样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繁重的工作。怎样将作文的精髓引领到学生的作文中成了老师的必备功课。创设情境在作文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是优化学生的写作心境,促进学生的写作激情,让学生从而轻松地写作,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作文习作指导中创设情境,主要的方面有三点:一.创设情境观察力观察事物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新的起点,同样也是向创新迈进的第一步。只有学生对周围事物有新的认识,新的看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对学生而言,认识事  相似文献   

5.
向社君  向晓霞 《教师》2014,(7):41-42
正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而作文教学的关键是作文观念的改变。作文观念,指为什么写和写什么的问题。学生作文不只是一次作业,不只是学生一个人的事,也不只是写给老师,让老师这个唯一的读者去评判。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帮助学生体验和认识生活,并激励学生以百倍的勇气和信心去创造生活。因此,只有创新作文观念,才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境,诱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  相似文献   

6.
《激情洋溢写书信》——这篇作文设计给我们的启示是,作文教学必须从课堂、课本中走出来,树立开阔的教学视野,建构开放的教学体系,要让学生在宽广的心境中,在活跃的状态下学作文。  相似文献   

7.
顾九珍 《成才之路》2014,(32):44-45
正作文评语是一种师生心灵互动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催化剂。老师不仅是第一位读者,也是最权威的评价者。要想让学生把心里的话说给你听,老师就要做学生信赖的朋友,使他们增强写作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写作心境处于最佳状态。作文评语不仅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习作写得如何,更能让学生从习作中找到快乐。作文评语也是老师与学生心灵交流与沟通的平台,让学生从长期的评语中领悟写作技巧,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一种思想和心境的表达,是情景与生动的融合。要使每一位学生,笔下生辉,写出理想的佳作,必须甩开束缚下笔表达自我,才能形随神走、行云流水,融会贯通、井井有条,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文章分析了作文教学现状,并探讨了几种可行的求真作文策略。  相似文献   

9.
陶静 《河南教育》2004,(9):32-32
学生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中,或者亢奋,或者低沉,或者平和。在开始阅读的时候,这些情绪状态必定伴随着学生进入阅读过程中,并影响阅读效果。这种潜在地影响阅读效果的情绪状态就是接受心境,它是现代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研究和明确学生的接受心境对于上好阅读课、提高阅读的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接受心境一般有3种类型:欣悦、抑郁和虚静。欣悦是亢奋、欢快、情绪激昂的接受心境;抑郁是欣悦的对立面,是一种失意伤感、郁闷压抑的接受心境,这两种情绪状态都不太适合阅读。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福建省体育中考改革,课应用简式POMS量表,在2021年厦门市中招体育考试(以下简称体育中考)考前一周对初三学生的心境状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初三学生考前的心境状态是不健康的;不同性别的初三学生考前心境状态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考前的心境状态好于女生;不同管辖所属学校的初三学生考前心境状态不同,在紧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市辖区的初三学生考前心境状态不同,在愤怒、抑郁、精力、自尊感方面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不同应考动机的初三学生考前心境状态不同,在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和TMD方面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朋友打电话告诉我,她的孩子进入三年级学习后,对写作文不感兴趣,见了语文老师就怕,哪天有作文课孩子前一天就愁眉苦脸,写出的作文三言两语。她询问我:该怎样让孩子轻松地写作文,喜欢语文课?这种情况确实发生在很多进入三年级后的学生身上,学生不喜欢写作,表现为习作心境差,长此下去,怎能学好语文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心境是“一种具有弥散性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情感和情绪’的特殊形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特定客体的内心体验,但能在一定时期使人的一切体验和心理活动都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良好的心境使人有万事如意之感,…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一件自由的事;自由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为自由和快乐而写作。”一位作家这样说。写作给予作家令人羡慕的快乐,可给予绝大部分学生的却是无尽的痛苦。究其主要原因是:在作文所有的环节里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作文的起意是被动的,对材料的选择是被动的,表述的形式是被动的……要使学生有写作的主动意识,有快乐作文的心境,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自能作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自能作文能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读书积累———自能作文能力的基础读书就是吸收与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  相似文献   

13.
愉快作文教学尝试绩溪县华阳小学王玉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发现学生怕作文。怎样才能让学生不伯作文呢?这就要调整学生作文的心境,让学生在愉快中作文。一、我写我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选择写作材料。在作文之前,我有时...  相似文献   

14.
心境,是使人的整个精神状态都染上某种特定的倾向的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技校学生干部在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进行学生管理时总是伴随着一定情绪,如愉快、忧郁、愤怒、烦躁等等,这些复杂的心理情绪往往在工作中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种心境。心境的好坏,往往会给工作造...  相似文献   

15.
庄芳 《生活教育》2011,(12):75-77
一、新课程标准给学生作文评价的启示 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教学论的角度讲,学校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一种认识过程,一种学习过程,具体地说是一种帮助和促进学生获得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庄芳 《生活教育》2011,(23):75-77
一、新课程标准给学生作文评价的启示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教学论的角度讲,学校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一种认识过程,一种学习过程,具体地说是一种帮助和促进学生获得认识的过程。作文是学校教育、教学领域中,为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一、命题的宽窄要适度作文动机的心理成份,主要是指学生在作文上的自觉性和对作文的直接兴趣,而作文的自觉性乃是学生对作文意义的认识,并由此产生积极态度和行动。作文的直接兴趣则是对作文中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伴有积极的情绪状态。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建立在学生作文有明确的目的。自觉地、主动地写,想写、爱写即“我要写”的基础上,而是老师出题“要我写”这种被动的做法,结果是学生“不爱写”。但是,没有被动的“要我写”,就没有知识变技能的外因,就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命题,既是对选材、主题的约束和限制,又是学生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的依据。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没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集学生的观察、思考、情感活动、推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于其中,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谈文色变",不知如何下笔,总是处于一种不良的心境中,久而久之,造成了对习作的恐惧心理。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教师有关,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要关注学生习作的心理状态,而不是仅仅当作一种技能来训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  相似文献   

19.
习作,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心有余怵。学生不是构思没有新意,就是语言枯燥,内容空洞,甚至于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其一是学生对作文的表现形式认识浅薄,不知其为何物,心存茫然,兴趣索然;另一方面是言为心声,学生缺乏从身边生活中提炼素材的能力,不能尽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心生烦恼以至于痛苦。记得有一个诗人说过:“诗歌是诗人心境的产物。”虽然学生的习作与诗人的创作不能同日而语,但在本质上却是相通的。我认为善于激发情感、拨动心弦、富有趣味的教学,让作文生活化、情境化才是作文教学能渐入佳境的重要方法,也是作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一、生活知趣,拨动学生作文兴趣的“弦”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生中怕作文或讨厌作文的为数不少,对作文的写作往往抱有神秘感,认为自己没能力写,从而失去写好作文的信心。因此,即使写作文也是处在一种无奈的写作心境中,要么应付老师检查写,要么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写。这一心理上的障碍若不克服,作文训练的目标就无法达到。为此,本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作文教学的规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着重阐述学生主体性和"激励"艺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高学生作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