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韦丹 《华章》2012,(25)
《诗经》中的作品展现了周代人们丰富多彩的婚恋生活,其恋爱形态包括:幽期密约、增定情物、邂逅相遇、执着求爱、单相思、相思相念;婚姻形态包括:私合、正娶、私成明娶、抢占等.这表明《诗经》时代人们的婚恋都正逐渐从原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周代美学思想的等级特征及其衰落的原因,认为将美的事物纳入到等级体制之中是周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周代贵族的等级审美观念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服饰的形制、色彩及佩件的等级划分;射侯的文饰和射箭时乐曲的等级划分;乐舞规模的等级划分;席子质地、文饰的等级划分;棺椁美饰的等级划分。周代贵族等级美学思想的衰落是美的自然发展规律使然,也是贵族统治衰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诗经》向人们展示了周代社会的广阔画面,其中不乏有关女性生活的内容。从这些原汁原味的记载中,可以发掘周代各个阶层女性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对女性美的界定及其所反映出的不同流派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西周统治者以分封制的形式将贵族宗法血缘与政治联系起来,完成了对国家结构的初步构建。但二者因为本质差异而产生矛盾,最终通过对等级制、分封制、礼制的破坏表现出来。因此,贵族宗法血缘与政治的矛盾是动摇周代政治统治根基的内因。在这一矛盾运动过程中,贵族宗法血缘因自身的局限性在矛盾斗争中逐渐居于次要位置,政治逐渐摆脱宗法血缘的影响而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诗经》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现在君臣、夫妻、父子、兄弟和朋友关系中。这些道德关系是儒家伦理学说的滥觞,体现了周人最初的道德评判。  相似文献   

6.
《诗经》多侧面地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周代重农,为保证基本生存、生活,人们通过祭祀活动来表达丰年的愿望,猪牛羊等祭品为畜牧的发展创造了契机。畜牧和农耕相互补充、互相完善,展示了周代社会文明的面貌。  相似文献   

7.
周代是我国礼制的开始,在婚俗观方面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点,本文就从《氓》这一首叙事诗来了解周代先民的婚俗观。分析在这样特定的婚俗观下人物的命运走向。  相似文献   

8.
《诗经》东门恋歌与周代礼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中以“东门”为题的5首恋歌生动地再现了当时青年男女恋爱交往的情形和“东门”聚会的社会习尚,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与周民族作为古老农业民族而产生的朝日典礼相关,另一方面也是周代春季“会男女”之礼与民间习俗相渗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诗经》所写的周代,正值新旧交替之际,虽一夫一妻制已基本形成,但多婚或群婚的残余形态尚存;宗法礼教虽正逐步渗透到婚姻生活中去,但尚未形成主导力量.由于地域的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当时的婚俗呈现十分复杂的情况.周代业已进入宗法社会,落后的渔农经济需要劳动力开发,以家族为主体的社会集群也需要人丁来壮大,孝敬长辈、奉祀祖先、延续后代.实已成为没有宗教的“教条”,这些都与当时的婚俗密切相关.有关《诗经》与周代婚俗之关系,笔者尚没有读到这方面的文章.本文试图通过对《诗经》的抉微发隐,来阐释《诗经》所反映的周代婚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诗经》中的典型弃妇诗《邶风·谷风》与《卫风·氓》的分析,可以了解周代"匪媒不得""六礼""出妻"等婚姻习俗、礼仪和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有许多优秀的爱情诗篇,展示了古代先民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些爱情诗能够生发以至于保存完整至今日,我们仍能睹其风采,根本原因在于西周到春秋时期封建礼教尚未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2.
文学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不仅能够真实地再现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能够折射出社会的审美需求。因此,对文学作品的全方位解读,就应不仅仅停留在文学层面,而应深入到社会的层面。要透过文学的表象,揭示其深刻的社会内涵。《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文学和历史,我们应该能够从中窥见当时社会的一斑。  相似文献   

13.
14.
《诗经》中,婚恋诗所占的篇幅颇丰,它们充分展现了先民们的婚约缔结过程:在《诗经》的时代,周礼所规定的婚姻“六礼”就已通行于贵族及平民阶层,但婚姻仪式又因社会阶级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周代主要的婚姻形式除以一夫一妻为标志的聘娶婚外,还有一夫多妻的媵妾婚、亡夫亲属收娶寡妇的收继婚和野合而婚;与此同时,《诗经》中又不乏弃妇诗,从这些诗篇出发可以分析先民婚姻的事实终结的部分原因,从而窥测整个周代婚姻形态的大端。  相似文献   

15.
在周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有关礼制的记载中,司马迁为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周代孝文化。养亲尊亲,善事父母;祭祀祖先,守孝三年;承志立身,光宗耀祖;孝、仁、忠相融合等,都是周代孝文化的内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周代孝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它是后世孝道发展的基础,不仅具有凝聚人心的向心力和感召力,而且具有和谐家庭、稳定社会的功能,并且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对贵族生活描写很多,本文从中归纳出当时的贵族和平民心目中的理想贵族所应具备的几个素质:一是生活条件造成的社会风气对长大健美体貌的追求;二是作为区别身分标志的服饰中对“朱”色的尊崇和对“玉”的广泛应用;三是对威仪的要求,四是要有德行尤其是文德,这点可以从周人与殷人对战争态度的比较、战争过程的描写以及战争主帅们的文方、气质三个方面得到证明;五是贵族们对音乐的好尚与要求。这五个方面可以简单归纳为:硕人、尚朱与好玉、威仪、文德、尚乐。  相似文献   

17.
从《诗经》看周代祭天礼仪姜楠祭礼向被列为五礼(吉、嘉、宾、军、凶)之冠,因为,就国家而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见《左传.成公十三年》),祭礼关乎国家的政治、文化制度;就个人而言,“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见《礼记.祭统》),祭...  相似文献   

18.
《诗经》展示了先民终始循环的时间意识——在现实中将时间拉回到过去,在想象中重现以往的人、事、物,并与眼前现实一一时照,形成一种今昔与盛衰或哀乐的对比。这种意识表现出他们对过去的神往及既往不可追之憾恨和他们对永恒生命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这可以从他们的《旧约.诗篇》中的"原罪"一说中看出来。本文从"人之初,性本无"这一观点着手,将《小贵族》中的小伯爵、老伯爵性格成因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人性是很容易受到其生活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影响的。  相似文献   

20.
周代是宗法性传统宗教的确立阶段,也是原始宗教化的演化时期。拿《诗经》与远古歌谣、甲骨卜辞相比,我们可以看到,周代原始宗教化的演化呈现出以下趋势:存在方式的隐形化,表现形式的民俗化,思想观念的理性化和现象形态的复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